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美丽的自然宝库
2021-12-16 11:0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因为一起令人惋惜的考察遇难事件,哀牢山进入了公众视野。真实的哀牢山什么样子?神秘背后,这里还有着绚丽的生命传说。

前一阵,有4名地质人员在考察时全部遇难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了各大媒体、网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大关注。12月15日,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消息,经法医学检验,4名地质调查人员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

在大家为这4名“80后”“90后”科考人员惋惜的同时,“哀牢山”也仿佛在一夜间走进了民众的视野。然而,当我看到“哀牢山”随着这次事件被冠以“凶险”“危机四伏”等名词后,不禁心中很不是滋味……

哀牢山位于有着“中国生物多样性宝库”之称的云南中部,为云岭向南部的主要延伸山脉,与无量山遥相对应,是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的分界线,同时也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其得名于古哀牢国,最高峰3000多米的海拔,使其同时拥有着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等多重气候。也正因如此,哀牢山孕育了十分丰富且多样化的生物。

▲哀牢山中高海拔环境

以植被分布为例,哀牢山同时拥有着常绿阔叶矮曲林、灌丛、草甸、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性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干热河谷植被带等多重环境。这在整个中国的山系中也并不算常见。

我曾有幸在哀牢山进行过较长时间的动植物考察,曾邂逅了生活在那里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这次,我便以我当时的科考经历,结合所看到的部分动植物,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眼中真实的哀牢山吧!

幸运!我与红瘰疣螈的第一次野外邂逅

哀牢山的动物种类繁多,无论植物、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甚至哺乳类都在此地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据统计,哀牢山栖息着的两栖动物就有近30种之多。那么,就让我们先从两种两栖动物说起吧!

当时由于想尽可能多地对哀牢山生物进行记录,故而我选择的策略便是正午及下午休息、睡觉,其余时间都放在野外考察上。这样一来,我便可以同时观察到白天和夜晚活动的生物。记得有一次,天际边已经微微泛白,我沿着前往保护区的路返回。毕竟已经一夜未眠,困意不断袭来。我也没有什么心思再专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就在这样单调的行进过程中,我忽然发现路旁水沟中有个体型蛮大的红色身影在爬动。当我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被誉为“金麒麟”的红瘰(音:luǒ)疣螈!这种美丽且神秘的两栖动物在这之前我只在纪录片、杂志和博物馆见过。瞬间,我的困意全无!立马拿起相机,对着它“大拍特拍”了起来!

▲被誉为“金麒麟”的红瘰疣螈

红瘰疣螈是一种栖息于中高海拔的两栖纲有尾目动物。它们喜欢在距离水环境不远的地方活动,主要以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每年夏季,进入繁殖期的红瘰疣螈会在相对较为安静的水体中集群产卵。由于人类活动、捕杀以及栖息地减弱等原因,目前红瘰疣螈在野外的数量也受到了较大的威胁。也正因如此,它们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名录之中。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野生的“金麒麟”。在之后的几次考察中,我同样在哀牢山见过几次红瘰疣螈。它们的出现,也是哀牢山水体洁净度和生态良好的重要标志!

▲红瘰疣螈喜欢伴水而居

▲红瘰疣螈是哀牢山良好环境的标志

多次寻访,终于见到传说中的“胡子蛙”

由于哀牢山的生境丰富且独特,故而在孕育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此地还栖息着大量中国的特有物种。而提到哀牢山最著名的中国特有物种,这一定是以“哀牢山”命名的哀牢髭(音:zī)蟾。

哀牢髭蟾,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锄足蟾科髭蟾属,这个属共有5种,分别是雷山髭蟾、瑶山髭蟾、崇安髭蟾、峨眉髭蟾和哀牢髭蟾。它们都仅分布于中国,故而髭蟾属还是中国的特有属。本属的中文名“髭”,是胡子的意思。这是因为本属的物种因雄性成年个体的上唇长着不同数量的黑色角质刺,如同胡子一般而得名,故而髭蟾属又名“胡子蛙”。

▲“胡子蛙”——哀牢髭蟾

中国的5种髭蟾属物种中,以哀牢髭蟾的“胡子”最为丰富,最高可以达到24枚,这也使得喜欢它们的人最多。我在第一次前往哀牢山之前,就希望可以拍摄到这种鼎鼎大名的哀牢山旗舰物种。然而,虽然我几乎翻遍了其产地溪流中所有有可能的石头,都没有见到它们的身影……

▲哀牢髭蟾喜欢在溪流的石头下面栖息

之后,我询问了当地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得知一般情况下,哀牢髭蟾出现在溪流中的概率并不大,要等到它们的繁殖期时才能大概率在溪流中发现其踪迹。当听到这个信息后,其实当时还是略显沮丧。因为为了拍摄丰富的动物,我选择在夏季前往哀牢山,而哀牢髭蟾的繁殖期却在每年的2月至3月。这就表明,我第一次前往哀牢山遇到它的概率非常低。最后,果不其然,我并没有看到哀牢髭蟾的踪影……

之后过了几年,我和一位朋友专门在哀牢髭蟾的繁殖季节前往哀牢山,目的就是为了去寻找成年的哀牢髭蟾。那时山区的溪流冰凉刺骨,我们俩从下午沿着溪流翻动石头,直至黄昏的一次不经意间,终于发现了这个威武的胡子蛙。其实,那时我们俩基本已经快放弃了,长时间在低温的溪流中也使得我们的体力迅速流失。而当我们看到哀牢髭蟾真身的那一瞬间,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是值得的。的确,留下哀牢髭蟾的生态影像,是每一名前往哀牢山考察人员的梦想与目标!

▲哀牢髭蟾是中国“胡子”数量最多的髭蟾属物种

感受鸟鸣幽谷的喜悦

哀牢山的地理位置,还决定了它会养育众多的飞羽精灵。此处不仅包含了2个国际鸟盟的重点鸟区,更重要的还是它为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调查,共发现哀牢山栖息的鸟类近300种,且这个数字还有可能会持续上涨。

走在哀牢山的丛林中,即使是一个人也从来不会感到寂寞。各式各样的鸟类婉转啼鸣,让人不禁心旷神怡。在此地栖息的众多鸟类中,还包括有大量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如高山兀鹫、蛇雕、林雕、钳嘴鹳、环颈山鹧鸪、白腹锦鸡、黑颈长尾雉、白鹇等。也正是这些丰富的鸟种,每年会吸引到大量的观鸟人员来此对它们进行拍摄。

▲树枝上休息的钳嘴鹳

每次当我前往哀牢山进行考察时,都会收获到很多“个人新纪录”——即之前自己从没有拍摄过,甚至从没有见过的鸟类。例如,生活在北京的我,自小就对鸠鸽类鸟情有独钟。毕竟,在我小的时候,几乎每天把我从梦中叫醒的,是那窗外的阵阵鸽哨。也正因如此,每次我在野外看到鸠鸽类的鸟时,都会举起相机,将它们拍摄下来。而在哀牢山,我还拍摄到了我自小看到过的最美“斑鸠”——绿翅金鸠!

▲美丽的绿翅金鸠

一提到斑鸠,相信很多朋友会率先想到如珠颈斑鸠、山斑鸠等的配色:淡粉色的身体,灰色的脑袋,再加上脖子上的点状斑。而生活在西南山地的绿翅金鸠则打破了常规配色:头部下侧、颈部至腹部仍旧是粉色,但头顶却有着醒目的银白色,再配上绿色的双翅和鲜红色的喙,使其“颜值”倍升!

▲一只绿翅金鸠停落在了路上

当我第一次目睹它的身姿时,甚至不敢确定它是不是一种鸠鸽类的鸟。如此的配色着实将我深深地惊艳到。当然,在哀牢山的众多鸟类中,绿翅金鸠仅仅是其中一员。如果读者朋友正巧也是一名观鸟爱好者,那么哀牢山一定是您心中理想的鸟类乐园。

▲在驻地附近就能观测到的白颊噪鹛

▲较难观测到的银耳相思鸟

▲有着“中国蜂鸟”之称的蓝喉太阳鸟

昆虫的帝国

其实,我本人最关注的动物类群是昆虫,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第一次考察时选择夏季前往的原因。哀牢山的植被丰富,故而有大量的昆虫在此栖息。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种有意思的代表。

首先,在介绍第一种昆虫时,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是否知道蜻蜓是怎样产卵的呢?也许很多朋友会脱口而出:“那一定是点水嘛!蜻蜓点水!”没错!其实,很多蜻蜓都是以雌虫点水的方式进行产卵,但实际上蜻蜓目昆虫的产卵方式却不止这一种,如有潜水产卵的、有空投产卵的等等。而在所有的蜻蜓产卵方式中,最有意思的便是综蟌(音:cōng)科昆虫。它们的产卵根本不在水中,而是选择在树枝等地进行产卵。一贯对蜻蜓目昆虫持续关注的我自然也想在野外去寻觅它们。又是哀牢山,让我如愿以偿,第一次见到这种神奇的美丽物种。

▲综蟌科昆虫喜欢在树枝上产卵

我在哀牢山所见到的是细腹绿综蟌,它们不仅有着如水晶球一般的复眼,身上还泛着金属光泽。全身的颜色与环境几乎融为一体,要不是在飞起后,它们腹部最后两腹节的蓝灰色暴露了其行踪,我可能还真会与其擦肩而过。

综蟌科在蜻蜓家族中属于均翅亚目成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豆娘”。但是,一般人会认为只要是豆娘个体就会很小,但这个理解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就以细腹绿综蟌而言,它们的身形在蜻蜓家族中算中等偏大,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它们的飞行速度并不迅猛,倒像是丛林仙子一般翩翩起舞。

▲细腹绿综蟌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融于一体

在哀牢山的白天,还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蝴蝶在花丛中纷飞,在溪水旁畅饮。可以说,走在哀牢山的丛林中,才真正能感受到什么叫蜂围蝶阵。而在我拍摄到的众多蝴蝶物种中,最令我有成就感的却是一种并不好看的蝶种——德锉(音:cuò)灰蝶。这种灰蝶从卵孵化后,便会分泌出一种蚂蚁非常喜欢的糖浆。这种糖浆会迅速地吸引蚂蚁,并将其搬回蚁巢中喂养,以便获取更多的糖浆,而这也是德锉灰蝶的生存策略。

▲即将脱离蚁群的德锉灰蝶

要知道,在昆虫家族中,几乎没有什么物种敢招惹蚂蚁。也正因如此,很多昆虫会有模仿蚂蚁的行为。而德锉灰蝶则是选择了直接吸引蚂蚁,并让蚂蚁保护自己的策略,可谓技高一筹。当德锉灰蝶在蚁巢化蛹、羽化后,便会从蚁巢爬出,等翅完全舒展后起飞,摆脱蚂蚁的跟随。因此,遇到德锉灰蝶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如果恰巧遇到刚刚从蚁巢中爬出,身边还有几只蚂蚁相随的德锉灰蝶正在展翅,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在哀牢山考察时,我们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一场景,并将其记录了下来。当我们欣赏着自己相机里的图片时,感恩于哀牢山的恩惠,大自然的恩惠!

其实,在哀牢山的考察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昆虫类群:月下各式各样的竹节虫、被誉为“尸体分解者”和“昆虫法医”的露尾真葬甲、极度稀有的古细足螳等……如果你也想和这些有意思的六足精灵来一场美丽邂逅,不妨前往哀牢山、前往自然。我相信当你蹲下身来仔细观察它们时,一定也会有很多有趣的收获!

▲夜幕下众多的竹节虫

▲十分珍贵的古细足螳

▲露尾真葬甲

哀牢山——它其实很美!

哀牢山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动植物资源,都是整个云南甚至是整个中国不可或缺的宝地之一。本篇文章我仅仅是介绍了考察时与两种两栖动物和几种昆虫的故事。实际上,哀牢山真正的生命传说可不是能用文字完全诉说的。它那多样性的环境,唯美的风景,以及灵动的生命,使得整个哀牢山散发着无限的生机。而这样的自然环境,我们一定不能只用“凶险”“危机重重”来形容。

其实,我还想就这次哀牢山科考人员的意外事件再来和广大的野外工作者及爱好者进行一下呼吁。首先,野外能力强不等于可以逞强,我们需要时刻有一颗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充分了解大自然中的安全隐患,才能出色、安全地完成科考任务。另外,在前往野外考察之前,也需要对考察环境做一个充分的预案,包括地理环境、动植物分布,甚至是当地的民俗与传说。这些信息往往可以在很多时刻帮助到我们。希望这次的事件,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惋惜,更多的则是提醒与教训。

我也相信,哀牢山这个美丽的自然宝库,会吸引到更多的自然爱好者前往探寻;这个美丽的自然宝库,会继续孕育数不清的生灵;这个美丽的自然宝库,会在众多保护工作者的齐心努力下,永远散发着它那灿烂的、不熄的生命之光!

撰文/汪阗(地球记忆工作室)

编辑/刘昭 供图/汪阗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北京号——传递北京最强音

作者:

北京科技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