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绘出协同发展蓝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曹政

2021-02-26 07:35 语音播报



从太空俯瞰夜晚的京津冀,七年前,通过亮光可清晰辨出城市间的界限;如今,光点更多更密了,连片的亮光覆盖更广袤的区域。

时光不语,却见证了协同发展的活力与希望。七年来,北京自觉把首都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始终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与津冀协同联动,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减法”,打造创新共同体的“加法”,发挥产业协作叠加效应的“乘法”,改革破除协调障碍的“除法”,绘制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2017年11月30日,“动批”东鼎市场闭市,用时两年多的“动批”疏解工作全部完成。组成“动批”的12座市场接续关闭,一次次向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千年古都正深刻转型,城市发展要从集聚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功能谋发展。

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城市发展能否做好“减法”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既要控增量,又要疏存量。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在京落地,截至2020年10月,全市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达2.33万件;“十三五”以来,截至2020年10月,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154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773个。

疏解的“减法”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加法”打开更大空间。市经信局新闻发言人任世强介绍,本市印发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了5G、超高清视频、机器人、北斗、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具体领域实施方案,产业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工人在唐山市曹妃甸区河北新发地(曹妃甸)现代商贸物流基地项目建设工地施工

放眼京津冀,三地加快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创新力量愈发蓬勃:截至2020年10月,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超8300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200亿元,科技创新园区围绕产业链分工成片发展的“乘数”效应充分显现。

协同发展的“除法”效应,重点体现在机制体制的改革方面:2016年,三地率先统一空气重污染应急预警分级标准,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现区域空气重污染过程“削峰降速”;接着在2017年,京津冀区域率先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联合发布首个环保统一的地方标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到了2020年,三地同步实施《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作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首个协同立法项目,三地在核心条款和关键措施中都保持了一致,为区域依法协同治理“移动源”污染提供了坚实保障。正是三地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协同作战,消除“肠梗阻”,让三地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

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按照政策规划,京津冀将打造成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建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一个以减量倒逼集约高效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两翼齐飞,“轨道上的京津冀”四通八达,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新布局正从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编辑:杨萌 高珊珊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