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蝶变|倾力打造全民共建共享“文化家园”
2021-12-04 18:4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大河奔涌,长风浩荡,风华五载,初心砥砺。五年来,石景山区紧扣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围绕“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以创建国家和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强化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将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区域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不断激活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活力,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普惠群众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和国家示范区创建提供了新动能。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石景山区作为北京市唯一推荐区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文化服务的主阵地

作为区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龙头,区文化中心占地4.1万㎡,包括文化馆、博物馆、非遗中心等功能,承担组织开展我区公益文化活动、文艺创作、培训辅导、全民艺术普及等职能。先后成立了翠微京剧团、春晖评剧团、馨艺河北梆子团等8个艺术门类为主的馆办群众业余团队11支。每年开展清明诗会、“古城之春”艺术节、百姓大舞台、新春音乐会等品牌文化活动。区文化中心不断满足我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在拓展空间的基础上,各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全面实现社会化运营,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每周开放时间超过56小时,策划开展了朗读者大赛、声动八角、阅读时光、经典国学讲座、亲子阅读互动等创新活动,推出场馆预约、定制活动等惠民服务项目,打造了栖社生活美学馆、良阅城市书房、“家+home”会客厅等一批特色阅读空间。

疫情期间,各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社会化运营团队利用微信公众号、群视频等多种方式,举办网络才艺大赛、艺术培训在线授课等各类文化活动5380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报道社区工作事迹4322次,惠及群众78.3万余人次,有效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宣传发动和文化服务作用。

文化科技融合开启“云”时代

石景山区搭建数字阅读平台成果显著,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开启了阅读的新时代。

作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制的核心创建成果,石景山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石景山文化E站”、手机APP“石景山文E”及微信订阅号“石景山公共文化”已经成为地区群众享受数字阅读的主渠道。平台全面整合地区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线上资源,内容涵盖国学、音乐、书法、外文绘本、连环画、冬奥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等专题,推出各类文艺慕课、在线直播、点单配送活动,实现文物景点、区、街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实名预约功能。在活动发布、用户访问、数据积累、宣传推广等方面实现与国家公共文化云对接联通。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数字平台精选推荐海量电子图书、文博名师讲坛、抗疫知识、经典影片、慕课等数字资源共计41TB,组织开展抗疫原创作品有奖征集、庆元宵猜灯谜、疫情防控知识大闯关等形式多样的线上文化活动,为群众居家战“疫”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旅融合为文化“加码”为旅游“赋能”

石景山区曾是首都的工业区,“首钢园”建立在首钢原址上,是国内第一个以工业文化遗存为特色的主题文化园。文旅融合推动首钢传统工业遗存华丽转身。

紧紧把握冬奥组委入驻石景山首钢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历史机遇,深度挖掘工业遗存的历史人文价值,将首钢高炉、管廊、储水池等工业遗存转型升级为现代文旅创新空间。滑雪大跳台、首钢冬训中心等新建和改建的冬奥及配套设施备倍受瞩目。开设全民畅读艺术书店、墨甲机器人剧场,将文化艺术灵魂完美注入工业遗存。

公共文化服务引领文化消费。通过社会化运营的方式,在郎园park文创园区内建设3000平方米设施空间作为老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向公众开放,入选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

文旅公共服务空间“双进入”和功能“双融合”。一方面在旅游景区组织举办文化展览讲座等公共文化活动,在旅游住宿地开设公共阅览空间。另一方面将旅游宣传推广功能植入公共文化设施。与旅游企业合作,在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开展旅游主题分享活动。以模式口大街、五里坨民俗陈列馆为代表的一批文旅融合集聚地形成了“公共文化设施+特色博物馆+旅游景点”的双融合发展模式。

24小时阅读空间点亮夜空,解决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智能管理、自助借阅、24小时自助借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24小时城市书房在石景山“处处开花”,为居民带来了一处处精神栖息地。2020年9月30日,位于石景山区文化中心的“书香石景山24小时阅读空间”正式开放。阅读空间采取无人值守、智能化服务方式,凡持有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联合读者卡的读者均可免费进入。3000余册图书和20余个阅览座席,为市民群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自主借阅和学习环境。

另一方面,石景山区通过“馆店”结合方式构建阅读新空间。自2018年开始,在全区建设50个“文轩云图”24小时智能书店,具有按需定供、通借通还、24小时不打烊、新书上架流通速度快等特点,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形成有益补充,让图书资源服务在全区范围内得到了均衡配置与发展,有效解决了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接下来石景山区将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努力走出具有石景山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 保障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作者: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