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实事办得怎么样|大全科小专科,家门口看病真方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吴楠

2021-12-07 10:16 语音播报


头条号


进入 新闻调查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年初目标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建立不同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机制,预约挂号从现有预约平台转向更多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家庭医生转诊。

在全市街道(乡镇)新建100个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心理疏导、情绪调节等专业心理服务。

 

年末回看

既要面临疫情防控的挑战,又要积极推动疫苗接种,还得为居民提供优良的就医体验。最近一年里,社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可谓一个接一个。

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让老百姓体健心安,是京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

 

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全科小专科 社区医疗升级

“主任,我这里有一名病人,做过支架,这段时间心悸,想去您那里看一下。”

“行,叫她明天上午来8诊室,我给她加号。”

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应军的微信,不断闪动着新消息通知。对话的双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友谊医院的心内科专家。2021年10月,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友谊医院心内科建立了新的转诊机制,“这样的对话每周都会有几次。”

陈应军介绍,给患者带来便利的,正是不断推广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如今,社区医院已与多家三甲医院形成合作机制,不同的就诊需求,在经过家庭医生鉴别后,会选择更为合适的三甲医院进行转诊:“例如北京医院的消化、内分泌科,天坛医院的心脑血管专科,各大医院擅长的领域,我们社区的患者都能享受到。”

在三甲医院看完病,并非治疗的结束,根据病情,患者还会转回到社区医院,继续对健康状况进行监控、随诊,尤其是慢病缠身的老年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

与此同时,被“送出去”的不只是社区的病患,还有医生。通过医联体合作机制,将社区的全科医生送出去进修,提高专科诊疗水平,再服务于社区居民,已形成了固定模式。“大全科小专科,我们要求全科大夫也有自己的特长。”

2021年,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了胃肠镜检查项目,正是依托医联体合作机制的新成果。

陈应军介绍,在社区常规的两癌筛查中发现,社区居民患有胃肠道疾病乃至癌症的病例很多,然而居民对相关疾病重视不够,外加大医院胃肠镜项目检测需求量极大,无法满足居民的早期筛查需求,在社区增设胃肠镜检查,能提早发现问题。

光有设备还不够,以往社区缺少能独立进行胃肠镜检查的专科大夫,只能聘请外院的专家,每周三次为居民服务。如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的全科大夫去三甲医院进修:“今年年底,我们的大夫进修归来,就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有家医您放心 服务走进家门

上午10点40分,石景山广宁街道乐龄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医生牛飞推开徐女士的房门。“阿姨等我半天了吧,咱们先来量个血压。”

从随身携带的包中掏出血压计,牛飞熟练地将气囊袖带系到徐女士的胳膊上,随着机器一阵嗡鸣,屏幕上显示出一串数据。

“呦!高压161,稍微有点高,最近都这样吗?还是看见我有点激动?”一边询问着,牛飞又掏出了听诊器,对徐女士的身体进行了一番检查。

“降压药怎么吃,我再跟您说一遍啊。”详细交待过后,牛飞与徐女士告别,离开了养老照料中心,等待他的还有门诊工作。送医上门,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作为全科医生,他每个月要为三十多位患者提供上门服务,而这些患者,主要是周边养老院、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

除了日常随访,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为确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出诊、送药等服务,而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每一次出诊,都是一次不计成本的付出。

“出诊一般至少两个医护人员,外加一名司机,还要穿防护服,但我们的收费并没有提高。”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杰介绍,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出诊服务,如换胃管、尿管等,已持续了多年,而出诊一次收费仅为几十元。“有些患者家属为了感谢我们,特意把出诊的过程拍成短视频,这让我们也很感动。”

除了送医送药,在疫情期间普及医疗常识,也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点工作。广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众号里,时不时就会发送医护人员自制的健康教育视频,从胰岛素的使用,到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都在配合社区的实际情况。

逐渐丰富的医疗服务,得益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建设。张杰介绍,过去的几年里,医护人员的规模几乎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辖区居民享受服务的获得感也得以加强。截至2021年9月底,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共 15881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5%,其中老年人签约3804 人次。“家医团队可以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从这个角度说,针对许多慢性病的管理,社区医院甚至强于三甲医院。”

“兴晴花园”社会心理服务站

听倾诉解烦忧 缓解居民焦虑

地安门西大街北侧,什刹海街道兴华社区服务站藏在一片古色古香的胡同中。经过改造的小院,曲径通幽。一米宽的人工水道,从玻璃阳光房之中穿行而过,里面游着居民送来的锦鲤;水道两侧摆着几十盆多肉植物等花草,也都是居民自发带来的。

再往里走,就是社区心理咨询室,房屋空间不大,一侧并排摆着两个沙发,这是居民得以抒发情绪的“树洞”。而这间咨询室的“来历”不小——社区党委书记将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供社区心理服务使用,足见对心理工作的重视。

兴华社区社会心理服务站有个好听的名字——“兴晴花园”,在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大环境下,这里于2020年建站,并在2021年初正式落脚于改造后的社区服务站。建成后,一直为含兴华社区在内的周边五个社区居民提供社会心理服务。

“今年到目前,个案咨询已经达到118次。”社会心理服务站负责人李媛媛介绍,长时间的疫情下,社区居民中焦虑等心理问题逐渐显现,社区工作者同样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缓解居民的心理压力,社会心理服务站通过心理科普讲座、亲子活动、团体活动,向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传授缓解心理压力的各种办法,为居民降低焦虑感、缓解压力提供了有效支持。

李媛媛坦言,与传统的心理咨询不同,社区心理工作更需要“主动性”——走出去为居民服务,寻找情绪痛点,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心理工作者往往会成为社区与居民间的纽带。

2021年初,社区一位居民反复拨打投诉电话,反映诉求,要求社区解决。然而反复沟通后,居民还是不能满意社区的答复,这时候,李媛媛等人以心理工作者的身份,加入问题处理的专项小组,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居民的诉求,并给出了分析与建议。

“许多老年人平时很孤独,甚至遭受了不少委屈。不断拨打投诉电话,其背后是居民需要被倾听和共情的需求。”经过几次心理工作者与居民的促膝长谈,居民的心理诉求得以缓解,果然停止了投诉。李媛媛坦言,对于居民情绪的安抚,同样对社区工作者的焦虑情绪有正向作用:“理解了居民的心理诉求,咱们的社区工作者也没有那么着急上火了。”

市民期盼

“现在来社区看病的,也有许多年轻人。他们开始意识到,在大医院排队看不上的病,来社区也能治好。”陈应军希望,通过分级治疗制度的完善、全科医生专科特长的培养,今后可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真正做到“让居民在家门口看好病”。

“希望居民不仅仅把社区医院看成大药房。”张杰表示,北京市对基层医疗的投入逐年增大,社区卫生服务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许多居民的印象,还停留在社区医院缺医少药的阶段。未来需要通过宣传和实际行动,逐渐改变社区卫生服务在居民心中的印象。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