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 | 当年北京的“淡季菜荒”是怎么解决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贾晓燕

2019-10-31 10:30




进入 温故 阅读更多内容
+ 订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曾出现过“淡季菜荒”,每逢八九月份,全市几百个菜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有时柜台上只有点土豆、葱头、南瓜出售。后来,本市敞开大门,想方设法让各地蔬菜进京,丰富“菜篮子”,居民买菜难题得以解决。

连续几年出现“淡季菜荒”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北京实行蔬菜统购包销政策,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对保证市民吃菜和稳定菜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北京的蔬菜市场主要靠本地蔬菜产地供应,渠道少,蔬菜品种有限,上市季节性强,每年八九月份都是品种单调的淡季。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问题愈发严重,甚至连续几年出现了“淡季菜荒”。

据本报1980年7月12日1版《北京蔬菜供应为什么一年比一年紧张?》报道,1977年7月下旬,淡季尚未到来,北京就出现了蔬菜脱销现象,菜场除了有些小白菜外,应季的黄瓜、茄子、西红柿难得见到。每天上市鲜菜由中旬的五六百万斤,一下子降到300万斤以下,除去损耗,市民每人每天还吃不上半斤菜。到了1978年八九月份,人们满以为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善,谁知这一年的“淡季菜荒”拉得更长了,直到国庆节将临,蔬菜供应也未见好转。

1980年7月12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蔬菜供应为什么一年比一年紧张?》

1979年8月,北京出现了更为严重的“淡季菜荒”。当年八、九两个月,平均每日上市菜量比正常需要量少近200万斤。尤其是8月下旬,近郊每天上市菜180万斤左右,仅为市场需要量的三分之一。那时,全市几百个菜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有时柜台上只有点土豆、葱头、南瓜出售。每天清早或傍晚,菜店门前群众都排着长队等候买菜,偶尔运来几筐茄子、豆角、冬瓜、小白菜等鲜菜,也一抢而光。特别苦的是“双职工”,没时间去排队买菜。他们反映,有时一个星期也买不上一点新鲜蔬菜。

那个时候,为了保证蔬菜市场稳定,政府每年都要进行财政补贴,仅1984年北京市的蔬菜财政补贴就达到9000余万元,可“吃菜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蔬菜的统购包销政策已经无法适应首都建设的需要,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1985年5月12日《北京日报》1版,《谈谈北京的蔬菜价格改革》)

1985年5月12日,《北京日报》1版,《谈谈北京的蔬菜价格改革》

敞开大门迎菜农进京

1985年5月10日,北京正式放开蔬菜市场。此后,蔬菜流通渠道开始活了,购销多渠道初步形成;农业部门开办了一些蔬菜集散点;生产单位与经营单位和机关、团体、工厂等直挂的增多,减少了流通环节。重要的是,菜农有了种菜的积极性,菜的质量提高,浪费大为减少,多环节造成的流通费用也大大减少。

然而,在蔬菜产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菜的供应偏紧,价格偏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蔬菜种植面积减少,菜摘得早,国营菜店积极组织货源不够,还没有完全放开,外地菜进不来,以及当年出现“倒春寒”、蔬菜上市晚等。(1985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版,《进一步放开搞活 改善蔬菜经营》)

1985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版,《进一步放开搞活 改善蔬菜经营》

为了进一步搞好改革,实行开放政策,搞活流通,1985年5月30日,市委、市政府在蔬菜工作会议上做出一系列决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支持搞活蔬菜市场,便利运菜、卖菜、买菜,特别是为欢迎外地蔬菜进京,在不影响交通和市容的情况下,进一步打开城门,大开绿灯,为菜农进京提供方便。具体来说,就是从当年5月31日起,本市郊区和外地运菜进京的车辆,包括汽车、拖拉机,可以凭菜进京,不再要外地进京证明。(1985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版,《市政府决定敞开大门欢迎菜农进京》)

1985年5月31日,《北京日报》1版,《市政府决定敞开大门欢迎菜农进京》

部分菜价降低二至三成

敞开大门后,北京的蔬菜市场立刻呈现出新面貌。据本报1985年6月2日1版《北京市场部分菜价昨起降低二至三成》记载,当年6月1日一早,北京市国营菜店换上了新的标价牌:圆白菜二角一斤;黄瓜四角一斤;西红柿六角五一斤。同前一日相比,这三种蔬菜的售价都降低了二至三成。

自从市政府当年5月31日做出敞开大门、欢迎菜农进京的决定以后,本市8个交通检查站一律简化了手续,外埠运菜进京的车日渐增多。5月29日和5月30日两天,外埠运菜进京的卡车和拖拉机平均每天有32辆,而6月1日到6月10日,则日平均达到59辆,增加了84%。6月份的头11天,全市除商业单位采购的外,外埠自发进京菜日上市量为49万斤,比5月底日上市量增加了53%。

上世纪80年代,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北京的一个“大菜篮子”,每天,全国各地蔬菜源源不断送到这里。叶用才/摄

本市蔬菜市场供应的好转,主要是郊区蔬菜上市量的增多和商业部门从外埠采购调入量的增加。而外埠自发进京蔬菜的增多,也对本市蔬菜市场起到了补充和调剂作用。本报1985年6月15日1版《敞开城门以后》曾这样记载:6月12日早晨6时,北太平庄农贸市场已相当热闹,在8000多平方米的批发市场里,80多个货位上几乎都卸满了鲜嫩的蔬菜。8时刚过,河北省定兴城关镇北关村农民张文伟的8000斤扁豆便全部出手,他高兴地说:“我们大队有1500多亩菜田,我们几个就组织起来,把乡亲们的菜收购好,往城里送。这个月,我已经进北京三次了。”一位刚卸完蒜苗的农民说:“我是霸县来的,我们那儿蒜种得多,从地头装上送到北京,只用4个钟头。北京市政府敞开城门的决定真好。”当天,这家批发市场共成交蔬菜15万多斤,其中外埠进京的有11万多斤。

上世纪80年代,市菜蔬公司积极组织南方货源,将西红柿、茄子,柿子椒、芹菜等十几个品种的新鲜蔬菜运进北京。李晞/摄

1986年的8月、9月,北京蔬菜淡季不淡,市场上各种鲜菜源源不断,全市鲜菜每天上市品种都在10个左右,全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能吃到500克鲜菜。

新建改扩建批发市场

为了改善首都居民的蔬菜供应,吸引更多的外地蔬菜进京,1988年5月,北京决定新建、改扩建一批蔬菜批发市场。

根据记载,当时北京城近郊区共有各类蔬菜批发市场37个,上一年交易蔬菜总量为6.4亿斤,对缓解本市居民蔬菜供应紧张状况起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群众欢迎的搞得较活的批发市场,场地狭小,严重拥挤,承受不了需求压力;此外,部分市场有场无市,搞得不活,没有发挥出效益。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市决定新建、改扩建蔬菜批发市场。

新建的蔬菜批发市场主要是石景山区中型集贸批发市场;扩建、改建的市场主要有北太平庄集贸市场、木樨园集贸市场、六里桥集贸市场等。(1988年5月8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将新、扩、改建一批批发市场》)

1988年5月8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将新、扩、改建一批批发市场》

多条进京“绿色通道”开通

伴随着蔬菜购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北京居民的“菜篮子”丰富起来。1988年,市二商局、市菜蔬公司与张家口地区行署、地区供销社等单位签订协议,建立京张蔬菜产销服务联营公司。这样一来,本市在外埠有了更加稳定的蔬菜基地,蔬菜货源更加充足。

上世纪80年代,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里,工作人员整理外埠进京蔬菜。叶用才/摄

这种横向联合的优势在解决“淡季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张家口地区为例,那里比北京的蔬菜晚收1个月,京张两地在那里联合建立的秋菜基地,再加上山西阳高县的供应,每年可为本市提供蔬菜5000万公斤左右,正好弥补了北京八九月的淡季供应。

那个年代,本市共与河北、山东、山西、福建等10个省、区的70多个县市建立了蔬菜货源关系,仅1987年外地蔬菜进京就达到4.5亿公斤,约占本市蔬菜市场销售量的三分之一。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山东寿光、河北张北等蔬菜进京“绿色通道”相继开通,北京的“大菜篮子”更加丰富。渐渐地,“蔬菜淡季”这个词不再被人们提及。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社

北京·温故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