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谋已久,川藏公路为何非建不可?
CCTV国家记忆

2021-10-05 07:43


建党百年

从四川成都出发,沿着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的崇山峡谷通向西藏拉萨的,是一条世界落差最大的公路,它全长2200多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

它诞生于1954年,从当时西康省的雅安出发,到达西藏的拉萨,因此得名康藏公路。

图:康藏公路起点——雅安

一年后,中央撤销西康省,康藏公路的起点由雅安延至四川省成都,改名川藏公路。它的故事,是一群人用青春乃至生命写就的世界奇迹,凝聚着永恒的信念。

1949年12月27日,成都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8军在成都战役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中共中央西南局的统一部署,第18军迅速抽调懂政策、有经验的党政干部下到川南各地,全面展开了地方人民政权的建设工作。

1950年1月1日,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在自贡成立,行署主任就是张国华,谭冠三兼任行署所在地的自贡市委书记。

七天后,第18军接到中共中央西南局的紧急电报:现在停止前进,全军迅速集结在乐山等地,整训待命。张国华等师级以上干部速到中共中央西南局驻地重庆,接受重要任务。部队里一时猜测纷纷。

图:张国华和谭冠三

然而,数万将士没有想到,等到的中央最新命令是:第18军进军西藏,全体下地方的干部立即返回原部队。

令战士们抱怨不已的任务,看似紧急又突然,实际上却是中共中央筹谋已久的重要决策。

根据现在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资讯显示,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会见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的时候,解决西藏问题已经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层中达成共识。 

图:西藏旧影像

1950年初,中共中央和西南局、西北局在进行进军西藏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渠道向西藏当局传递信息,表明中央政府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的诚意,争取他们放弃分裂祖国的活动,脱离同英美帝国主义的关系,派代表赴北京进行和平谈判。

驱除帝国主义在西藏的侵略势力,解放西藏,巩固西南国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前往苏联访问、途经满洲里时,写信给中共中央,做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决策。

而进军西藏,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交通运输。西藏既是边防前哨,又是战略后方的屏障,有着极端复杂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匮乏的后勤保障,如果没有公路,对一支数万人的进藏大军而言,就没有足够的战略物资保障,进军西藏,就不可能成功,更不可能长期驻守。

面对西藏无路可通的现实,毛泽东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

那么,究竟选择哪支部队作为进藏主力呢?

最初,毛泽东考虑以西北第一野战军为主解决西藏问题,一是西北地区战事已经结束,而西南方向的战斗仍在进行中。更为重要的是,从西北进入西藏的道路,作为历代中央政府进入西藏的交通要道,与古丝绸之路上的“唐蕃大道”几乎重合,相较起伏巨大、道路崎岖的西南方向,具有路途平坦的优势,能够节省筑路成本。

因此,毛泽东于1949年11月23日致电彭德怀并告贺龙、习仲勋、刘伯承、邓小平,指出:就现在情况看来,应责成西北局担负主要的责任,西南局则担任第二位的责任。

然而,12月30日,一份来自西北局的电报改变了中央的决定。

由青海、新疆入藏困难甚大,难以克服。如入藏任务归西北,须在和田、于田、玉树屯兵屯粮,修筑道路,完成入藏准备,需要两年,而由西南入藏,较从青、新入藏容易。

此时西南战事已经基本尘埃落定。根据这一新形势,毛泽东于1950年1月2日在前往苏联的火车上,致电中共中央、彭德怀并请转发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既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

当刘伯承和邓小平在接到毛泽东1月2日的电报后,就立即开始斟酌选择入藏部队。这个时候,党性极强的张国华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而第18军指战员整体素质好,有相当数量的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战士作骨干,是一支独立作战能力强、英勇善战的部队。

在1月8日致中共中央转毛泽东并贺龙的电报中,刘伯承和邓小平写道:拟定以二野之18军担任入藏任务,以张国华为统一领导的核心。已指令该军集结整训。

1月10日,毛泽东复电表示完全同意西南局关于进军西藏的计划。

1950年3月4日,距毛泽东主席批示同意第18军进藏的两个月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第52师、第53师、第54师共3万余人在四川乐山举行了进军西藏誓师大会。

所有军人都明白,他们面对的困难前所未知。但只有修通进藏公路,全国全军支援的物资才能够从西南军部输送到最需要的各个地方。


编辑:奚小荻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