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驿的山绿了
啄木鸟 | 作者 张莉

2020-09-20 18:37 语音播报


清风北京

在甘肃省纪委监委协调支持下实施的“再造黑松驿”东山绿化项目。古浪县委宣传部供图

祁连山的秋天,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早些。在祁连山一个叫黑松驿的地方,当众多草木渐黄之时,却有一片绿色格外显眼。

那是一片由樟子松、云杉、祁连圆柏等常绿树木构成的林子,面积达5643亩。

而就在几年前,整个黑松驿,在秋冬季节几乎看不到这样的绿色。

甘肃省古浪县黑松驿镇是位于祁连山东端的一个小镇,曾是古丝绸之路有名的驿站。从其名字不难想象,这里曾苍松翠柏满山,远远望去,一派墨绿。

时移世易,历经变迁。黑松驿的松树一棵棵消失了,变成濯濯童山,绿色被土黄色代替。

与松树一同消失的,是富裕繁华。黑松驿陷入长久的贫困。

变化始自2017年。这一年,黑松驿成为甘肃省纪委监委的帮扶点。

修路、建房、种树、发展经济……省纪委监委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帮扶。

3年后,黑松驿彻底变样了。平展展的柏油马路贯通整个村庄,主干道及村内架设太阳能路灯,土坯房变成了青顶白墙的砖瓦房,房前屋后铺设了花砖,家家户户门前种上了波斯菊,红的、黄的、紫的,在风里欢快地摇曳着。

2019年底,古浪县整体脱贫摘帽。

省公航旅集团在黑松驿镇建成房车露营基地,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第三产业。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吕亚龙

随着摆脱贫困,改善生态环境渐渐提上日程。

“剁开一粒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种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娃娃还吃力”……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处的黑松驿就是这样的地方,既有青藏高原的冷,也有黄土高原的旱。

“黑松驿没有松,我们都是有责任的。”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昌林曾不止一次地说。

每年春天,省纪委监委都要组织机关干部到黑松驿义务植树。今年4月25日,省纪委监委机关230多名干部又一次来到黑松驿东山绿化点。

黑松驿的村民们扛着铁锨也自发来了。扶苗、培土、浇水,半天时间,6000多棵云杉苗栽好了,原来光秃秃的山坡顿时被星星点点的绿色所覆盖。

“省上的干部这么远来帮我们,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加油干呢。”黑松驿村党支部书记王斌堂说。

“我们来到黑松驿,不仅仅是为了种树,更是为了种下自己的责任,兑现自己的承诺。”

“今年雨水多,咱们栽的那些树全部成活啦。去年栽的松树也已经窜到快3米高了。”前几天,去黑松驿采访时,省纪委监委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开青兴奋地告诉我们。

黑松驿实施“花海经济+”产业,种植1400亩万寿菊、马鞭草等花卉,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3年间,省纪委监委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在黑松驿镇东山刘家台、营盘台、吴家屲、大庄子建成长5公里、宽1公里的生态修复试验示范区,栽植油松、云杉、祁连圆柏、白桦等乔木15.62万株,榆叶梅、金(银)露梅、紫丁香、柠条等灌木17.7万株。

“从没想过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东山上长满松树,以前听到黑松驿跟松树有关的故事,都是小时候听父辈们讲的古经里说的。”今年74岁,家住黑松驿的老人王炳玉颇为感慨,隔几天,他就要爬到东山顶上去看一看,感觉心里满足得很,看着这些树苗,就跟看着自己的孙子一样。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子摔八瓣”的苦日子终于成了过去。脱贫后的村民们也开始学着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去年,黑松驿一下子修建了7个小公园,吃够了“黄色”满山的苦,村民们心底对绿色有着一份特殊的偏执和热爱,种的树全是常绿树种。云杉、圆柏、松树,高大浓翠,榆叶梅、金露梅、紫丁香一挨春天便繁花满树。

绽放的万寿菊。

如今,站在东山顶上往下看,层层叠叠的树木早已遮住了昔日裸露的黄土,半山腰的白桦树叶子已经悄悄泛出黄色,山底下的龙沟河岸边,新栽的柏树早已换过苗,精神抖擞地如列队的士兵,向季节深处进发。

人努力,天帮忙,黑松驿的山终于绿了!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黑松驿的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山上青松,山下花海,美丽的自然景色吸引了一批批游客,黑松驿自驾游基地开始繁忙起来,古老的驿站再一次焕发生机。


编辑:应晓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