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 | 探寻技术变革的密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作者 李自强

2021-12-01 20:52


清风北京

图为观众在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观看高速磁悬浮列车模型。此次大会以“创新驱动 数字赋能 携手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展示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品。 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技术是塑造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技术发展的状况从总体上决定着人类活动的生产和生存方式。人类要解决生存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就要搞清“怎么办”;为了满足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要探索“是什么”“为什么”,一项又一项技术也随之出现。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技术的日新月异也改变着世界格局,推动人类社会步入崭新时代。只有更好了解人类技术、制度和文明的演变,才能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更好理解科技、运用科技。中国工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技术史》(全八卷),不仅关注技术自身发展历程,还勾勒出技术与人类世界发展的全景画卷,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从而更自信、更清晰地谋划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好未来。

迄今最全面的人类技术通史

“如果要找一部涵盖自远古到20世纪中叶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的通史,那么《技术史》(全八卷)可以说是目前资料最全面最权威的不二选择。”北京鼓楼外大街45号,中国工人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王娇萍如此概括《技术史》全译本的出版价值。

这是一部资料丰富、影响深远的国际技术史巨著(原书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共8卷194章,每章均由该领域的一流专家撰稿,共收录30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和插图。在长达30多年的编写出版过程中,《技术史》被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姜振寰曾担任《技术史》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在他看来,《技术史》中文译本的面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早在196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组为编写《工业技术史》,开始有计划地介绍世界技术史及技术哲学方面的知识,编印的《自然界的辩证发展——活页资料》第一期第1篇,就是《技术史》第Ⅰ-Ⅴ卷的详细目录(当时第7、8卷还未出版)。

20世纪80年代初,正是中国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面向世界,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急需了解掌握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引进和翻译技术通史类的著作,势在必行。

然而,谁都没想到,从1965年有条件地介绍《技术史》目录,到1986年六所工科院校开始联合翻译出版后3卷,再到2004年正文7卷出版,直到今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包括索引卷在内的完整8卷,耗时56年之久。

“这中间,经历过经费不足、征订量太少的窘境,又遇到过出版社之间协调不力的问题,还有其他一些技术难题。《技术史》中文版的出版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姜振寰介绍。

关于本书,很多人认为这不仅是科技领域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以来汉语学界最大的翻译工程,更汇成了一个蕴藏丰富的信息库。作为出版数十年“迄今未遇到竞争对手”的鸿篇巨制,我们可以不阅读它,却不应不知道它。它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致地描述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是如何一点一滴进化到今天的。

创造的过程就是运用技术的过程

技术的定义是什么?

《技术史》在第2卷序言中这样说:“编者所说的技术,包含如何做一件事或如何制作一样东西,并扩展到对做了一件什么事和制作了一件什么东西的描述。”可以说,“技术”与“创造”是密不可分的。创造的过程,就是运用技术的过程。

了解某个事物最初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形形色色的“最早的”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我们生活中几乎每一种用品、每一样技能,大到城市规划,小到一座机械钟,高端者如飞行器、计算机,日常者如自行车,都是经历无数次“试错”的产物,都是无数人的智力心血造就。而《技术史》中每一个姓名、故事、注释,都是千百年文化积淀的凝缩。技术所蕴含的内在东西,实在值得我们敬畏。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史》中专节汇总了“中国向西方传播的技术”,从龙骨水车到四大发明,总结出了几十项影响欧洲技术发展历史的中国技术发明。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他曾列举中国传入西方的26项技术(之所以是26项,是因为他用完了从A到Z排序的26个字母)。除了我们熟悉的四大发明外,其他如马镫、风箱、深耕细作、制瓷技术、水密隔舱等,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都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技术史》主译之一,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戴吾三教授20年前曾研究过江东犁,这是一种在唐代末期盛行于江南地区的短曲辕犁,用一牛牵引一人扶犁劳作,相比此前的长辕犁,省畜力省劳力。同时期,欧洲还在普遍使用两匹马牵引的长直辕犁,直到十一、十二世纪后才有明显改进。

不可否认,正是中国古代技术的西传,为欧洲农业、手工业的改进和提高创造了条件,这成为后来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隐形因素。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民族越是思想活跃、眼界开阔,技术的产生越如雨后春笋,从而引领时代;越是固步自封、满足现状,技术越会被禁锢,从而被时代遗弃。

技术与科学密不可分

虽然在世界范围内,不乏将技术史与科学史作为一个混成学科来发展的情形,但还是有必要追问,技术发展与科学发展在何种程度上相关?本书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非偶然。

有一种“技术自主论题”认为,技术的发展是独立于科学发展之外的,并且运用不少原始文献作为佐证。比如在中国思想取得迅速发展期间曾涌现出大量的技术发明,然而科学似乎对于这些技术发明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此外,蒸汽机发明于人们开始尝试弄清热机原理的70年前,机械工具的制造远远早于19世纪机械理论家的理论工作,矿物酸的生产也远远早于拉瓦锡的化学体系。

事实确实具有很强迷惑性。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获得了这样的印象——工人瓦特在思考“壶盖为什么会动”后发明了蒸汽机。本书则在讲述技术原理的同时,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性:瓦特并不是独立于大学学术传统之外的、不懂科学的工人,他的正式身份是大学里的科学仪器制作师兼修理师。而瓦特和他的科学家朋友则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无形学院。蒸汽机虽然发明于热机原理确立之前,但这一技术的确受到潜热理论研究的影响。

基于对《技术史》的解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书的主编们倾向认为,技术发展与科学发展之间一直存在着历史类型的、带有偶发性的关联,存在着科学向技术的渗透。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这种关系转变为一种更密切的、有规则的关联,而且,是科学与技术的历史互动进程导致在这种时候出现了以科学为基础的新型技术(如瓦特蒸汽机)。

想要认识技术,就要抛弃将技术视为纯粹工具的观念,从而将其科学化、系统化。正是秉持这一观念,“本书对技术专家、历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通的读者而言,是学习和激发兴趣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技术背后连着社会和文明

技术的进步不可能在真空中完成,而要在和其他非技术系统的互动中实现。科技植根于社会、文化之中,因此,将其从社会文化与环境中析取出来作为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加以研究是不恰当的。

尽管是一本“技术通史”,但《技术史》特别注重环境因素。本书把技术的萌芽、成长和变革,把技术发明家的事业和成就,放入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考察,使我们看到每一项技术的发展脉络和孕育它产生的动因、土壤和条件,看到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还使我们从发明家的技术探索实践中得到某些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从各国各民族发展技术的道路及盛衰的历史经验中感悟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把技术融入环境来看待,需要具备全局的眼光,必须在思辨古今历史中充分认识技术对历史大势的影响。须知,人类文明发展是一个整体,无论何种社会形态,都无法真正抗拒现代技术的降临。当前,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反映出世界各地人与人之间不断扩大的文化、政治和经济联系。一部《技术史》,无可辩驳地体现出世界史的统一性,体现出全球化的必然前景。

了解技术史,最关键的在于养成思想习惯中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由于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创新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须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掌握更多“撒手锏”式技术。突破一个关键技术,往往能够创造一个细分行业,进而盘活整个产业,最终对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积极带动。从这个角度来看,阅读《技术史》,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的题中之义。


编辑:应晓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