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北京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名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12-07 09:47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北京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名单

(共30个)

【东城区】

北京玉蜓养老助残服务中心

北京玉蜓养老助残服务中心是一家5A级社会组织。自2013年成立以来,他们植根于街道社区,在服务中不断发现和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士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在发现残疾人辅具使用中经常会出现适配不当引起的二次伤害后,他们筹集部分资金建立了被称为“轮椅4s店”的辅具定改制车间。在发现老旧小区老楼无电梯残障人士出行困难后,他们又带动社会力量开展无障碍出行服务。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抗疫物资运送服务,开展扶贫帮扶捐赠工作。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为北京市及东城区残疾人、老年人维修、定制辅具6000余件次,无障碍改造服务2000余户,提供出行无障碍用车、上下楼接送服务13000人次,服务总人数超过20000人次。

北京拓新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面向老年人及残疾人的专业化服务机构,他们通过系列务实举措扶残助残,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其中自筹资金52万元创建东城区残疾人双创中心,开创残联系统建设双创中心之先河。自筹资金115万元援建崇礼温馨家园,帮助当地残疾人就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他们通过申报奥运会特许经营商,以产业扶贫的方式助力残疾人拔掉“穷根”。同时探索创新温馨家园服务模式,参与多区温馨家园改革。他们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向各级残疾人组织、协会及个人捐款捐物,赞助北京市专职委员技能大赛,以实际行动助推残疾人事业不断前行。

【西城区】

北京万方西单商场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万方西单商场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的社区型综合性商业企业。多年来,商场克服自身困难坚持为残困人员排忧解难办实事。为方便残疾人购物改造硬件设施,改善购物环境,改建、完善无障碍通道;开通“养老助残卡”,为社区老年人购物提供便利;先后为10多名残疾人员提供工作岗位,帮助解决就业。2004年起携手月坛街道,开展“爱心直通车进社区”活动,免费为月坛街道的残困人群送菜上门。17年来,这列满载爱心的直通车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累计送菜达6万余公斤,社区内的30多户残困家庭享受到了这项暖心服务。西单商场万方店也因此先后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授予的“首都精神文明单位”“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等称号。

北京市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

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维护残疾人等困难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已任,帮助残疾人解决问题与困难。在全区33家残疾人温馨家园设立法律援助工作室,开设法律援助上门服务热线,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聋哑人咨询专区,形成区、街、社区三级+温馨家园+上门服务与网络专区并行的3+3法律助残网络。打造全方位法律助残新模式,为辖区内7万余名残疾人办理了法律援助联系卡。同时西城法援中心也特别注重自身残疾人设施建设,从无障碍坡道、残疾人接待桌、无障碍洗手间到隐私谈话室,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群体的需求。为提升残疾人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向残疾人宣讲相关法律知识,组织部分残疾人到区法院旁听涉残案件审理,使更多残疾人群众享受到政府法律援助的温暖。

【朝阳区】

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

多年来,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始终以稳就业保就业为目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持续帮扶区内残疾人实现就业。通过采取“数据定位,政策找企”的工作方法,积极推动失业保险返还。2020年,共为1037家企业,24万余人申请失业保险返还共计1.89亿元。开展定向帮扶,深化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区、街乡和社区(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市场化就业。近五年来,年均召开招聘会百余场,共计开发岗位54余万个,累计促进1108名登记失业残疾实现就业。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强化公益性岗位安置。近五年来,年均安置24名残疾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实现就业,残疾人协管员岗位使用率达到100%,累计拨付市区两级补贴770余万元。

朝阳区职工大学

近年来,朝阳区职工大学针对残疾人开展教育培训,为提升残疾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朝阳社区学院配合区残联共同举办朝阳区残疾人工作者素质提升培训班,对区内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分批次进行培训。自2016年开始,朝阳社区学院启动“艺术康复进温馨家园项目”,制订有针对性的课程及教案,遴选优秀志愿者担任教师,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国画、书法、合唱等艺术教育课程。2016至2018年每年为32个温馨家园送课,培训残疾人学员近2万人次。2019年共有50个温馨家园参与了社区学院艺术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培训残疾人学员近1万人次。2020年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又开展了丰富的线上直播系列培训课程。艺术康复进温馨家园项目切实为残疾人服务,得到了众多好评。

【海淀区】

中国农业大学志愿服务总队

中国农业大学志愿服务总队始于2000年6月22日成立的中国农业大学世纪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04年9月正式成立。近年来,总队积极组织筹划众多志愿服务项目,为农大学生提供多种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开设了二里庄、蓝立方等常态化项目,年平均运行项目36个、年平均录入时长139398小时。总队还积极组织农大志愿者参与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包括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国家级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先后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首都学雷锋示范服务站”“北京市海淀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

北京中科生活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是中科院行管局所属国有企业,公司一直坚持公益创业、爱心兴业指导思想,在扶残助残工作中做出了可喜成绩。1993年4月19日成立了北京市海淀区残疾人联合会中科院分会,已投入资金920多万元,投入工作服务人员及志愿者5.6万人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2800多批次,服务残障人士30余万人次。2018年制订了“一个家园两个中心”的三年工作规划,自筹资金和场地创建了职康中心和温馨家园。另外,坚持每周开展与健翔学校支部共建党员志愿者送教到站活动。创建了养老驿站,设置了六室两厅的服务场地。制订了七助服务内容,推进为老助残服务新模式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为中关村街道辖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努力打造出院地合作、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丰台区】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丰台区税务局

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科

自2016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税务部门直接征收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丰台区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科,通过与区残联的横向沟通协作,近五年时间共征收残保金23.5亿元。每年征期前,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同区残联的沟通配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提前组织做好协调、落实等各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残保金工作的政策支持和咨询解答。此外,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科还积极参与区残联各项扶残工作。在2020年5月区残联组织的第30次全国助残日网上直播中,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科干部大力宣传残保金征缴及优惠政策,并就申报流程做了详细讲解,直播在线人数达到3.5万人,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推广效果。

丰台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科

丰台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科在做好残疾人工作程中,紧扣“七有”“五性”,积极组织实施残疾人优惠政策和帮扶工作的落实,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面对疫情影响,及时拨付特殊困难残疾人探访慰问及残疾人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经费37.7万元,解决残疾人及残疾人服务机构实际困难。全面落实无障碍建设行动方案,无障碍整改1595个点位,投入2000余万元,使无障碍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丰台区共投入残疾人事业发展方面资金8.3亿元,年均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1.6亿元,年均增速20%。为提高扶残助残工作水平,丰台区财政局社保科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完善管理环节,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显著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红十字会

近几年来,石景山区红十字会联合石景山区残联,在全区范围内共同开展“扶残助残”项目。此项目三年为一个帮扶周期,资助10名残疾人困难家庭品学兼优初一的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连续三年资助到初中毕业。截至目前已资助20名学生12万元。另外通过捐赠款物,开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太阳花为听障人士送实惠”社会公益项目、“爱心传递手拉手—残疾人文化精神需求”社会公益项目和“自闭症儿童家庭公益援助行动”等公益项目,结合培训、讲座、集体咨询、个别辅导、志愿服务等形式,对残疾人群体进行全方位立体援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门头沟区】

门头沟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作为政务服务行业主管部门,门头沟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市、区两级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出色的完成了无障碍环境专项行动任务。门头沟区政务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大厅,在加快全市无障碍环境改造要求下,率先完成大厅整体无障碍设施改造,并在区政务中心开创了“无障碍大综窗”,其中包含低位服务台,配有72种语言的翻译机,“双语”办事导航,无障碍自助机等便利设施,为特殊人群办事提供了贴心、便利的政务服务。在此次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中,区政务服务局还设立了手语帮办中心,并为所有区级大厅及镇街大厅配备了手语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了全区所有大厅都可以为特殊人群办事的政务服务能力。

【房山区】

房山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

作为关系民生的基层单位,房山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始终以保民生、促生产为己任,一以贯之推进残疾人精准帮扶,取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从档案管理、公共服务和毕业生帮扶三方面入手,将残疾人群体进行细致划分,实现一人一帮、一事一帮的良好工作效果。大厅设立无障碍坡道、残疾人车位和无障碍标识,对残疾人开设“一窗办理”绿色通道,并通过集体学习简单手语实现与聋哑人士基本交流。每年联合区残联组织针对残疾人的专场招聘活动,积极为企业和残疾人搭建供需平台。为残疾人服务,是房山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使命,中心将以实际行动扶残助残,积极促进首都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通州区】

中智(北京)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中智(北京)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简称中智北京)隶属于中智集团,为超过10000家用人单位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近年来,秉承“心之所向,携手同行”理念的中智北京,深挖人力资源平台优势,在帮助残疾人就业和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两个层次上努力开拓,持续稳定地在助残事业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后,中智北京主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落实国家“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持续性在自身领域内发挥作用,并带动客户企业履行助残社会责任,截至2020年底,已有30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中智北京发起的助残就业项目,在全市建立了50余家残障人士帮扶性就业基地,近5000人次残障人士实现就业,为他们主动发挥特长、积极融入社会、获得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条件。

【顺义区】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一直以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切实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持续帮扶残疾人就业,获得了各界好评。公司每年为残疾人员工提供了约110个就业岗位。在就业岗位选人用人标准面前,残疾人员工和非残疾人员工机会均等,注重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经过公司的大力培养,加之自身不懈努力,一批残疾人员工成为业务核心骨干和优秀管理人员。公司还明确了符合内退标准的残疾人员工在内退期间执行的工资标准,建立职工补充医疗报销制度。每年由工会为在职人员缴纳补充医疗保险费,并负责按规定报销职工住院后发生的个人自付部分费用。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系列扶残助残措施,让残疾职工感受到了来自企业和社会的浓浓暖意。

【昌平区】

昌平区精神卫生保健院

多年来,昌平区精神卫生保健院一直扮演着精神残疾人员贴心人的角色。自2005年成为区级智力与精神残疾鉴定定点机构以来,至今先后完成智力鉴定3890人次,精神残疾鉴定2880人次,多次深入山村、小巷,为出行不便、家庭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最后一公里”上门服务。作为全区精神卫生防治龙头机构,常年与区残联配合,开展昌平区精神残疾人居家康复、机构康复指导技术指导与管理工作。自2014年成为昌平区稳定期贫困精神残疾人住院康复定点机构以来,前后为350余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完成高标准高质量的精神康复服务。该院还为全区在册精神残疾人提供门诊免费服药服务,目前此项服务已惠及区内精神残疾人1667人,大大提高了昌平区重症重病精神残疾人的药物治疗覆盖率。

【大兴区】

大兴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

2017年承担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批发放工作以来,大兴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科履职尽责,确保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应保尽保。以《大兴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半年复核工作方案》等文件为依托,破解工作难题。同时优化流程,提质便民,推动实现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审批权下放镇街,向北京银行大兴支行制发了《关于协助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发放的函》,确保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及时准确。另外还印发了《以“零差错”标准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的意见》,自2017年1月至今,累计发放4.1亿元,累计发放117.12万人次,惠及残疾人月均2.3万人次,切实保障了大兴区残疾人基本生活。

【平谷区】

平谷区中医医院

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是一所集中西医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助残扶残方面重质量、讲服务,重效果,讲流程,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康复科于2009年被市残联确定为“北京市平谷区肢体残疾康复指导中心”,负责全区的康复技术指导、宣教等工作,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14年10月被指定为平谷区儿童肢残康复的定点机构,2018年被确定为北京市区域特色重点专科、平谷区中医康复学科团队,2019年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称号。多年来,康复科认真落实职责,将机构康复与社区、家庭康复相衔接,将康复技术带进基层,带进乡村,带进家庭,形成健康教育、康复治疗、家庭指导一体化的康复服务体系。

【怀柔区】

北京凯凯盛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凯凯盛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近年来为怀柔区残疾人提供家政服务,一直把关心帮助残疾人生活作为公司扶残助残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司以为残疾人家政服务项目为重点,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为残疾人家庭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改善生活环境。残疾人家政服务项目覆盖怀柔区16个街道、镇乡3145户肢体一级二级、视力一级二级的重度残疾人家庭,帮助残疾人清扫庭院,清理室内地面卫生,清理厨房、卫生间、门窗、电器、墙面、屋顶等。累计提供了8035户次家政服务,深受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好评。

【密云区】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密云区税务局

2006年以来,密云区税务局联合密云区财政局、密云区残联共同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引导、鼓励和督促用人单位尽可能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更好的服务残疾人,在各办公场所修建坡道,方便残疾人出入。办税服务厅开辟“绿色通道”,为残疾纳税人优先办理涉税事宜。服务场所设立税收志愿服务岗,第一时间为残疾纳税人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引等服务。同时,密云区税务局积极参与本区贫困残疾人的社会救助工作,助力改善残疾人康复状况、减轻困难残疾人家庭生活负担。另外,还将助残工作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连续9年开展福利院“心手相牵”送温暖活动,以实际行动真正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暖人心、惠民生。

【延庆区】

北京万科八达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在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2016年8月,万科集团、八达岭旅游总公司、北京石京龙滑雪娱乐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万科八达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新公司成立后对石京龙滑雪场商业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改造,将残疾人群体进雪场纳入设计要素中。规划建成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停车场、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售票口、无障碍魔毯、无障碍卫生间等一系列无障碍设备设施,为残疾人群体参与雪上娱乐活动奠定了基础。2017年初首次承接了延庆区残联主办的“万人次上冰雪”项目,使雪上运动项目开始涵盖残疾人群体,真正实现了让残疾人在同一片蓝天下平等享受冰雪乐趣。

【燕山地区】

北京市燕山职业学校

近年来,北京燕山职业学校积极践行“三服务——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教育”理念,深入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取得了明显社会成效。2013年,燕山职业学校成为燕山残疾人培训基地,2016年成为北京市残疾人培训基地。2013年至今,连续多年承接市、区级残疾人培训项目,已完成2000余人次残疾人技能培训。课程设计依据北京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技能素养培训需求,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内容涵盖计算机操作、网络直播、中式烹饪等,充分突出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训练。这些培训项目的开展显著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使残疾人和家属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经开区社会事业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

作为服务企业群众的窗口,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将“贴心服务”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加速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城市“窗口”最美文明风景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了配备蓝牙门铃的无障碍坡道、低位服务窗口、无障碍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设置“爱之声”手语翻译设备,可提供绿色通道、全程帮办代办服务。2013年联合大兴区残联开设服务专窗,配备电话专线等硬件,每年为近1200家企业集中办理残保金相关的就业审核和岗补社补业务。随着对无障碍整体环境品质要求的提升,政务服务中心还将进一步形成常态化管理,打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样板工程”,并利用窗口优势扩大影响力,倡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关爱和平等相待并重的良好社会风尚。

【残工委成员单位】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固定资产投资处(社会投融资服务处)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发展改革委各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固定资产投资处充分发挥部门作用,将推动本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残疾人群体的特殊需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本市残疾人小康进程,有序推进市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建设,扎实推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实施,积极支持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多渠道保障资金需求,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切实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后工作中将更加关心和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项目需求,优化政策和服务,积极推动全市残疾人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

多年来,就业促进处坚持强化精准就业援助和个性化就业服务,多措并举下大力做好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十三五”以来,全市登记失业残疾人1.5万人,实现就业1.17万人,就业率78%,高于一般登记失业人员15个百分点以上。通过与残联部门联合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利用“全国助残日”开展贫困残疾人精准就业帮扶,针对残疾困难人员就业需求挖掘就业岗位。积极推进数据共享,取消本市残疾人办理就业失业服务事项时需提交的《残疾人证》。开通就业失业登记、失业保险待遇申领网上办理渠道,方便了行动不便残疾人士的需求。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断提升了残疾人获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处

作为交管局负责残疾人工作的职能处室,秩序处紧紧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交通保障及日常事务处理等工作,积极配合市残联等部门深入开展扶残助残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为落实市政府无障碍环境建设总体部署安排,在开展交通设施日常巡视、维护工作的同时,结合全市交通设施专项排查整改工作和交通组织设施权限“双下放”工作,对交通设施占用盲道、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的问题进行排查整改。同时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在来函处理工作中,及时沟通办结。按时报送各年度残疾人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确保扶贫助残工作有序开展。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始终关爱残障人士,积极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主动履行新闻媒体的责任与担当。1994年,在全国率先开办手语播报的新闻节目《新闻手语》,为听障人士 “量身定制”新闻报道。从2020年初开始,与北京市残联合作,在《都市晚高峰》栏目中推出“爱满京华—关爱残障人士”系列专题报道。在《北京您早》栏目中推出的“北京无障碍设施建设”系列专题,跟踪报道了全市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亮点。为了迎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各档新闻节目提前围绕备战冬残奥会开展报道,并以此为契机,加大首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为全社会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营造良好氛围。

【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北京华贸公益基金会

2017年成立以来,北京华贸公益基金会相继参与扶贫、济困、助学、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30余项,累计捐赠善款640余万元,撬动社会公益资金近千万元。陆续捐赠参与圆梦丹青文化艺术助残公益项目、残疾青年创业大赛以,以及内蒙古兴安盟残疾人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以及“我在内蒙有只羊”等公益项目,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与机会,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时间,华贸基金会向武汉捐款30万元、向苏州捐赠20万元。同时,积极联络集团公司所属外埠项目积极参与属地政府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市残联、助残社会组织及其他】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成立于2012年2月,在各级党和政府、残联组织的关怀指导下,协助建立市区两级残联专门协会联合党支部,开展“学听跟”专项活动,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六个一”专题活动;立足基层温馨家园,深化党建引领与服务创新,探索融合式大党建的工作法,落实“包保联系帮扶”工作,受到中国残联认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团结一心、共克时艰。通过志愿助残服务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1234N”工作格局,基层组织培育喜获佳绩。七年来,事务所荣获17个国家级、市区级奖项,实现了“党建引领促发展 扶残助残益路行”的愿景目标。

北京丰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

为了实现残疾人的驾车梦想,丰顺驾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残疾人学习驾驶体系和贴心的无障碍服务流程,吸引着众多的残疾朋友慕名而来。对孤残儿童和自闭症群体以及贫困残疾人家庭,丰顺企业常年给予关怀和捐助,在抗击疫情中,又为助力残疾人企业复工复产做出了贡献。作为一家成功的民营企业,丰顺人心中始终有一个梦,就是让残疾人在不幸中感受到关爱的幸福,在孤独中找到共同奋进的力量。为此,丰顺企业二十多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助残扶残,已累计投入千余万元资金财物。

北京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名单

(共45人)

【东城区】

穆华 男

北京天晟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多年来,他始终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导,热心公益、扶贫助残、无私奉献,面向社会贫困家庭,安排了近五千个就业岗位,面向社会困难团体,捐赠超过100多万元物品。在助残志愿服务中,他尤其关注残疾人士的文化体育需求,助力东城区开展了残疾人书画展、残疾人冰雪嘉年华、轮椅大步走、旱地冰壶球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每年还为100名中重度残疾人捐赠居家健身器材。此外,他还组建了专业的助残志愿服务团队,为东城区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几年来,累计350名残疾人得到了个性化资助,累计举办了9个不同级别的文化体育活动,2000余名残疾人参与了活动。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二十一世纪创业者的风范。

欧阳青 女

北京东城禄祥源康复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针对残疾人群体的实际情况,她学以致用,利用自己擅长的综合康复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助力他们的康复。2015年她创建了禄祥源中医康复中心,将运动康复、康复护理、康复辅具、养老护理的研究应用于残疾人群体。5年来针对残疾人特点,亲自主导编创、开发了七套运动康复功能操。其中两项登记国家著作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呼吸操三次入选北京市公益汇的展演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积极筹措防疫物资,超低价为市、区残联、养老机构及大学校医院等单位供应口罩几十万只,防疫物资几百箱,并无偿向永外等6个街道捐赠多种防疫物品,先后为街道残联、区残联、湖北荣军医院等处无偿捐赠防疫物资共计2万元。

郭大鹏 男

北京赢冠口腔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赢冠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是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员工260人,其中残疾职工85人,占职工总数30%。早在2018年,该公司积极响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招收贫困残疾人就业,在中国残联的指导下,与北京市残联、内蒙古自治区残联、贵州省残联等多地残联合作,13年来一直坚持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为全国残疾人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高新技术就业渠道,并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及北京市领导的认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战,公司投入300余万元,在30天内赶制防护服5000余套,将价值150万元的防护服全部无偿捐赠给市残联、市公安局、北医三院等急需防疫物资的单位,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西城区】

王俊友 男 

北京市民福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

工作勤奋努力、学习认真刻苦、为人诚实厚道,是大家对他最多的评价。从事残疾人相关工作以来,他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讲政治、顾大局、听招呼、守规矩。任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肢残人协会主席期间,团结和吸纳了绝大多数肢体残疾朋友,积极参与到协会的各项工作之中,让每位残疾人都能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残疾朋友的关心、关爱,感受到协会的温暖。他围绕残联中心工作,结合肢体残疾人意见,广泛开展调研,找准专门协会工作与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结合点、着力点、切入点,积极为残联工作建言献策,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在残疾人中间有很高的威望。

【朝阳区】

周星 女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合伙人

一直以来,她所在的普华永道中天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服务于各类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在朝阳区残联的支持下,普华永道率先建立了两个“帮扶性就业基地”,为就业难度最大的三类残障者提供了适当的劳动机会。在此期间,周星大力支持社会实践型帮扶性就业基地的创新项目“残障艺术课程”的制作。2019年8月,中国广东残疾人自行车队队员出征加拿大国际自行车联盟残疾人自行车赛前夕,她专程在北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送会,为运动员加油鼓励。去年12月,区残联在朝阳区助残志愿服务表彰大会上,为普华永道多元化志愿服务队授旗。

王英杰 女

朝阳区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作为一名精防医生,她在患者和家属眼中是主心骨,更是他们的家人,她也把患者看成是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参与区残联、街道残联配合的几个项目中,康复者们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她的患者中,有一位“问题患者”与自己的家属矛盾重重,她用了大量下班时间去帮忙调解。看到区残联在八里庄中心设点建立了康复项目,她重点邀请了这位“问题患者”参加,通过康复治疗,患者与家属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她说,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会继续更好的配合区残联和街道残联的工作,为更多的精神康复者提供贴心服务。

许兰萍 女

朝阳医院医生

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始终不忘扶残助残的初心,让她数年如一日的全力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为解决重度残疾人在残疾人证办理过程中无法前往定点医院接受残疾评定的实际困难,她在区残联的提议下,为重度失能残疾人提供上门评定的人性化服务。五年来,她在区残联协同下,定期开展残疾评定上门评定服务,只要定好上门评定时间,从不更改,不惧严寒,不畏酷暑,顶着7级大风,冒着瓢泼大雨,依旧行走在居民楼、养老院,医院间为重度残疾人及家属解决燃眉之急。

【海淀区】

赵静 女

海淀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

在工作中,她始终把推进和关心残疾人事业发展当作份内责任,积极保障和严格管理残疾人事业资金,落实各项残疾人保障措施,让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她积极服务残疾人民生保障,推动出台了《海淀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海淀区残疾人两项补贴扩大了原有补贴政策的覆盖面,做到所有年龄段全覆盖。推动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的多方协作,与区卫健委、人社、民政等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在制定的“家医签约”服务方案中将残疾人纳入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助力残疾人温馨家园综合改革,积极支持探索发展新方式,2019年联合制定了《海淀区温馨家园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拓展温馨家园辐射服务范围,增加助残服务的有效供给。在多年的工作中,她一如既往地为残疾人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马向涛 男

海淀区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

自2015年起承担海淀区医疗机构残疾评定工作,以及卫生健康系统脱贫攻坚任务,他始终努力帮助残疾群众提升获得感与幸福感。他根据残疾群众的实际需要,与区残联共同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文件和相关规章制度,共同成立了区残疾评定专家委员会,使得残疾评定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专家委员会下设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等残疾评定专家组,负责残疾评定工作、医师培训和业务交流。他发挥专业技术特长造福于广大残疾群众,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减轻残疾人负担,保障残疾人及时享受到政府的各项福利政策。“十三五”期间完成残疾评定20000余人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神圣誓言,充分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李俊峰 男 

海淀区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

法人代表

自2014年至今,他担任北京市海淀区融爱融乐心智障碍者家庭支持中心(简称“融爱融乐”)理事长,在工作中他带领融爱融乐推动了北京市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人的融合就业,通过支持性就业,累计支持70多人次走上融合的社会工作岗位。在他的带领之下,融爱融乐还为北京市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人的家属开展符合他们需求的喘息、解压、心理建设项目,特别是疫情发生后,让家属们调整心态,关注个人成长和生活品质。此外,他从2018年起担任北京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的主席,解决了更多残疾人及其家庭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取得了显著成绩。融爱融乐于2019年民政社会组织评估中获得AAAA级认证,承接北京市残联的专业性调研工作。

【丰台区】

邢尹立 女 

丰台区温馨精康园执行院长

温馨精康园是邢尹立的母亲在2004年全国助残日期间为解决恢复期精神残疾人康复难题挂牌成立的,随着老院长年事已高,感受到母亲对温馨精康园难舍的爱,她毅然辞去银行工作,承担起重任。为解决精神残疾人看病难问题,她推动温馨精康园与三甲医院共建,搭建起就医“绿色通道”。实施困难精神残疾人“关爱家庭计划”,先后为50多个困难家庭减免各种费用150万元。

温馨精康园在她的带领下累计托养精神残疾人2500余人次,2017年被授予“AAAAA”社会组织等级,2020年获得北京民政第二届“感动社会、民政榜样”先进集体称号。特别是面对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责任在肩,带领69名员工吃住在单位,严格执行全封闭管理,实施“技防+人防”管理,守护279名精神残疾人近10个月,确保残疾人生命安全。她用爱照亮了生命的方向,用责任践行了初心使命。

李志武 男

丰台区精神病防治院院长

他主要从事精神障碍诊疗及精神残疾康复工作,工作中他带领精神病防治院(以下简称精防院)精神康复团队,针对精神残疾开展了全面康复训练,开办了娱乐室,棋牌室等康复项目,开展工娱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功能康复。例如他组织开展了中国结的编制、加湿花、手工天然美容皂、钻石画、串珠工艺品制作等系列职业康复项目,使康复者初步具备职业技能,为全面回归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在北京市第八、九、十届精神康复者职业康复技能大赛中,由精防院派出的丰台区代表队蝉联了北京市精神康复者职业技能大赛2017年至2019年三届第一名。通过这些康复措施的实施,使丰台区的精神障碍康复者得到了必要的照顾,提升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冯璐 女

丰台区利智康复中心主任

多年来,她带领利智团队在成年心智障碍自主生活服务和支持性就业服务上不断探索,出版及参与出版了五本心智障碍领域的专业书籍,如《智力与发展性障碍支持性就业指南》、《心智障碍社会保障蓝皮书》等。她推动开展的公益项目“自主生活学院”成为国内最大的成年心智障碍者线上服务与支持平台,项目自成立以来,服务覆盖了湖北、广州、重庆、云南、浙江、陕西等17个省市,服务了超过两万名心智障碍者及家庭。她也被评为2016届银杏伙伴,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网事·感动2020”感动人物候选人。

【石景山区】

赵星 女

石景山区星缘社会工作事务所主任

从事社会公益服务13年来,她始终怀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立足基层、投身一线,在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困难弱势群体的帮扶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工作中,她在关注弱势群体、关爱残疾人康复事业中攻坚克难,以社区为基站,带领团队走进社区、走进残疾人家庭,深入了解残疾人需求,本着“尊重、平等、科学、发展”的服务理念和“扶残助残”“促进社会和谐”的宗旨目标,在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团队不懈的努力与坚持下,先后开展了残疾人心理干预服务、残疾家庭社会融合服务项目等服务民生项目,为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及残疾人家庭开展专业化、个性化服务1000余次,服务20000余人次,获得了一致好评。

傅立新 女

石景山区培智中心学校校长

早在2013年8月她从普教调任到特教学校时,便确立了 “一切为了特殊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课程建设落实到教育康复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推进学生融入社会。2014年9月学校增加了特殊支持教育中心职能,教育服务扩展到普校随班就读的轻度残障学生,成立区特教专家委员会、普校建立融合教育推行委员会,开展巡回指导等,搭建区特教中心—培智学校和学区融合教育中心—资源教室—融合教育学校四个层级的特教服务实体,逐步形成以融合教育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实现残障儿童少年享受义务教育“全覆盖、零拒绝”。2015年起,学校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康复医院尝试医教结合,使得超8000名学生受益。

【门头沟区】

李雷 男

门头沟区政务服务中心九级职员

他在为门头沟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制定整体方案贡献创新思维、具体任务落实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他持续加班加点,孩子刚出生不久,有时需要把工作带到家里,等孩子睡了再继续完成,加班到深夜早已是家常便饭,他的这般坚持为区政务服务中心在全市政务服务领域率先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并开创“无障碍大综窗”的成绩奠定了基础。此外,他还承担着全区所有政务大厅的无障碍环境规划与实施任务,充分发挥了肯吃苦、敢打硬仗的精神。

张丽 女

门头沟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科九级职员

她主要负责门头沟区残疾人联合会预算资金的管理工作,将保障残疾人发展资金作为日常工作的第一职责和任务。自2016年从事财政工作以来,她刻苦认真,积极学习各项残疾人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努力践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心系残疾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筹措并严格管理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全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残疾人的心里。

【房山区】

于永旺 男

房山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2016年,他被房山区教委任命为房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兼房山区特殊教育中心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房山区特殊教育工作开创了新格局,形成了“幼小中职成”的特殊教育体系,为全区残疾孩子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房山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工程,实现了房山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从无到有。作为特殊教育中心主任,他强化了特殊教育中心的引领与服务作用,构建了融合教育专业服务网络,为全区的特殊学生搭建了“1+1+1+12”的硬件实体服务体系。五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近两年达到了99.5%,初步实现了“同在蓝天下,幸福共成长”的目标。

王昊东 男

房山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科副科长

他一直以来全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国家、市级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动态,了解残疾人的新需求并适时反馈到上级部门。他平时十分注重与残联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参与残联进行的残疾人需求调查,了解残疾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并及时补位,为残疾人创造便捷、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工作上,他求真务实,勤勤恳恳。生活中,他坚持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优良作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来。

【通州区】

孙聪毅 男

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党支部书记、外科主任

他从事肢体残疾鉴定工作已有14年。工作中,他严格按照肢体残疾鉴定标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方便长年卧床、需要呼吸机维持生命的特殊残疾人,他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入户鉴定,几乎走遍了全区各个乡村和街道,为许多残疾人解决了不能来医院鉴定的困难。在通州区残联、医院党总支部和通州区宋庄镇白庙村村委会的指导帮助下,他建立了全区第一家村级肢体残疾鉴定站,极大方便了辖区内的残疾人。疫情发生后,为避免人员到医院聚集,他多次下乡为残疾人进行鉴定。他还要利用休息时间为外科病人主刀手术,有时饭都顾不上吃。他坚守着一名基层普通共产党员的初心,让党和国家的助残政策切实温暖残疾人的心。

代旭 女

北京智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

自学校成立以来,她带领团队持续探索“办学有特色,学院有特长,施教有特点”的办学理念,取得了显著成绩。她和团队充分分析当前就业市场需要,链接1500余家企业,开发近6000个就业岗位,打造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帮助残疾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阳光、体面、高薪”就业,并将该模式推广至上海、天津、杭州等多个城市。精心打造课程体系,塑造学员特长,针对残疾人特殊教育的特点,打造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生活技能培训为辅的课程体系,形成四大类近50门精品课程清单。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多样化教学场景的塑造,帮助残疾人不受疫情影响,足不出户实现“互联网+”培训。曾获共青团中央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首届“爱心中国·扶残助残”企业家公益楷模等荣誉。

【顺义区】

李秀蓉 女

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温馨家园党员志愿者

她曾在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村委会工作,担任民事调解员,同时也是一名助残工作者。自2016年退休以来,她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热心社会公益,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向残联申请加入助残服务队,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把扶残助残、解人之困当作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在温馨家园服务期间,她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每一名残疾朋友,开拓创新,深化服务,坚持为有需求的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好大妈”。曾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申明杰 男

北京国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心系残疾人群体,近年来多次参与残联、公益机构举办的扶残助残公益项目,通过捐赠捐物、走访慰问等,切实为残疾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在2017年由顺义工商联、顺义残联举办的“精准助残爱在顺义”项目中,捐款5万元; 2019年,在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办的“我在内蒙有只羊”项目中,购买50只羊共计10万元,并将购买的羊捐赠给了生活在顺义区的残疾人;2020年,在顺义区残联举办的“残疾人儿童慰问”项目中,走访慰问了2家残疾人儿童家庭,并捐赠了生活物资。

【昌平区】

翟迪 女

昌平区城北街道双海残疾人职业康复站站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将自己的党性觉悟落实到残疾人工作当中,她恪守职责、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不忘初心,立志投身于助残扶残事业。2007年,她的母亲成立了城北街道双海残疾人职业康复站,为残障人士提供日常照料、康复及就业等服务。在母亲的支持下,她14岁时便亲身参与到了残疾人事业中,并在硕士毕业后放弃高薪职位,毅然决然投身到基层残疾人工作中来。她始终用慈善之心、仁爱之情对待每一位残疾人,时刻关心残疾人所需,积极为残疾人排忧解难,通过努力工作为残疾人重建希望。2017年,她当选为昌平区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扶残助残更成了她义不容辞的责任。疫情发生后,她亲自走访残疾人家庭80余次,为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并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苏玲 女

昌平区爱康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

作为昌平区北七家镇温馨家园负责人,她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与残疾人党员之间的桥梁。2019年,在爱康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了党支部,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团结残疾人党员,帮扶弱势群体。她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努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被称为残疾人的“贴心人”。她一直以来心系残疾人,通过开展有效的实地入户需求调查等手段,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她还不忘积极宣传,不断营造关心残疾人事业和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2014年至2020年,每年组织举办助残日文艺汇演,并动员大众和媒体,积极反映残疾人生活,报道残疾人事业。

【大兴区】

冯维 女

大兴区财政局社会保障科副科长

她认真履职,努力践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心系残疾人,关心弱势群体,积极筹措和严格管理残疾人事业资金,全力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为扎实推进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她保证落实好残疾人各项补贴政策,并积极配合残联部门,使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真正感到“家园”的温暖和温馨。为使大兴区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如期投入使用,她主动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她严于律己,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热爱并积极参与投身到残疾人事业中去,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关宏峰 男

大兴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主任

作为大兴区公共就业服务队伍的带头人,他一贯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始终将残疾人就业服务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用精准就业帮扶、精细就业服务,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残疾人的心窝里,五年来累计促进402位残疾人实现就业。他牵头建立“信息采集—职业指导—岗位开发—人岗对接—跟踪回访”的残疾人就业帮扶机制,带领同事进行入户走访,面对面与残疾人交流,了解其求职愿望、就业需求,并将市、区相应就业政策传达给他们。2018年,他牵头启动了就业服务“暖心行动”,将残疾人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实施就业服务限时响应机制,在全区营造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此外,他还以组织特色助残活动为突破口,成功促进了残疾人就业的有效度。

【平谷区】

林雅威 女

平谷区小雨滴儿童行为矫正中心主任

自2013年“小雨滴”创建以来,整合国际国内康复经验,举办了各类知识科普讲座、专业康复技能沙龙、孤独症家庭赋能培训共150余场;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公益助残服务,面向困境残疾人家庭,进行入户康复指导1100余次;抗疫过程中,她带领“小雨滴”,为武汉募捐近万元,并参与卡口执勤、义务送餐等抗疫行动30余次,同时开设赋能微课堂进行线上远程康复培训指导,惠及两万余人。她积极参与对口支援行动,助力边穷地区发展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2019年以来组队六下内蒙古商都县,四赴河北望都县、新疆和田县,为帮扶三县捐赠物资10余万元,开展各类专项特色康复技能培训20余场,共建儿童成长园两所,代培骨干康复师6人。

王晓悦 女

平谷区七彩阳光康复中心主任

12岁起开始照顾精神重残的哥哥至自立后,她成为了一名康复老师,指导200名学生并荣获市级康复大赛多个奖项。2015年,她创办了平谷区七彩阳光康复中心并担任主任一职,减免困难家庭训练费达百万元,带领志愿服务队送教1200余人,共走进老年公寓59次、儿童福利院36次,举办残障儿童公益演出50余场、倡导活动130余场,惠及7000余人,并通过筹建“七彩联星公益网店”,开创了互联网助残模式。作为北京“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优秀宣讲员,她走遍北京16个区宣讲近百场,走进百所高校为百万大学生传递正能量。曾荣获北京榜样、北京十大社区感动人物等多项荣誉。

【怀柔区】

刘利民 男

怀柔区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自怀柔区职业技术学校承担起怀柔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以来,他大力推进怀柔区残疾人就业工作技能培训工作,帮助残疾人掌握职业技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五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该校先后组织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班70余期,受训学员达3265人,培训涉及果树工、民俗旅游、手工制作、计算机等10余个工种,大多数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基本实现了自食其力。从前期宣传、征集培训需求到邀请专家授课,他牵头制定了一整套严谨的工作流程,确保培训精准、效果落地。他和同事们始终全心付出,每次培训都深入教学一线,与残疾人面对面交流,了解其需求、收获及培训后的就业状况等。

陶小蕊 女

北京怀柔远航艺术团团长

自远航艺术团成立以来,她便带着艺术团成员为老年人、残疾人义务演出,为这些特殊弱势群体送去了源源不断文艺大餐。每逢节假日,远航艺术团的文艺演出便开到区内职康站、孤儿院、养老院,为他们带去节日的氛围与欢乐。此外,她还积极丰富残障人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广泛链接多方资源为职康站的残障人士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粮食副食品,还在怀柔区残联支持指导下,连续多年为残疾人七夕联谊交友活动提供服务保障,切实解决广大未婚残疾人的婚恋、交友难题。在她的带领下,远航艺术团已开展公益慰问演出300余场,覆盖范围20万余人次。

【密云区】

张建国 男

密云区医院骨科主任

在2006年的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中,他代表密云区医院参加了残疾人的体检评定工作。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如此多的残障人士,残障人士的乐观、开朗,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与残障人士的情感连接,似乎也在那一刻起生根、萌芽。在此后的临床工作中,每每遇到求医问药的残疾人,他都从心底里感到亲切,并在力所能及的各个环节为残疾人朋友行方便、特事特办,使残障人士在寻医问诊时免受行动不便和奔波之苦。

卢刚 男

北京密云中港汇晟儿童行为矫正中心理事长

2013年12月,中港汇晟儿童行为矫正中心在北京市密云区成立。2014年3月,小龄康复正式招生,有效解决了密云及周边地区自闭症及发育迟缓儿童康复难、康复远的问题;到2021年,中港汇晟已为近千名小龄儿童开展专业康复教育。2014年7月,中港汇晟大龄培训班成立,开创国内大龄托养及职业培训先河,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龄培训体系。2017年,全国第一个“16岁以上智力及精神残疾人士职业技能培训”政府采购项目落户中港汇晟并圆满结项。2020年,中港汇晟农疗托养基地正式挂牌,这是他在现有康复托养体系上的一次大胆尝试,消除了残疾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为残疾人事业寻求更广泛的支持力量,建立可循环可持续的残疾人康复模式,并使贫困果农受益。

【延庆区】

冯立平 男

北京佳韵博雅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身残志坚,这是他人生拼搏路的真实写照。创业路上,他以残疾之躯艰难地与许许多多生龙活虎的人去竞争。拼理念、拼技法、拼服务,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每当遇到困难时,他总会对自己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努力才能变得更好”。迎难而上,终见彩虹,如今,他创办的北京佳韵博雅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知名企业,赢得了众多客户的赞赏。达则兼济天下,在收获事业果实后,他不忘回馈社会,率领企业员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汶川、玉树踊跃捐款;为员工谋福利、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韩建山 男

延庆区医院康复科主任

自2017年担任康复医学科主任以来,他积极组织科室治疗师、医师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区残联肢体残疾居家康复项目,受益残疾人100余人。目前还正在承接残联成人康复项目,已有20余人到科室进行康复治疗。考虑到本区在册近40名脑瘫儿童在全国各地四处投医,为了减少残疾儿童家庭支出,方便残疾儿童就近治疗,他还积极联系三级康复医疗机构学习合作,向市卫健委申请了儿童康复资质。目前康复中心开展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下一步正积极开展心肺康复、老年康复、创伤康复等。

【燕山地区】

杨东明 男

燕山石化公司行政事务中心工人

除了工人的身份外,他还是一名专业的AHA急救员,并拥有自己的公益团队“向阳爱心互助团”,他自2015年起承担燕山残疾人运动会志愿者、裁判、急救保障的工作,并多次为燕山残联、向阳温馨家园、东风温馨家园的大型活动做志愿者和进行安全保障。授人以渔,秉承生命至上理念,他还化身急救员导师,先后为向阳温馨家园等温馨家园的学员,讲解急救知识,教授急救技能、火灾逃生演练。

【残工委成员单位】

王兢 女

北京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一级主任科员

作为北京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服务残疾人事业工作专管员,她始终将扶残助残工作作为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以高度的工作热忱,加强政策研究,落实资金保障,支持认真履行公共财政综合服务、统筹协调职责。为做好扶残助残工作,她积极到基层调研、走访,密切掌握残疾人群体的民情、民意。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完善财政保障政策,努力解决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残疾人维权工作,她积极推动残疾人体育、文化繁荣,支持市级组织实施的残疾人事业宣传和扶残助残活动。此外,她还致力于不断完善各专项残疾人政策,健全残疾人保障机制,努力推动首都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曹仕涛 男

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研究培训部部长、

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他带领专家学者和广大助残志愿者,积极主动为残疾人解决实际问题,率先发起成立助残志愿服务理论专家队伍,推动编撰出版《助残志愿服务通用手册》《助残志愿服务实务指南》《助残志愿服务典型个案指南》等培训教材;他广泛整合志愿服务和残疾人事业资源,切实增强社会各界的助残意识,累计培训助残志愿者骨干超过3000人,创新助残志愿品牌,不断增强助残志愿服务社会影响力,有效提升了全市助残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迟义宸 女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城市设计处处长

她是全国第一部无障碍设施建设地方法规《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条例》制定的主要组织者和起草人。一直以来,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努力践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心系残疾人,关心弱势群体,充分履行部门职责,把无障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在无障碍设施设计、建设中开创性的提出了许多全新理念和思路。能够将无障碍事业融入北京市城乡规划管理与城乡建设中,尤其在老城区更新和城市综合整治中,提出了无障碍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当“统筹整合”“一体化计划、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施工”“全龄友好、一个都不能少”“用的人暖心,看的人舒心”等无障碍建设的人文理念和目标,并将这些理念应运到实际改造项目中,建成并实现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精品示范案例,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李锐 男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节目部副主任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主持人,他坚持11年为京城盲人讲电影。如今,他已为盲人录制有声读物上百本,累计服务超过一万人次。除了为盲人讲电影,近十年来,他还协助手风琴演奏艺术家任士荣,为盲人免费教授手风琴课程。连续多年组织盲人到各地参加文艺演出,带领盲人走进大剧院、乡村田野、社区街巷、广播电视台,将盲人的风采展示给更多的人,为盲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还一直关注盲童群体,坚持帮助盲童求学。为让盲童享受与正常孩子一样平等的上学机会,与残联、社会公益组织一同为保障盲童权益努力,持续报道盲童求学经历,并助力盲童刘浩成功举办全国首个盲童个人钢琴演奏会。2018年,他被评为“心目影院”爱心大使。

【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孔令俊 男

孔氏(北京)国际钟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12年起,他创立的孔氏珐琅开始聘用听障人士,孔氏珐琅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职业素质培养,并直接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现在,孔氏珐琅的在职员工50%以上为听障人士。从手写内容到自学手语,珐琅师傅一步步摸索出一套与听障人士沟通的方法,将他们一个个培养成优秀的珐琅工艺师。自2014年起,孔氏珐琅连续六年赴瑞士“巴塞尔国际珠宝钟表展”参展。孔氏珐琅听障技师技艺精湛,他们制作的珐琅腕表作品屡获瑞士制表大师和官方高度认可,更被瑞士国际钟表博物馆和巴塞尔市市政府收藏,是目前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中国腕表品牌。

【市残联、助残社会组织及其他】

汪凯燕 男

北京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

从事残疾人工作32年,他始终秉承“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服务宗旨,不忘初心,在协会岗位上为广大残疾人代言、发声,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社会组织中,了解他们的困难疾苦,在东城区乃至全市残疾人群体中具有较高威望与威信;时刻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调查研究、征集建议,代表肢残人群体向市残联积极谏言献策;响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积极推动脊髓损伤伤友开展职业重建工作,牵头与中国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培训安置残疾人开展外呼服务,直接带动全国100余名脊髓损伤重度残疾人就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要求下,带领残疾人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王向前 男

北京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

多年来,他深入精神残疾人的社区、家庭、托养机构、康复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大量调研,实地了解精神残疾人群体需要解决的各种实际困难,积极向残联等部门建言献策,提出的多项政策建议被采纳。疫情发生后,他积极动员各区精协和精神残疾人群众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协助残联等部门解决了平谷区大华山镇几十名精神残疾人的用药难题和朝阳区精神病托管服务中心二百名精神残疾人的用水问题,保障了精神残疾人安然度过了严峻的疫情。为从法律上保护精神残疾人群体权益,他还牵头组建北京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政策法规与维权专业委员会,提出的一批涉及残疾人权益保护的重要立法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

高述民 男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植物科学系副主任、植物教研室主任

自2012年以来,他积极参与北京市助残增收基地科技服务项目,并于2018年至2021年连续4年担任项目负责人,牵头组织相关单位的农林科研、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基层,为残疾人送政策、送科技、送知识,使技术信息进农户、技能培训进村镇、科技服务进基地,着力提高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收入,提升其生活品质。他所组织的专家团队,在科技助残中与科技服务对象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努力实现每个科技服务点都有固定的专家进行全年上门跟踪指导,成为服务点的“私人医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地服务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2018年至2020年,这支专家团队共完成现场技术指导与会诊603人次,培养乡土专家或技术能手202人,推广新技术或新品种214项。

赵延春 男

北京市东城区爱馨残疾人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

自2015年起,他在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负责残疾人西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始了他的扶残助残工作。2017年,他注册成立了“北京市东城区爱馨残疾人服务中心”,在2017年、2018年两年为东城区残联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018年至2020年,他接下东城区天坛街道、顺义区南彩镇温馨家园托管项目,每年服务残疾人一千人、一万人次以上。通过各种助残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生活技能和文化娱乐生活,通过法律讲座和咨询活动提高了残疾人法律意识,解决了部分残疾人对房产、婚姻等法律需求。疫情发生后,赵延春团队还是全市首批开展线上教学的社会组织,通过微信群、抖音、腾讯课堂宣传防疫知识和开展线上活动服务6000人次,获得了市残联颁发的“抗击疫情先进集体”荣誉。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