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助餐服务 探索形成“北京样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王茗辉

2021-10-29 14:12 语音播报



呵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事关民生福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聚焦群众关切,将老年人“做饭难”问题当作接诉即办“每月一题”的重点工作来抓,不断探索完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截至10月底,北京提前完成年度1000家养老助餐点发展任务,覆盖2000个社区,切实缓解老年人“做饭难”问题,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及获得感。

为促进本市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性运营,北京市持续出台了一系列居家养老保障支持政策,推进养老助餐数字化试点,探索形成养老助餐服务“北京样板”。未来,本市将通过养老助餐服务补贴等方式,统筹各方资源,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物美价廉的“暖心饭”。

成效

1000家养老助餐点为老人办“食”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人。《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20年末,在北京市16个区中,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分别为64万人、55.2万人和43.7万人。老年人往往家庭人口少、行动不便,特别是对独居、孤寡、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来说,“做饭难”问题更加凸显。

根据调查,全市对助餐需求比较强烈的老年人群体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一是高龄老年人;二是独居老年人;三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据统计,这三类老年人全市约80万人左右。

为此,本市加密建设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驿站等就近养老服务设施,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空白点。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576家,床位11万张;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76家;城六区已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3500张。

昌平区天通苑五区养老服务驿站“老年小饭桌”每天饭菜不重样

今年3月以来,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连续深入西城、东城、朝阳、昌平、房山、丰台等多个区及街道乡镇、驿站实地指导驿站责任片区划分工作;会同市纪委驻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共同制定监督方案,坚持由专人每周筛查12345热线相关工单,针对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赴丰台区、房山区、顺义区的10家养老机构、养老驿站开展实地检查。

为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强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促进养老助餐点可持续运营,北京市持续出台了一系列居家养老保障支持政策。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先后下发了《北京市养老助餐点核验标准》以及《北京市养老助餐点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养老助餐点规范管理,促进养老助餐服务制餐、集中就餐、上门助餐依法依规开展。全面实施了《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管理办法(试行)》,科学划分驿站服务责任片区,确保责任片区内每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有人呼叫能答应、服务需求能快速响应;印发《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完善驿站运营补贴方式,支持驿站为责任片区内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研究制定《关于推进“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支持开展“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试点;研究制定《北京市养老助餐数字化试点方案》,提出数字化助餐服务模式和实施路径;研究制定了《关于提升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等,切实解决老年人“做饭难”问题,促进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西城区牛街西里二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老人们正在享受营养午餐

近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召开全市养老服务“每月一题”推进工作会。截至10月底,北京市提前完成养老助餐点1000家的年度任务,包括发挥自身资源为周边固定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单位内部食堂、老年餐桌以及面向社会提供养老助餐服务的社会餐饮企业等4类,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暖心饭”,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

亮点

推进养老助餐数字化试点

按照全市部署,西城区启动了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引入互联网专业平台,建设“网络平台+驿站+数据跟踪反馈”老年餐服务模式。建立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社会化餐饮企业、社会单位开放食堂多种形式老年餐桌、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到店就餐和助餐服务的同时,依托社会化助餐平台,开通老年助餐线上服务,丰富老年餐的品种和供餐方式,力争实现做饭难有人做,做饭难有人帮,取餐难有人送,营养餐有人供。

通过西城助餐服务数字化试点,初步形成了外卖点餐、团餐预定、到店打餐3种便捷助餐服务模式,完成了餐饮供应商线上化、供应商设置与配餐、驿站入驻配置与用户数据导入、驿站与有权限用户订餐消费、平台以及驿站餐饮供应商间的对账与结算五大项试点工作任务。目前,西城区社会化助餐平台已经全面上线,下一步拟总结提炼后逐步向全市推广,为老年人养老助餐提供更多选择。

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华方居家养老配餐中心为老人们送餐

目前,西城区按照养老助餐的服务模式、补贴方式、补贴标准,全面启动了“父母食堂”试点工作,持续改革创新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多方位提升养老服务品质。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华方养老配餐中心覆盖辖区19个社区,可提供送餐、配餐、就餐等服务,开业后受到辖区老年人欢迎,日均服务量约110人次。今年5月,配餐中心开始为国安养老照料中心提供老年营养配餐工作,打造街道养老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定期举办老年餐现场制作品尝大会、特定节日主题活动、举办营养膳食讲座和近期推出的限量1元早餐活动等,得到了居民一致好评。

白纸坊街道现共有养老照料中心两家,养老服务驿站三家,均可实现周边老人就餐、取餐、送餐等需求。其中,建功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定位于以助餐为主的养老服务驿站,每天可为70位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餐、送餐服务,在特殊节日,还会为老年人提供节日特殊食品。驿站定期为老年人举办生日会等主题活动,提供熟食售卖,不仅让老年人在驿站可以吃到可口饭菜,还可以带回家中跟家人分享。

划分驿站责任片区建立清单制

本市明确将经济困难、失能、失智、失独、重度残疾老年人等基本养老服务对象落实到所在区域的驿站。全市共建成运营1092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基本形成了市级指导、区级统筹、镇街落实、社区实施为责任主体的独具北京特色的“三边四级”精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目前,已划分服务责任片区1087家(含部分养老照料中心),覆盖全市24万多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形成数据准确、信息有效的驿站服务“三个清单”,即驿站主体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确保责任片区内每位基本养老服务对象老年人有人管、服务需求能快速响应。

延庆区小浮坨村老年幸福餐桌为老人提供丰富可口的午餐

针对部分养老驿站服务定位不够清晰,服务功能过于受限、对老年人提供的基本服务和市场服务界限不清晰的问题,结合目前新修订的驿站扶持办法,本市重新明确驿站的基本服务项目,不再将心理慰藉等作为基础服务项目,将巡视探访、精准帮扶职能回归驿站,相关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由驿站承接,让驿站成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总服务台”和供需对接平台。

在开展驿站运营扶持政策绩效评价基础上,本市修订了《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进一步完善驿站运营补贴方式,推动驿站可持续运营,按照每人每月180元的标准,通过购买驿站服务方式,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提供巡视探访、养老顾问、个人清洁、呼叫服务等四项基本养老服务。

通过实施驿站准入退出机制,街乡镇随意选择驿站运营方的状况得到了改观,今年新进入行业的运营方多数为具备三年以上养老工作经验的连锁运营养老服务机构,驿站专业运营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今年以来,新备案驿站109家,变更运营商驿站40家,撤销驿站22家。通过加强驿站检查和监管、引入驿站支持平台,驿站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老年人生活便利性得到了提高。

未来

促进养老助餐点可持续运营

未来北京的养老服务什么样?今年9月底,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联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正式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简称《规划》),推动养老服务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35年,全市千人养老床位数将达到9.5张,全面建立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和市区养老服务联动支援机制,失能失智老年人90%以上可获得优质高效的长期照护服务,老年人可享受便捷可及、品质较高的养老服务。

这一《规划》,为北京市养老服务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根据《规划》,本市将确定“家庭基础、社会参与、市场主体、政府兜底”养老责任模式。通过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区域服务资源协同建设“15分钟养老服务圈”,将养老机构的服务逐步延伸至居家社区,社区助餐、助洁、助浴、助行等服务将全面覆盖。

小浮坨新村志愿服务队队长把老年幸福餐桌刚做好的饭菜送到老人家中

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本市养老助餐服务水平,解决老年人用餐不便问题,本市正积极推进养老助餐的相关政策拟制工作,不久后,将正式下发《关于提升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重点满足失能、失智、高龄等确实不具备做饭能力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兼顾满足其他老年人就餐的便利性、多样性。

根据《实施意见》,本市将建立健全养老助餐服务补贴制度,通过给予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就餐补贴、养老助餐点运营补贴等方式,统筹、协调、调动政府、社会和市场各方资源,切实解决好老年人吃饭不便的问题,提升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就餐获得感,撬动养老助餐服务消费,促进养老助餐点可持续运营。

本市将重点强化各区和街乡镇的养老助餐服务责任,由各区根据本区实际情况开展试点,拟将养老助餐服务纳入市政府对各区政府的年终考核,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加快构建本市养老助餐服务体系。

下一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将紧紧围绕“保基本、优体系、通堵点、强管理”目标,构建多层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全方位养老服务监管体系等,促进本市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