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故事多
2020-05-13 09:5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朝阳门内南小街东侧有一条名叫禄米仓的胡同,因明清两代存储京官禄米的仓厫在此而得名。所谓禄米,指的是用作俸禄的粟米。古代官员工资以米粮计算,称为禄米。俗话说,耕三余一,量入为出;设立仓储,有备无患。上周,小志跟您聊了南新仓,今天小志就跟您说说另一座旧时粮仓——禄米仓。

禄米仓位于禄米仓胡同71、73号,坐北朝南,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清初有30廒,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增至57廒,光绪末年减为43廒。据说当年的禄米仓仓场有200多米长,几乎是整条胡同长度的一半。仓廒用城砖砌成,每廒5间,面阔23米、进深17米左右、高约7米,悬山合瓦顶,五花山墙,顶开气窗。仓内曾有明代历任仓场监督题名碑。现存两座仓廒。仓内原有官厅、大堂、科房等值班用房,水井、辕门、仓神庙、土地庙、关帝庙等附属建筑,现均已无存。

漕粮济京 仓廪实 繁华现

小志之前跟大家聊过通惠河的光辉历史。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由于城内水路不通,东便门的大通桥成了漕运卸粮之地,受运力所限,一部分漕粮还要在通州卸下,再改用骡马大车,通过朝阳门进城,储存在城内的各大粮仓中,因而朝阳门也有“粮门”之称。

禄米仓是离朝阳门最近的粮仓,当时运粮用的是牲口拉的排子车,因此仓门前的道路较宽。陈宗藩先生在《燕都丛考》中就将禄米仓胡同称为“大街”,正是因其街面比较宽阔。胡同西口与同样宽阔的干面胡同相对,明清两朝运粮车队经过此地,车马行走,尘土飞扬,老百姓戏称这是“下干面”了,口口相传,胡同便得名“干面”。由此也可想见,当年此处的浩荡壮观。

众多的车夫、搬运粮食的夫役和管理粮仓人员的喝水、吃饭、休息等问题自然需要解决,周边街巷中与仓储漕运相关的行业应运而生。隆福寺庙会、灯市口灯会、东四清真寺,以及古玩铺、银楼、米店等众多店铺在附近开张营业,火爆一时。今天这一带有豆瓣胡同、烧酒胡同、鸡爪胡同等,这些名称也都刻着历史的印记。

乾隆五十年(1750年)北京内城东部(图片来源于《北京市东城区志》),箭头所指地方为禄米仓

样米制度 仓场现形记

为了保证仓粮质量,明代朝廷制定了样米制度。万历《大明会典》里有“各处起运京仓大小米麦,先封干圆洁净样米,送(户)部转发各仓收,候运粮至日,比对相同,方许收纳”。以防止运丁在中途偷换劣米。

清末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御史大人向慈禧老佛爷举报禄米仓发放的禄米、饷粮是些快要发霉和虫吃鼠咬过的碎米,为证实举报,特意奉上了一包“样米”。慈禧听后就让大太监李莲英将样米呈上来。谁知她看后大声怒斥道:“这么好的米不吃,还要吃什么!”于是立马将此人革职。原来御史要检举的事儿,事前走露了风声,涉事者先给了李总管好处。结果御史呈上的样米被调了包,呈给太后的是早准备好的精白米。
当然在主持仓场的大员中,也不乏一代清官。名臣海瑞就曾当过仓场监督,禄米仓的仓场监督题名刻石上就有他的大名。

禄米仓仓廒侧墙及气窗

仓里不只装禄米

虽然明清时期禄米仓等京仓的储粮主要供给在京文武官员,清代也会供给八旗驻军,但仓粮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救灾。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遇到灾年,朝廷会调拨一定数量的仓粮进行赈济。清代北京除在发生大灾害时进行赈济外,乾隆朝以后还在京城设置官办或民办官助的粥厂,从每年冬十月到次年的三月煮粥放赈。

清末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记述了的庚子事变后,“京师每届冬令,贫民众多,顺天府向设粥厂,兼放棉衣。兵燹之后,库帑无存,不得已,电寄山东袁慰亭中丞(袁世凯)、上海盛杏荪京卿(盛宣怀),请各助棉衣裤五千套,即日运京。一面商之日本军官,索回禄米仓小米两廒,分设粥厂十余处”的景象。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将城内所有粮仓存粮拍卖,粮仓改作他用。辛亥革命后,禄米仓改为陆军被服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了北京军区所属单位,1984年禄米仓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禄米仓早已不再是皇粮仓库了,但却储存了很多历史的回忆。

智化寺山门

顺便补充一句,禄米仓胡同东口有座智化寺,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寺庙建筑。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原本是大太监王振的家庙,现为北京文博交流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京音乐闻名于世,有音乐“活化石”之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号——传递北京最强音

作者:

北京市方志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