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它是老北京的“出租车”,车夫“为谋生计当马骡”
北京晚报 | 作者 何大齐

2020-10-16 16:06 语音播报


京味

  
我小时候,北京城就是现在二环以内这么大的地方。公交车很少,只有几条有轨电车线路,市民走亲访友、上下班等外出时,大多是租用洋车,也就是人力车。鲁迅有篇著名的小说《一件小事》,描述的就是他坐洋车上班,路上遇见的一件事儿。

洋车,是从东洋日本传入中国的,传说日本人在1870年造出第一辆手拉人力车,1874年被一位日本商人带入中国献给慈禧太后。此车比较原始,木制车轮,上包一层铁皮,车厢木制方形,车身黄色油漆,车垫子是用印有黄龙饰纹的丝缎做成的。此车现在颐和园内供人参观。

袁世凯称帝后,在中南海执政,他养了一个洋车队,由20人组成,车夫经考试招来,个个身强力壮,全穿军装,不带军衔。除了供袁世凯及家人乘坐外,当时各部的总长到中南海开会,也都用洋车接送。洋车由两个车夫推拉,前面一个扶着车把拉,后面一个推着跑,这样速度快而且稳。

直到1920年以后,洋车才逐步成为北京城内营业运输的人力车。这时车改形了,车轮换成金属车圈和车条,车圈上装着胶皮带,车轴也换成金属的,并且装上了滚珠轴承。速度快了还不振动,声音也小了。车厢下有了弹簧,变得稳当。车厢改成了半圆形的靠背,上下方便,坐着舒服,这时车把也加长了,拉车的没那么费劲儿了,一个人拉也又快又稳。这改进后的车,就成为市内的出租车了。

当时京城达官贵人和京剧名演员,都是自己买车,雇用车夫,专为自己服务。他们的私家车,一般都很讲究。车轮直径就有1米多,因为车轮越大,跑起来越稳越快。车厢用油漆装饰得油光锃亮,装有4个车灯,点电石或煤油。铜制的脚铃,橡皮做的手铃,车座上垫有白底绣蓝花的坐垫。车篷冬天是呢子的,保暖高贵,夏天换成纱制的遮阳凉篷,典雅讲究,跑在大街上很是风光。这也是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显摆吧。

在大街上拉散座的很多,但也分等级。年轻力壮,腿脚利索的车夫可以租好车新车,这种车好揽活儿,乘客愿意多花点儿钱雇用,图的是快捷舒服,所以车夫每天也多挣点儿,当然这种车租金也要高些。上了岁数的车夫只能租差一点儿的车了。车夫一般都是贫困的老实本分人,卖的就是力气,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时跑上一天,也挣不够一家人吃喝。有首顺口溜说:“车如流水马如龙,先生坐车我步行。但得老小一餐饱,任它风欺和雨凌。”他们经常是两个窝头一块咸菜,就算一天的嚼谷了。车夫年老体衰后,既无力气又无技能,生活就更加悲惨了,经常有穷困潦倒,惨死街头的。新中国成立后,拉人力车这行逐渐消失,取代它的是三轮车了。


编辑:张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