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地上的“傈僳学堂”帮贫困户持续增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韩梅 通讯员 王森

2020-09-12 20:28 语音播报



“开课啦,大家动作迅速,技能导师的课马上开始啦……”近日,随着一声召唤,中国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三航局银川文化园项目部的31位傈僳族工友快速跑进会议室,开始每周一晚上的“傈僳学堂”学习。

大家口中的技能导师,是项目副经理马立冬。这位有着近20年一线施工经验的建筑工程老专家,平时被称为“老马”,技能过人。自从项目部开设“傈僳学堂”后,“老马”的技能课成为工友们的“最爱”,迟到的工友常因没有座位,只能靠墙站着听课。

“起初,刚走出大山的傈僳族工友们在技能方面的基础几乎为零,上岗就业是大家的‘老大难’问题。”银川文化园项目经理孙权说,要让扶贫对象不返贫,我们开始探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可持续致富模式。

“很多工友一进工地就一脸迷茫,摸不着头脑。更何况我们对质量的管控远远超出他们的认知,就拿砌墙来说,在大山里他们只要把砖和石头垒起来就行,但在我们这里不行,哪怕是普通的一面墙,砖与砖之间也必须保持横平竖直”。孙权说,到了晚上,傈僳族工友们既缺乏娱乐活动又怯于融入项目部的业余生活。能否集中起来,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施工经验,辅以适当的文化课程,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 孙权和党支部书记陈其剑一合计,决定利用工地夜校的形式,组建“傈僳学堂”,既可巩固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水平,也能在短时间内强化傈僳族同事的工作技能,让他们真正拥有脱贫致富的本事。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项目部迅速起草了“傈僳学堂”学习手册。授课内容按需施教、实用性强,采用“自培为主、外培为辅”方式,根据现场施工进展,同步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资料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涉及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管理程序、特殊过程作业等多个方面,并加强对工友们的理论培训,提升学员文化水平,为他们搭建起了成长和交流的平台。 此外,还组织了生活、技能、语言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带班导师,每周课后考察“傈僳学堂”的学习效果。

但是,开班第一天,老马的课讲到一半就讲不下去了,“书记,这个老师我当不下去了,您另请高明吧!”第一节课草草下课后,马立冬跑到书记办公室来反映情况。“31个人,睡觉、玩手机的占了一大半,一堂课完完整整听到下课的,就那么几个人。”

“正常,工友们在土地上劳作了几十年,一下子让他们坐下来学习,肯定很不适应。”陈其剑笑着说“至少还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下节课我们开始‘用图说话’,另外我们可以拿认真学习的几个人来做一下文章”。

从第二节课开始,“傈僳学堂”不再只教授技能和工艺,而是以普通话和文化课程为主,还动员全项目部的年轻人上网找图片案例,形成一些生动有趣的课件。慢慢的,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的学员少了,听课、做笔记的学员多了。

一个月后,傈僳族工友曲计生接过项目部刚出炉的工资单时,他喜出望外,“怎么多了800元?”“傈僳学堂结合你们平时上课的情况、工地的实操,评选你为第一届优秀学员,多出的800元是对你的奖励。”陈其剑解释道:“身为优

秀学员,要在队伍中起到带头作用,让大家都尽快适应岗位,学好学精各种操作技能。哪怕以后不在我们工地干活了,在外也能自谋生路。”听说当上优秀学员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技能,还能带来额外收入,“傈僳学堂”里的开小差现象悄然消失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钢筋工、木工、架子工、泥瓦工等工种的工友都能合格上岗了,现在的傈僳族工友队伍已经算初成规模的建筑施工队了。”孙权介绍,比拼赶超的劲头一出现,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整个团队凝聚起来。

项目部还根据傈僳族工友的实际,将银川文化园项目的一个500平方米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分配给傈僳族工友施工,帮他们提高脱贫技能、增强致富信心、铆足奔小康的劲头。

目前,“傈僳学堂”在项目部已授课10余场,除傈僳族工友外,许多分包队伍的工友也会参与进来,培训已有近600人次参加。这一系列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在工作岗位上提升能力,专注一门手艺、练就一手绝活,用自身实干一步一步踏上脱贫防贫之路。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