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大运河的北端点,通州五河汇聚是怎样形成的
北京日报副刊 | 作者 许辉

2021-04-22 15:33 语音播报


京味

通州之谓“通”,以得水之利而名。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北端就始于通州,奠定了通州畿辅襟喉的地位,而运河的北端点,就在通州五河汇聚之处。

确立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温榆河、小中河、通惠河、北运河及运潮减河这五条河流汇聚于通州旧城北关——明代通惠河流入大运河的入口处。如果从航拍角度俯视这一片水域,五河交汇中心是一片面积大约430亩的小岛——源水岛,小岛之北是温榆河与小中河,它们汇聚之后南流,在源水岛西侧与西来的通惠河一起汇入北运河。源水岛东侧则是人工开挖的运潮减河,引温榆河、小中河水入潮白河,并顺两河之水入北运河。

自清末以来,温榆河、小中河、通惠河、北运河逐渐汇流于通惠河入北运河河口。新中国成立后,为治理水患,在四河交汇处修建了北关分洪枢纽工程,修建了拦洪闸及分洪闸,开挖了运潮减河。2007年对北关分洪枢纽进行改建,在旧闸下游修建新闸,于是新老闸之间形成了源水岛。2009年,通州区又将通惠河和运潮减河之间打通,五河由此交汇在一起,形成一片750亩的水景,源水岛镶嵌在水中央。2015年6月13日,五河交汇处立下“京杭大运河北起点”标志碑,五河交汇处被确立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航拍/马文晓

多河入海必经通州

自古以来,通州处于北京平原低洼处,从北部及西部山区奔流而出的河流汇聚通州,经天津而入海。历史上,通州的河流名称经常变化,河道迁改复杂,境内现有大小河流14条,属于海河水系。如果在海河水系内进一步区分,潮白河与上个世纪60年代人工开挖的运潮减河,可归为潮白河水系,其余河流都属于北运河水系。

温榆河、北运河是五河之中最早汇聚的两条河流。温榆河是北运河的上源,古称㶟馀水。古籍中把“㶟”误写为字形相近的“湿”或“温”由来已久,《汉书·地理志》作温余水,《水经注》称湿馀水,辽金时期始作温馀河或同音的温榆河。以当代水系而言,源于昌平北部的东沙河、南沙河、北沙河汇入沙河水库,自此流出的河段称温榆河,经昌平、朝阳、顺义,在管头村西南进入通州辖境,沿途接纳了蔺沟河、清河、坝河、小中河、中坝河等支流,至通州北关闸汇入北运河。

北运河是大运河的北段,汉代称沽水、沽河,辽代称白河,金代称潞水、潞河。金代以来,自直沽(天津)至通州的河段一直是漕运干道。元代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惠河之后,大都城内的积水潭成为漕运的终点码头,但通州作为漕粮转运储存基地的地位并未减弱。明代大运河的北端终点回归通州,史书亦称作漕河、运粮河。

清雍正四年(1726年)将直隶河道分为四局,京杭大运河最北的天津至通州段始有北运河之名。这条河道纵贯通州中东部,曾经穿越大都城的通惠河有“里漕河”之称,北运河由此称作“外漕河”。

如今,北运河是通州区内位于永定河、潮白河之间的一条主要排洪河道。

通惠河是金代为解决通州至中都城的漕运而开的闸河,后因水源短缺时断时续。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在都水监郭守敬主持下,以金代旧迹为基础开挖漕渠,次年秋竣工,元世祖忽必烈赐名通惠河。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等泉水汇入瓮山泊(昆明湖),继而引入大都积水潭(什刹海)接济漕运,出文明门(崇文门)至通州西门、杨家洼、小街,在张家湾、里二泗之间入北河(北运河),东南漕船由此可直抵积水潭。

明嘉靖七年(1528年)在吴仲主持下,自杨尹闸(在今朝阳区杨闸村南)引通惠河至通州北入运河,通惠河口也从此移至通州城北关附近。通惠河在八里桥入通州区境,经通州城北,在通济桥入北运河。这道漕河因此又名大通河、里漕河、通济河。清末铁路逐渐取代漕运,通惠河成为排污河道。

小中河位于通州西北部,温榆河与潮白河之间,是温榆河支流,原为古潞水(白河)淤废故道,清代上游之水沿故道南下,在潮白河、温榆河之间形成当今河道而得名。小中河发源于怀柔茶坞乡,南流经顺义赵全营、马坡、李家桥,在葛渠村北入通州境,在范庄南汇入温榆河。

运潮减河连接北运河与潮白河,是一条大型人工分洪河道,用以分减温榆河洪水,西起通州北关闸,流转至东堡东南入潮白河。1960年开工,1963年汛前基本完工,建成后缓解了北运河对下游河道的排水压力,并对沿河灌溉排涝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漕运道图》由段必魁绘于光绪十年(1884)仲春,光绪十五年(1889)他曾任襄阳卫守备。全图方位北在图右,南在图左,以山水画法描绘大运河沿线的地理景观、堤坝、闸桥、城镇、村庄、寺庙建筑等,只标示地名而无其他文字说明。因全图以摺装、长幅的形式表现,因此图面上的地理位置与实际状况无法精确。这幅图中五河交汇处,原图只画有三条,即通惠河(蓝色标识),北运河(漕河,红色标识)与小中河(白河,绿色标识),温榆河则没有绘制出来。五河中的运潮减河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新修水利工程。

附图为明通粮厅郎中周之翰撰《万历通粮厅志》卷五《河渠志》中的“通惠河源流图”,明代通惠河上游源头水源汇聚至西湖(即元代瓮山泊、清代昆明湖)至通州城北关水道,标识沿途闸坝及官厅机构。

治理水患形成五河交汇

五河交汇是通过对古代水利工程的现代改造形成的。通州发达的水系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洪水之害,雨涝季节容易泛滥决堤,给百姓生命与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北运河的上游温榆河历史上河道淤塞严重,汛期洪水多有决口外溢,元代温榆河下游曾多次泛滥,淹没大量庄稼。明清两代,温榆河的淤积影响到了运河通航,多次疏浚河道。温榆河两岸直至1960年前后仍然受到洪水威胁。

北运河自金代以来成为首都的漕运通道,由于河道平缓曲折,泥沙容易淤积,堤防残破,历史上洪水频繁冲破堤岸泛滥成灾。明初北平布政使司左参议周倬就报告了北运河水患:“通州白河北接太山诸河水道,东南至直古(沽)海口,每霖雨时降,水涝泛涨,桥梁颓圯,修筑劳民。”《明实录》记载成化六年(1470年)七月北运河流域发生大水灾,堤岸大面积溃决,军民房舍严重受损。先是工部奏报:“通州至武清县蔡家口,河口并堤岸被水冲开一十九处,宜起债兵民并工修筑,以便漕运。”紧接着第二天户部奏报:“给事中韩文等勘实,通州张家湾等处被水军民二千六百六十户,漂损房舍六千四百九十座,溺死军民六十余人。”漷县、武清县,后军都督府所属通州左卫、通州右卫、定边卫等处,“被水军民亦皆称是”。皇帝于是命户部予以赈济。

清末政治腐败,运河漕运功能已经废弃,更无暇治理水患,仅1883年至1897年,北运河就连续发生15次洪涝灾害。1939年与1949年夏季,山洪暴发造成北运河全线漫溢,沿岸村庄、农田被大范围淹没。

历史上运河既给北京地区的物资运输供应带来巨大便利,同时危机并存,必须花费人力物力疏浚保养。明代通惠河完工后,负责工程的吴仲提出了关于河道管理的建议:“通惠闸河成功不易,持久为难。请留原差工部郎中何栋督理,三岁一更。听动支余银,扣省脚价,雇倩军民夫役,挑浚上流,改造闸座,严防山水泛涨,法禁盗决防河。随船带石包岸,逐年栽柳护堤,填垫桥道,补盖房厂,修艌剥船及兼理天津一带河道。又各河道俱设有司水利官,请于近地所属勤敏者改升一人,或同知,或判官,填注通州,专管河道。”

尽管历代王朝注重对运河的维护,但是限于技术与物力支持有限,运河水道逐渐荒废甚至造成危害。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来防治水患。对温榆河实施深挖调直、加高堤防工程,修建拦河闸。汇入温榆河的小中河自1960年以来数次疏浚清淤。规模最大的是通州北关分洪枢纽工程,1960年在北运河起点修建拦洪闸,1963年建成运潮减河并修建分洪闸,汛期通过分洪闸将部分洪水分入潮白河。1970年对河道全线疏浚,再加上全球性气候干旱,彻底遏制了水灾的发生。

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北关分洪枢纽实施改建工程。2011年汛期,新北关分洪枢纽工程正式运行。新建的北关七孔桥弧形拦河闸建于石坝码头旧址,仿造古桥形制和装饰,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运河源头第一桥”。在拦河闸西桥头,又仿建明代验粮楼——大光楼,这座仿古歇山筒瓦顶二层楼红墙碧瓦,与横跨北运河的七孔闸桥交相辉映,伴随粼粼流淌的运河,不禁令人回想昔日水势环曲、漕艘骈集的盛景。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


编辑:刘扬 张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