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巨变㉙|从外汇券到免税店
北京日报 | 作者 李瑶

2018-12-05 11:56


1979年的北京友谊商店。(资料片)本报记者 叶用才摄

马仲清向记者展示他收藏的外汇兑换券。

马仲清的表哥收藏的上世纪70年代的居民生活购煤证。

 

寄语改革开放40年

昔日俏货凭外汇,百姓生活困难多。如今经济大发展,百姓舒心喜眉梢。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物资从少到多、从劣到优的整个过程,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在这日子是我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那时是有钱没外汇券买不到紧俏商品,现在是出门连现金都不用了。我会珍藏并铭记曾经的峥嵘岁月,也享受并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马仲清

朝阳区朝外街道71岁的居民马仲清,是个爱好收藏的有心人。在他家的书柜里,珍藏着改革开放后发行的外汇券,面值一元、五角、一角不等,颇有时代感。“外汇券是我国改革开放这一非凡历史阶段的见证和记录,曾一度是‘宠儿’。但现在,甭管哪个国家的商品,我们基本都可以在免税店里买到。”从外汇券到免税店,马仲清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马仲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打小儿就生活在朝外一带,新中国成立那年,他只有两岁。在那个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购买吃穿用品,都得凭票证排大队。

“那时,我们家兄弟多,作为一家之主的母亲把票证都放在一个票夹子里。每月拿着领到的粮票和钱,母亲会带着我们到粮店买米买面买油。往往下个月的粮票还没发下来,家里面缸就已经见了底儿。”马仲清记得很清楚,“到每月24日粮店开卖的时候,人家都大半夜起来,排长队购买。赶上冬天下雪特别冷,大家都冻得缩成一团,但一想到不排队就吃不上粮食,就有了坚持的动力。”

柴米油盐、日常用品可以排大队买到,但要买一些紧俏商品,就难了。当时,国家对外汇收支实行“统收统支”的指令性管理,老百姓并没有机会接触外汇,更别提购买进口商品了。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来访的外国人、归国华侨和港澳台人士日益增多。1980年,外汇券应运而生。政府放开市民出国探访亲属,经主管部门批准,用一定数额的人民币,换取一定数额的外汇券。

经济条件不错的马仲清家成为较早使用外汇券的家庭。“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我在核工业部北京仪器厂工作,一位同事常去日本探亲,手里有外汇券,所以同事们就常央求他用外汇券帮着购买一些紧俏商品。那时候,使用外汇券购买商品,是一件很时髦、很让人羡慕的事儿。”他说。

从书柜里,马仲清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白色的塑料盒,里面存着不少外汇券,打开一瞧,这些外汇券印制精美,纸质摸起来比粮票厚实些,上有“中国银行”四个秀美的大字,不同面值颜色不一,但图案表现的都是祖国的美丽河山,例如五元为棕色,图案是黄山风景;一元是浅绿色,图案是三潭印月;一角是褐色,图案是黄果树瀑布。

“那时候,建国门外的友谊商店就是专门使用外汇券的地方。”马仲清回忆,当时友谊商店卖的都是好时巧克力、人头马洋酒、万宝路香烟、瑞士手表等国内市场上尚未出现的进口货,还有茅台酒、丝绸等国内名贵商品,彩电、电冰箱等紧缺商品,在这里也可以找到。

不过,刚开始友谊商店只有外籍人士去逛,中国的普通百姓只能在门口好奇地驻足张望。后来,一些老百姓手头也有了外汇券,友谊商店里有了各种肤色、不同面孔的购物者,穿着得体、烫着卷发的时髦女郎,夹着公文包、皮鞋锃亮的男士,他们拎着大包小包走出友谊商店成了一景。“当时,市面上的衣服多是黑灰蓝三色,但友谊商店里的衣服款式、花色让人眼花缭乱,带花边的女士衬衣,褐色暗纹的男士西装,绣着牡丹花的丝绸旗袍,琳琅满目。”马仲清记得自己每次和同事一起去逛友谊商店都特别兴奋,就是不买东西也觉得是一种视觉享受。而为了淘换到外汇券,大家更是想尽各种办法,有托人从国外带的,有去学校和留学生兑换的,还有从黄牛手上倒来的,钱包里有外汇券,脸上都有面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票和外汇券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胡同里,还常见小贩用鸡蛋与居民换粮票,粮票成了交换食品的“货币”。后来,大街小巷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开餐馆的,商场超市也是遍地开花,人们想吃什么、想买什么拿着钱就办了。1993年,北京市放开粮食供应,粮票退出了历史舞台。1995年年初,外汇券停止使用,持有的外汇券可到银行兑换人民币。

“现在,这些都是古董啦!”抚摸着一张张票证、外汇券,马仲清感慨,“现在谁还用这个啊,我和老伴儿出国买东西,直接逛免税店,想买多少买多少。就是在家待着,想喝洋酒吃外国巧克力,从网上下单,几天就送到了。这要搁40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近年来,出国旅游成为马仲清和老伴儿的日常,每回出去玩,他们都要买不少东西回来送给亲朋好友。

“虽然外汇券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条件艰苦,但独具意义,我会一直保留着这些外汇券和票证,将一代人的独特记忆传承下去,激励后辈。”马仲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