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满意吗?”看北京经开区接诉即办这三年
2021-12-22 11:4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自2019年初,北京市实施“接诉即办”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依赖这根“电话线”,通过提出诉求来解决自己的“急难愁盼”,3年来北京经开区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反映22.38万件,其中2019年1.7万件,而2021年1月至11月达16.21万件。

这体现的是北京经开区接诉即办坚持人民立场,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建立的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的具体体现。

根据数据显示,经过三年改革发展,北京经开区接诉即办解决率与群众满意率均得到显著提升。

出台工作方案,建立五项工作机制

为了解决好居民的急难愁盼,北京经开区于2019年出台了“接诉即办”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工作机制和工作要求,对派单时限、四级响应制度、双反馈模式等分别做出界定,为“接诉即办”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建立“首办负责机制、协调调度机制、信息通报机制、源头治理机制、考核督办机制”五项工作机制,利用初步搭建的北京经开区市民服务热线办公平台,将已经梳理的基础数据主动对接智慧城市系统,推进相关网络信息系统与基础数据相融合,促进北京经开区“接诉即办”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流程再造后的接诉即办赢得市民认可

近年来,越来越大的诉求量让接诉即办工作必须迎来改革。北京经开区根据居民实际诉求将办理流程分解为受理、响应、派单、办理、反馈等环节,推进业务流程系统性再造,构建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

2020年,为做好接诉即办紧急响应,保障诉求快速转办,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精细化服务水平,12345热线建设了北京经开区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系统平台,并于2020年4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新系统实现了与市热线中心数据无缝对接,信息共享,升级了智能派单、台账管理、图表生成、数据分析、短信督办以及手机APP移动办公等功能模块,形成了从派单督办到回访反馈的完整工作闭环,全程留痕可追溯,移动办公更便捷。

为了能随时解决居民在疫情期间的各类诉求,北京经开区采取7×24小时待岗待命,凡疫情工单全部“特事特办”,10分钟内完成诉求信息核实、响应及签收,20分钟内完成工单转派,严格执行市热线中心疫情期间派单要求,严格落实一级响应2小时内回复核查结果,二级响应24小时内回复办理结果,同时责成专人全程跟踪督办,确保工单及时准确回复。同时,为居民开通复工复产热线专席,选派业务骨干为座席专员,主动收集政策信息,梳理诉求答复口径,建立高频问题知识库,直接回复解答诉求问题,实现与负责人的直接对话、直接协调办理诉求,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北京经开区以“接诉即办”为重要抓手回应百姓的“急难愁盼”。资料图片

“12345真管用!”在政民互动“会客厅”座谈会上,居民张先生发出了赞叹。

北京经开区结合北京市“新场景、新服务”文件精神,由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各职能部门联动,邀请了各区域的诉求人进行面对面交流,现场倾听企业群众心声,解答诉求问题。座谈会后,还带领诉求人参观政务服务大厅工作场景,零距离感受北京经开区一线窗口服务,增强政企、政民互动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信任,构建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了北京经开区特色政务服务新模式。

在此基础上,一批道路畅通了、公园绿地有了健身的地方、网购的货物终于得到了赔偿……家门口的事儿终于有人替居民解决了。

主动治理,“每月一题”专啃“硬骨头”

随着群众大量身边事的解决,也留下不少共性的、疑难的“硬骨头”。2021年以来,北京市对高频难点问题主动发力,把接诉即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主抓手,建立“每月一题”机制。

2021年,北京经开区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21个主题45项重点民生任务清单,通过“每月一题”进行系统解决,目前,所有事项都已完成或有进展成效。出台“增设电梯实事方案”、小区安装充电桩、增设公共卫生间、优化开通公交线路、清理违规校外培训机构……一件件烦心事也在今年得到了解决。

△科创家园安装电梯。资料图

△海棠苑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资料图

许多问题属于历史性难题。比如房产证办理难,由于情况复杂、时间久远、材料遗失,需要突破的政策很多。本着“尊重历史、无错优先、违法必究”原则,北京经开区专题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把开发建设单位与购房人的责任分开,优先为无过错的合法购房人办理房产证。目前,北京经开区区内长期没有房本的居民在今年拿到了房产大红本。

“等了那么多年,今天终于将不动产证拿到手了,心里可算是吃下了定心丸。”2021年9月,刚领到“大红本”的南海家园五里居民于先生显得格外激动。

事件的快速解决,得益于北京经开区建立三方联动和快速预警通报机制,提升前瞻处置能力。为提前解决一类事,北京经开区建立工委宣传文化部、城市运行局、政务服务中心三方联动机制,借助北京经开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城市运行大脑系统及市民热线监测系统三网联动、数据共享。针对多人同诉、政策性、连带性、周期性问题,充分运用大数据归类梳理、研判预警,并形成日报、月报等及时报送管委会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下好“主动治理”先手棋,避免集中性投诉事件发生。

“每月一题”也不是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建设北京经开区市民服务热线办公平台,实现与市热线中心数据无缝对接与共享;建立派单目录,以北京市热线中心诉求问题分类为蓝本,结合“三定”职责、年度重点任务、经验汇总、调度定责等依据梳理编制北京经开区“派单目录”;工委、管委会领导把“移动办公桌”搬到现场,带队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实现高位部署,亲自督办。

明年,北京经开区还将把“每月一题”进行动态调整,将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将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问题纳入到城市治理中来,实现早治理、早解决。

随着《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的颁布,北京经开区也将制定符合区域特色的接诉即办工作改革实施意见,筑牢“接诉即办”全链条闭环管理,一把手亲自盯办,将“接诉即办”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提高部门上下对“接诉即办”的重视程度。

同时,属地街道也将自我加码,将“见面率”纳入考核硬指标。建立工单台账,全面落实合理诉求“上门办”、不合理诉求“上门劝”的工作机制,入户到门,追踪到底,责任到人,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压力传导到位、群众工作到位,化“最后一公里”为“服务零距离”。

记者:蒋科平 刘娜

北京民声帮您办

作者: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