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 朝阳医院李倩倩 越是硬仗越向前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晓雨

2020-03-08 13:54



李倩倩,女,34岁,主管护师,共产党员,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重症专业,临床带教老师,同时也是急诊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普通护士,一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了八年的医务工作者。

2020年的春节,李倩倩原本可以轮休回天津老家陪伴父母过年,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计划,疫情之重,覆盖面之广,超出她的想象。多省市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作为党员,当她得知医院要组建援鄂医疗队,她第一时间向科室领导请战。

“我是共产党员,有急诊重症的经验,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要站在最前面。”回家的火车票,她默默地退掉了,毅然决然报名参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月27日下午,北京朝阳医院1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鄂医疗队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集结登机,驰援武汉。

同事问李倩倩:“跟父母都说好了么?”

她笑笑说:“没敢跟家里说,就是弟弟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在电话里担心得直哭,我还得叮嘱他不要跟爸妈告密。”

言语里充满了坚定却也流露出对父母的愧疚,她就是这一个坚强得让人心疼的姑娘,一个知难而上,敢为人先、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护士。

 

↑↑↑平时的李倩倩与战疫一线的李倩倩↓↓↓

 

身先士卒好榜样
扑身一线战疫情

身为党员,也是此次援鄂医疗队的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李倩倩明白,要时刻保护好队友,战前防护尤为重要。于是,在初到武汉时,她就组织大家进行严密的岗前防护培训,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最大程度的保障队员们的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时不我待,战斗很快打响,李倩倩当仁不让,主动向临时支部书记刘小娟提出,作为党员要先上,第一批进入病区。

进入病区后,她及时了解病区环境,患者情况,工作流程,总结经验,与大家及时沟通,分享经验。隔离病房内,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护理病区患者,她坚持不喝水不上厕所,衣服被汗水浸透直至工作结束。

护理工作不但忙碌而且任务繁重,她不仅是护士还是护工、也是心理疏导者。为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保证环境的清洁消毒、照顾其生活起居,还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长时间的工作,满脸压痕,双手发白,她却笑着说:“还好我胖,有消耗的基础。”显示出了医务工作者最美的样子!

 

大事难事看担当
越是硬仗越向前

在武汉,医疗队支援的医院收治的大多为危重患者,意味着风险极大,任务艰巨。

在工作中李倩倩充分发挥自己感控护士及重症专业的优势,在临床一线勇担重症患者的照护。

气管插管、呼吸机、经鼻高流量的患者在病区内比比皆是,要照顾好他们,必须要克服重重困难,发挥护理专业性,更要知道自己肩上的重任。

做好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巡视、翻身、转运,抢救及日常护理,沟通心理疏导……李倩倩每天的工作都处于紧张状态,耗氧量远比护理其他患者消耗的多。一天工作下来,疲惫不已。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李倩倩总是笑着说,共产党员又不是说说的,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倩倩冲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编辑:李晓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