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从生活到舞台,观其华丽蝶变
2022-01-12 20: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很多人因为老舍先生的话剧《龙须沟》而知晓“龙须沟”这个地名儿,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新中国成立后至本世纪初,北京市曾先后对龙须沟进行过三次大规模改造。如今,伫立在金鱼池社区里的老舍先生和小妞子铜像,见证着龙须沟人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善,也诉说着新北京的城市变迁。不仅如此,话剧《龙须沟》还对新时期的北京人文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

龙须沟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昔日龙须沟

龙须沟曾是北京外城的一条主要排水河道,沟里的水源自虎坊桥,流经天桥、金鱼池、红桥,又折向南,注入永定门外护城河,横贯北京外城的东南部,在明朝初年就出现了。

清代,这条河始称“龙须沟”。至晚清光绪年间,龙须沟还是一条水清流畅的河道。宣统年间,河道淤为平地,虹桥下游便成了一段死水。民国时期,龙须沟已经变成了一条污水河。期间,全国各地逃荒逃难的人多聚居于此,龙须沟两岸苇棚联排,破破烂烂,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沟沿儿附近几家硝皮作坊和染坊排出的废水掺和着焦渣堆、煤渣堆滑下来的废渣一起排到水沟里,加上多少年没人清理的粪便、垃圾,让整条沟都充斥着恶臭的稠泥汤子,成为一条有名的臭水沟。生活在这里的贫民多以劳力为生,且那时候的地痞流氓依仗权贵动辄欺压良善、刁难无辜,百姓的生活可谓苦不堪言。

龙须沟的“三次改造”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秉持“服务于人民大众,服务于生产”这一方针政策,把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环境作为头等大事。龙须沟等环境恶劣地区的整治迫在眉睫。

⬆第一次改造
⬆第一次改造后的龙须沟大街

针对龙须沟恶劣的环境和卫生问题,1950年2月,北京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决定修建龙须沟下水道工程。龙须沟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1950年5月-7月,重点是将天坛大街至天坛北坛根的明沟改为暗沟;第二期是1950年10月-11月,重点是将红桥至太阳宫的明沟改为暗沟。关键时刻,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数千名解放军指战员赶到工地,二话不说,跳进沟中干得热火朝天,有的用铁锹挖,有的干脆用盆子掏,污泥溅了一身一脸,战士们毫不在意。几个月后,龙须沟铺设了下水管线,沟上铺了柏油路,马路两边树起了路灯,这一带的居民从此用上了电灯、自来水。

⬆第二次改造后的金鱼池和简易楼

20世纪60年代中期,龙须沟地区金鱼池进行了第二次改造,把已经干枯的金鱼池填平,拆除低矮破旧的平房,建起了53栋简易楼,几代蜗居于棚户中的居民第一次住进楼房。

⬆第三次改造

第三次改造在新世纪初。金鱼池简易楼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大多已成危楼。金鱼池人渴望着改变居住环境,期盼着改善住房条件。就在此时,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北京旧城区尤其是南城危旧房改造,以危改带动房改,改善居民住房条件。2001年4月18日,金鱼池危改工程启动,一举拆除危旧楼58栋,十余万平方米,拆迁居民3055户。从7月28日奠基,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在数月时间内,以一流的速度、一流的质量建起28栋新楼。2002年4月18日,金鱼池居民喜迎回迁。经过三次历史性的改造,金鱼池社区已经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科技人文特点突出的小区,成为危改小区的典范和新建社区的典型。

龙须沟的“艺术创造”

周恩来总理和《龙须沟》话剧演员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龙须沟改造工程深深地打动了刚刚回国的北京籍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为了写好龙须沟,老舍先生不顾自己的腿疾和盛夏的炎热,亲自前往龙须沟察看,为《龙须沟》的写作寻找素材和灵感。最后,他把龙须沟的故事写成剧本,搬上舞台,以此来歌颂共产党歌颂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1951年2月,由著名艺术家焦菊隐导演的话剧《龙须沟》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一时轰动京城。周恩来总理亲自去剧场看戏,并给予极高的评价。后来,整个剧组来到中南海演《龙须沟》,据说这是毛主席进京后看的第一部话剧。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龙须沟》剧照

王淑琴饰王大妈 孙宁饰赵大爷

北京曲剧《龙须沟》通过一个小杂院内四户人家,一群男女老幼从解放前夕到解放初期的酸甜苦辣,写出北京龙须沟一带劳动人民生活、命运的巨大变化,塑造了程疯子、程娘子、赵大爷、王大妈、丁四、丁四嫂、小妞、二春、二嘎子等成功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时代的激变和新旧社会对“人”的不同态度,生动地诠释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北京曲剧《龙须沟》在1996年首演时,退休的老演员王淑琴与当时的中青年骨干演员合作,出演了王大妈一角。王大妈母女一老一少;一守旧一进取;一明知沟臭而安居乐业,一知道沟臭就要冲出去。王大妈在剧中唱的这段“老妈妈论儿”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受到观众的喜爱。

叫卖组曲

叫卖组曲搬上春晚舞台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听过北京人艺的“老北京叫卖组曲”,这组曲就来自话剧《龙须沟》。该剧在排演过程中,导演焦菊隐先生为准确展现特定环境中的地域特色及浓郁的生活气息,提出要在幕后安排出现各种小商贩的吆喝声和一些响器的敲击声的舞台效果。负责这项工作的是后来成为表演艺术家的英若诚先生。当时,他带领几位青年演员走街串巷追踪小商贩,模仿吆喝声,回到排演场按照导演焦菊隐的要求,“叫卖声不可单纯地技术模仿,而是要随着剧情发展及人物思想行为的变化,起到烘托陪衬作用”,经过反复练习运用于剧中达到惟妙惟肖的舞台效果。这个小节目纯属《龙须沟》的副产品,所以最初暂定名“龙须沟叫卖组曲”,后来因有了话剧《茶馆》和《骆驼祥子》的幕后叫卖声,又更名“老北京叫卖组曲”。这也成为北京人艺集体智慧的结晶。

社区话剧

李滨老师为社区居民指导排练

2014年,天坛街道金鱼池社区10多位居民历时两年排练的老舍话剧《龙须沟》登上舞台,连续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演出6场,场场爆棚,左邻右舍的街坊都爱看这出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领导和演员观看全剧后,对这些“零基础”的居民演员的表演水平连连称赞。没有表演功底的居民演话剧,操心最多的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演员李滨。85岁的李滨是该剧的编辑和导演。她指导演员们从剧本到台词、从眼神到动作,一点点打磨、一点点完善,每周排练,风雨无阻。居民们在昔日的龙须沟旧址表演《龙须沟》,体现出几代龙须沟人的精神传承,意义深远。

电影《龙须沟》海报

1992年,根据老舍的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版《龙须沟》上映了。该片由冼群编导,于是之、于蓝、张伐等人主演。该片开拍时,龙须沟的治理工程已基本结束,剧组的置景部门在外景地又挖了一条“龙须沟”,沿沟构筑了一个贫民窟,以追求真实感。

图文资料来源:首都图书馆、北京市曲剧团、视觉中国

北京号——传递北京最强音

作者:

文旅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