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最美街巷”凸显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底蕴
北京日报 | 作者 王歧丰

2019-10-30 11:25


产经新闻

 新街下坡路:北京城市副中心胡同里建起运河文化墙居民边走边读历史

树叶渐渐变得金黄,鲜花还吐着芬芳。走在平整宽阔的胡同里,看着展示运河文化的浮雕墙,住在通州区中仓街道新街下坡南口的王世兰阿姨心里格外舒畅。

自去年以来,通州区按照《通州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要求,努力推进整治工作,让昔日脏乱拥堵的新街下坡换了模样。

今年64岁的王世兰是在新街下坡这条巷子里长大的。她还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胡同里有一家铜材厂,沿街随处可见堆置的铜材。后来铜材厂搬走了,但脏乱的景象并没有随之消失。“胡同两边停满了车,还有沿街摆摊卖东西的,那个乱劲儿就别提了。”王世兰说,胡同里有一所小学校,赶上早晚上下学的时候,胡同里就会堵得水泄不通。行人和机动车搅在一起,里面还有好多孩子,看着就让人揪心。

整治行动开始后,新街下坡成为中仓街道重点整治提升的一条背街小巷。据中仓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街下坡全长450米、宽4米,两侧有3个小区和1所小学。为了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乱停车和拥堵问题,通州区城市管理委会同通州交通支队在胡同一侧施划了正式停车位,同时胡同改为单向行驶。

占道经营被清理了,开墙打洞被封闭了,违规广告牌被摘除了……今天,走在新街下坡新铺设的路面上,相隔不远就有一座花池,还有供人休憩的座椅。道路两侧的墙体青砖青瓦古色古香,统一设计的空调罩上铸有一个大大的“仓”字。小学校旁边,曾经的公厕兼垃圾站被迁走了,取而代之的是设有座椅的凉亭,接送孩子的家长可以在此等待休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胡同北段,修筑了几十米长的文化墙,通过浮雕挂饰的形式向周边居民及学生展示运河督运文化。很多学生和家长走到此处,都会慢下脚步,看一看大运河的往事。

据中仓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工程中主要对街巷内建筑墙面、地面、公共设施等进行整体提升。对墙面进行仿古处理,砌筑花池座椅,订制并安装带有中仓标识的空调防护罩,拆除部分格栅,并对沿街牌匾进行统一设计。同时修整沿街破损步道、围栏,整修雨棚雨搭、台阶散水,保证下水管网的畅通。完善无障碍设施,增加绿化,加设垃圾桶及垃圾站,增设休息座椅、健身器材、景观小品、文化宣传工艺装饰等便民设施。重新调整改造夜间照明及导识系统,既要方便行人,又避免光线扰民。还重新修筑了运河文化墙,以此来增加街巷特征与地域特色,激活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历史文化遗存。

“路通畅了,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心也越来越畅快了,大家更爱这条胡同,更爱这个家了!”王世兰阿姨笑着说。

新街下坡路改造前

 

新街下坡路改造后

 

新街下坡路改造后

新街下坡路改造后

西大街:通州西大街再现手绘《潞河督运图》

运河文化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仓街道位于通州老城区,很多街区都有着运河文化的烙印。西大街就是非常突出的一条街巷。

“‘中仓’历史上就是漕船经大运河进京存放粮食的仓库,西大街是当时连接运河和京城的重要通道。”西大街的街巷长李双悦谈起这条老街的历史充满了自豪感。“您看到那家饭馆没有,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南巡回来,就在那吃过饭。”

根据《通州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要求,深挖西大街胡同历史,凸显胡同文化,成为首要任务。

据中仓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年代关系,西大街的道路地面、立面破损情况严重,在本次整治提升工作中,重新修缮了破损的立面、地面,集中整治私搭乱建、开墙打洞、乱停车、乱占道、乱堆物堆料等行为,同时完善消防管线及设施,增设休息座椅、垃圾桶、花池、垃圾收集站、自行车棚等便民利民设施。除此之外,还重点对街巷内的文化景观进行了提升,突出运河特色文化。

走到西大街中段时,很多路人都会被一道100多米长的墙体画吸引。这是一幅《潞河督运图》。李双悦介绍说,改造前这段墙体已经成了危墙,倾斜幅度很大。改造后,不仅墙体更新了,还请了8位画师,用了30天时间,手绘了这幅《潞河督运图》。上面画有64艘船只和820余个人物,形象生动的展示了中仓地区的“运河文化”和“仓储文化”。

城市更新既要让老城旧貌换新颜,还要留住城市记忆,留住乡愁。徐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他家的老宅就在西大街上,现在虽然不在这里住了,但他时常还会回来看看。这次整体改造提升之后,徐先生感到,走在街上还是小时候的感觉,就是街道比以前更整洁了,道路也更平整了,花花草草也更多了。

改造后的西大街,栽了绿植,摆放了鲜花,各项基础设施也全面提升。增设了文化宣传栏,配置了有活动、宣传设施的居民互动空间。由于西大街历史悠久,通州区博物馆也在这条街上,因此提升时增加文化提升理念,引入运河文化概念,增强了区域文化底蕴。中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大街道路改造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文化提升,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又彰显了通州的历史底蕴,为这一区域保留住了属于本地居民的,接地气有温度的历史和生活记忆。

为确保整治效果,中仓街道还将着重研究长效机制的建立,研究探索针对于平房区居民户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充分发挥“主事”作用,在部分区域增设三包箱,带动并引导居民实现自治,形成 “居民自治•共建•大物业”的特色管理模式。

 西大街改造前

西大街改造后

西大街改造前

 

 

西大街改造后


编辑:田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