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习近平
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

2021-08-18 13:15



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习近平的少年时代是如何度过的?他的“人生第一课”又有怎样的收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特别推出《少年习近平》,让我们一起走进总书记的少年时代。

崇尚节俭几近苛刻 好家风世代相传

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一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正在开往八一小学的路上。习近平姐弟四人都在八一小学寄宿上学,每周回家一次,都是他们自己乘公共汽车上下学。父亲习仲勋从来没有用自己的车接过他们,他经常教育孩子要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除伙食费和乘坐公共汽车费用外,几乎不给他们零用钱。有时孩子们吃冰棍花了钱,就没有足够的钱乘坐公共汽车,只好走路回家。

习仲勋教育孩子从小节俭 衣服和鞋袜大都是“接力”着穿

习仲勋注意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他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他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孩子们都养成了不浪费一粒粮食的好习惯。孩子们的衣服和鞋袜大都是“接力”着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齐桥桥上初中时,母亲齐心把炼钢时穿过的一件大襟罩衫给她穿,上面有不少被钢花烫出的洞眼。齐桥桥穿过的衣服鞋袜再给她妹妹安安和弟弟近平、远平穿。孩子们习惯穿旧衣服,穿着新衣服反倒觉得不自在,因为同学们穿得都很朴素。以至于习仲勋后来给桥桥做工作说:“你是女孩子,还是要穿好一点。”齐桥桥回忆说:“尽管我们姐妹兄弟小时候没有华丽的衣着,甚至比常人还要简朴,但我们的学习都很好,内心是充实的,精神是健康的,即使是在最艰难、被人歧视的日子里,我们仍然是乐观的,而且活得很有尊严。”

1959年,习仲勋和家人在一起。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师生。他的班主任田潞英老师回忆起当年对这位学生的印象,“在班上朴素低调,常穿着有补丁的裤子”“特别厚道、老实”“善良”“尊敬老师”。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这是习近平离开学校时与教师和学生依依惜别。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后来,习近平在给父亲的一封生日贺信中写道,“爸爸平生一贯崇尚节俭,有时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您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样的好家风我辈将世代相传。”

从《岳飞传》结下的文学情缘

习仲勋和齐心经常教育儿女要多读书、多学习。这种理念对习近平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曾回忆说:“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估计也就是五六岁,母亲带我去买书。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工作。从中央党校到西苑的路上,有一家新华书店。我偷懒不想走路,母亲就背着我,到那儿买岳飞的小人书。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岳飞传》,一套有很多本,里面有一本是《岳母刺字》;还有一个版本是专门讲精忠报国这个故事的,母亲都给我买了。买回来之后,她就给我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少年时期养成的读书习惯,一直伴随着习近平的成长过程。在陕西梁家河大队插队,劳动之余仍不忘读书,习近平回忆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我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我们插队那时候,也是书籍的大交流。” “我们都是背着书下乡,相互之间交换着看。那个环境下,就是有这样一个爱读书的小气候。那时,我居然在乡村教师那儿也发现很多好书,像《红与黑》《战争与和平》,还有一些古时候的课本,比如清代课本、明代课本等。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

视频来源:中国青年报

家中大事也不能影响工作 做好工作就是对爸妈最大的孝心

《习仲勋传》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对孩子们说:“家中的小事不能影响工作。”习仲勋听到后却严厉地说:“大事也不能影响工作!”

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时,单位离家较远,她和家人总是离多聚少。只有到了周末她才能搭乘公交车回家一次,到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星期日晚上还要赶回单位上班。但齐心却从没考虑过是否和孩子们多待上一会儿,甚至是否调换一下工作,离家近一些。那时,她心里想的就是服从组织安排,不能耽误工作,家里有事她也很少请假。齐心把习仲勋叮嘱她“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的话,当作人生的座右铭,同样也以此勉励习近平。

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9年,一个在北京长大的15岁少年,孤身来到黄土高坡,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几乎什么活都干过。母亲齐心亲手为他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三个字意味深长,母亲的爱和期许,一切尽在不言中。

习近平插队时母亲齐心为他缝制的针线包。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习近平吟诵这首诗的时候深情而温柔,父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少年习近平在“人生第一课”收获了许多,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报道专题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