提琴启蒙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
2022-01-19 15:2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音乐周报官方

俞倩如在给学生上课

编者按:学好一门乐器,除了勤学苦练之外,老师的教学方式、沟通方法与家长的配合等皆起到重要作用。用对方法,则学琴之路畅通无阻、事半功倍;方法不得当,不但基础打不好、多走弯路,甚至会造成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问题。杭州爱乐乐团一提琴声部演奏员俞倩如常年从事小提琴演奏与教学,在长期教学中积累总结了丰富、科学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收获良好实践效果。从本期开始,本报特约其开设“小俞聊学琴”栏目,针对提琴学习中最受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广大读者分享经验,共同聊聊学琴那些事儿。


众所周知,学习乐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朝夕可以速成,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才能小有所成,而攀登艺术的顶峰更需要一生的磨练和学习。特别是学习如小提琴、大提琴这样技术比较复杂的弦乐器,启蒙阶段更是会长达两三年之久。这两三年的过程最辛苦,是最考验教师、孩子和家长的,也是最容易让人产生畏难情绪的。本期主要探讨的,就是初学的两三年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教师、家长和孩子都有所帮助。

教师——传递热爱

对于教师来说,有义务努力使孩子对这门乐器产生兴趣。所以我认为,适合启蒙的老师,需要情绪稳定,较有耐心,对乐器和音乐充满热爱,并能通过语言和行动将这种热爱传递给孩子。这是在启蒙教学初学中第一要紧的。

如教师能为学生做较高水平的示范演奏,就可以让孩子用最直接的方式体会到音乐之美。所以启蒙教师也应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让孩子每节课都可以听到动听的音乐。教师如能和孩子一起演奏重奏和合奏,会令孩子对演奏兴趣大增。

除了演奏示范之外,教师需要不断磨炼教学语言。有时候一堂课下来老师会觉得特别累,却又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情况就应该反省自己在教学中的语言是否准确有效。上课用词既要生活化能令孩子和家长都懂,又不能太啰嗦而失去重点。作为教师如果能经常反省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水平一定会有迅速的提高。

最后,教师应该清楚当下教学的目标和重点。启蒙涉及到的教学点千头万绪。要教孩子如何看乐谱、如何数节奏、如何持琴运弓、如何辨别音准和音色。如果不能抓到要领,孩子进步慢,老师也会觉得无从下手。我个人认为训练重点的顺序应该是:学会数节奏——学会认音——学会持琴握弓——找到正确的发音方法——开始学习左手指法。最好能一步步来而不要一拥而上,否则到了后期出现问题还要改更加困难。

家长——最重要的助力

启蒙阶段是最考验家长决心的。由于启蒙阶段学生的年纪普遍较小,理解力和自制力都不够,所以我主张学琴的前三年家长可以参与进来。一开始就做“甩手掌柜”不但对孩子的学习不利,也斩断了自己在孩子学琴过程中亲身参与的乐趣。

家长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要在课上和课下观察孩子的学琴状况,并与老师及时沟通。每节课的教学要点都应该记录下来,回去提醒孩子练习时注意。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性,可以不陪在身边练习,但是一定要定期让孩子演奏给家人听,从而检查孩子练习的成果。多观察和记录孩子的练琴状况,例如何时会表现得很有兴趣,何时会产生急躁和抵触,要将各种情况告诉老师,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有些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很久了,家长才发现,再加上应对方法不当,会令本来容易调整的小情绪积压起来,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除了观察,家长所能做到的还有鼓励。“莫知其子之美”,吝于表达对孩子的赞美或者看不到孩子优点的家长不在少数。家长在转述教师要求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带上自己的情绪。初学乐器时,家长如能尽可能情绪稳定,客观地看待孩子的学习过程,静待花开,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和自己的面子捆绑起来,那么练琴产生的家庭矛盾也会减少。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的鼓励和肯定是孩子努力的最大动力。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多鼓励,在孩子容易骄傲时给予提醒,在孩子觉得辛苦想要放弃时冷静下来做决定,那孩子一定能够在学琴道路上走得又快又稳。

孩子——培养好习惯

在启蒙的头几年中,我认为演奏的技法、知识都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加看重的是能否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最近常读的一本书叫做《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深以为然。因为什么都可以教,好的习惯很难教。因此我会在初学的几节课反复强调一些看似和演奏技术并无直接关系的习惯。例如:从小要学会自己携带和保管乐器,要爱护乐器,拉琴前要把手洗干净,不要留很长的指甲,演奏时要懂得演奏礼仪,听别人演奏要遵守音乐会礼仪等等。我认为这些虽然是琐碎的小事,但却反映了一个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只有这些做好,孩子才能对学琴这一行为产生重视和珍惜的情感。

除了日常的举止习惯,我还希望孩子在初学阶段就养成练琴习惯。一开始从很短的时间开始,重“质”不重“量”。希望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慢慢让孩子养成习惯,让他们认为练琴是一件和每天吃饭、睡觉、上学一样重要的事,从而能够坚持得久一些。

从小开始学习过一样技能的人,无论是体育、书法、绘画还是乐器,在长大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比常人更能够专注和坚持。因为学习这些技能时,孩子们都会同时体会挫败感和成就感。人们常说,生活本不容易,如果学习中不能学会面对挫折和挑战,那么将来成人未必能直面来自社会的压力。面对生活的不易,即使是大人都会有想半途而废的时候,何况是孩子。良好的心态和自我调节能力一定要从小培养,在初学乐器的几年尤其不能忽视。

总之,学琴启蒙阶段充满艰辛,也充满快乐。这个“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既可以体会到初学的生涩和手足无措,也可以收获快速进步带来的巨大成就感。然而只要我们努力再努力,在度过这个阶段之后,会特别感谢这一段经历带给我们的磨炼。看着原本觉得难上青天的乐曲现在是小菜一碟,更会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松和愉悦。启蒙阶段如果在教师、家长和孩子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可以顺利度过,一定可以为之后长久的乐器学习开一个好头,打下坚实的基础。

俞倩如/文


作者:

音乐周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