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有我》我在组委盼冬奥:从“火”到“冰”更有温度
2021-01-12 10:2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首钢地处京西五环外,长安街沿线最西端,曾经的钢铁巨人,如今高炉矗立但不再烟尘滚滚,厂房依旧却不见机器轰鸣,现代风与工业风完美融合,已然是京西的新地标。

2016年5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五年时间,全国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在这里不断汇聚,一切都循序渐进,为北京冬奥会做着准备。首钢的厚重与冬奥的活力相得益彰,冰与火之歌在这里奏响。

01.“人见人怕”的讲解员

首钢与双奥有着深厚的渊源。曾经,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钢大规模搬迁。如今,北京冬奥组委落户首钢西十筒仓。冰与火的碰撞,首钢和留守的员工都经历了一场华丽的转身。

姜金玉曾是首钢的一名天车工,从20岁来到首钢,她人生的一半是在首钢度过的。首钢搬迁的时候,有的员工跟着去了新的工厂,有的员工选择留守。为了照顾刚出生不久儿子,姜金玉选择了留守。

北京冬奥组委的到来给了姜金玉转型的机会。姜金玉清楚的记得自己在首钢再就业,成为冬奥讲解员的那一天——2016年3月8日。

机会到来,姜金玉满口答应了,但自己的心里却没有底。40岁,习惯的是过去轰隆隆的机械声,在天车驾驶室里一待就是半天,几乎不说一句话。要跟地面沟通,就扯着嗓子喊。回到家里,姜金玉包办了所有家务,登高探身擦净六楼的窗玻璃也毫不含糊。可这些在儿子眼里,没有一点英雄气概,反而成了粗糙的代名词,儿子常叫她“男人婆”。

姜金玉曾是首钢的一名天车工

对形象和谈吐的担心成了姜金玉极大的焦虑,她总觉得,转型到讲解员,搞不好哪天会被开除吧。

危机感伴随着她,吃不下睡不香,也让她一直不敢放松脚步。家务活全交给了老公,学化妆、学礼仪,一有时间就跑去图书馆查资料,改进和扩充讲解词,背讲解词背到了梦话里。

大家都说她“魔障”了。在首钢的不同厂区、不同岗位的同事,一见到她都有点“怵”。

“老远走来一人,我就想,我能问他点啥?”

姜金玉希望了解有关园区、有关冬奥背景方方面面的信息,为参观者的提问做万全的准备。这些同事、专家都是她获取信息的来源,她抓着每次遇见的机会,根据对方的工种和特长提问,再把千奇百怪的知识点一一记录在案。如果参观者的提问触及到了她的知识盲区,她便会专门打电话咨询各路专家,寻找答案,再根据和参观者的约定,回复人家。

“人家来参观是想获取知识的,我得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一开始要在那么多人前面讲解,姜金玉紧张得张不开嘴。即便讲解词背到滚瓜烂熟,见到观众还是会头脑空白。直到有一次,在跟参观者的问答交流中——准备充分的姜讲解员,最不怕的就是问答互动——她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家不是来看我的,而是希望通过我了解冬奥知识,我把我眼中的冬奥传达给他们就好了。”

跨过心理的这道坎,姜金玉的讲解接待工作更加游刃有余了。

谁都没有想到,起点普通的姜金玉,不仅没有被辞退,还成了园区里有名的“问不倒”的金牌讲解员。她也喜欢同事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打趣她,“你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如今,姜金玉接待的参观者超过5万人,2600次参观,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了14波参观团。

“问不倒”的金牌讲解员姜金玉

来园区的参观团有国内的团队也会有国际人士,姜金玉意识到外语水平也会影响到讲解服务的质量,便几乎从零开始学习英语。

万事开头都太难,单词学不懂只能去问儿子,问的多了儿子有些不耐烦,就教会她网络查询。姜金玉经常“嘟囔”英语,儿子始终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观察她。

“他不相信我能学会,刚开始他嘲笑我,我也知道。” 姜金玉自己都没信心,但在绝望中也不肯放弃,“不学又不行,都听不懂人家说什么了,要怎么服务呢?”

家人多觉得这个40岁的转型工人在勉强自己,无望而令人心疼,都劝她,“差不多得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电视上播放了她解说的宣传视频。这完全刷新了儿子对她的认知,他相信了妈妈的热情和决心,学习之余还主动问起妈妈需不需要帮着,特别认真地当好“小老师”。

渐渐地,儿子对妈妈的成见改变了,既是有高度的榜样亦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什么心里话也特别愿意跟妈妈说。上高三的时候,儿子说,“(北京)冬奥会的时候我就上大学了,我要去做志愿者。”

02.抡大锤的手,飞快地打起领带,熟练地配起了钥匙

“请问下您什么时候来参观呢?我去接您。”

皮肤黝黑,穿着标准制服的李红继是很多参观者进入北京冬奥组委都会遇到的人。

他曾是姜金玉的班长,首钢生产时期五高炉的炉前工,如今他是北京冬奥组委的安全主管。有时间也会化身讲解员,为来冬奥组委访问的人士介绍首钢发展历程和冬奥知识。

1998年进入首钢参加工作,李红继见证了园区最辉煌的时候,也见证了首钢转型停产。曾经,提到首钢工人,是“很硬气,很牛气的”,但停产之后,留守的员工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2015年7月6日,安保成为首钢转型的第一个落地项目。但“在外界来说,整个社会对安保的认可度还是比较低的。”留守职工要转型,面临的第一道坎儿,就是对于工作的自我认同和周围人的目光。

李红继在工作中

转变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

2013年,废弃的厂房,杂草丛生,起吊机等大型机械开了进来,首钢员工对厂区充满留恋,“不希望完全拆除”,愿景中的“高端物业区”也只是听说而已。

2016年5月13日,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眼前园子的模样越来越让人喜欢。

李红继很高兴这样的改造,“真的很漂亮,而且原位置原样貌的保留了原来的大型生产设备。”他还带着工厂时代的师父参观了园子外围的开放区,一直不能理解甚至责怪他转型选择的师父也放了心。

2016年7月20日,北京下起了大雨,雨又大又急,路面腾起白雾,能见度极低,李红继和另外两名负责安保的同事轮流坚守在工作岗位,保证冬奥组委工作人员车辆的正常出入。工作岗位是露天的,即便穿着雨衣,李红继和同事也还是被淋得透心凉,但谁也没有脱岗。

一位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开车经过时,突然摇下了车窗,用手机拍下了李红继和他的同事。李红继有些诧异,以为是工作哪里出错了。可随即看到组委工作人员收起手机竖起了大拇指。李红继愣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说明我们做得非常好,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

理解、温暖都化成了肯定的力量,支撑着李红继和他的转型同事们的心:“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是我们不炼铁不炼钢了,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除了责任心和信念感,具体工作中的各项技能也必不可少。

李红继和他的老伙计们,转型后学的第一件事,其实是打领带。这么不起眼的生活技能,却难倒了从未如此正式穿戴的大伙。

“握铁锹大锤的手突然用来打领带,虽然只有五个步骤,但我们却足足练习了一周。”

在拓展技能的路上,安保小分队快马加鞭。

目前,李红继管理冬奥组委办公区安保分队七十多人,辖区13万平方米,652监控点位,掌管的钥匙有7000多把。

现在打领带对李红继来说很简单

在组委,李红继有个外号,叫“钥匙哥”。各项工程验收的时候,他和施工方要一把钥匙一把钥匙地验证,一个门一个门地试用。试完之后再贴上标签,一套钥匙有三把,“一套封存,一套备用,一套分发。”绝不可弄乱,绝不可搞丢。

在使用的过程中,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会有其他需求,两把钥匙不够用。

“为了满足现场这个工作需要,事业部就买了两个配件机。”

李红继也学着成了配钥匙的工匠。

“不管是锯齿类还是c级钥匙,我们都可以自己配。”

大到包括冬奥组委全球新闻发布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小到配钥匙,这一切都要李红继和他的同事们来完成。他说,“我们的工作都是一些细小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把这些细小服务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咱们冬奥会的筹备。”

03.结语

北京冬奥临近,来园区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姜金玉有时候也会和李红继搭档,她负责解说,他负责安保。她说未来要努力的学习英语,让更多人了解首钢,了解冬奥。

(记者 鲁春萍)

北京号——传递北京最强音

作者:

北京2022年冬奥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