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洞”守护者张爱华:为了一句话,守了55载
新华社

2019-09-22 13:43


视觉

  •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郭家河乡是有名的“将军乡”,走出了10余位将军,有3500多名先烈为新中国建立献出生命。在位于郭家河乡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结合部的鸡公寨,有一片山洞群,是当年与敌人进行游击战的红军战士的藏身之所,这片山洞群因此得名“红军洞”。

    张爱华(右)和潘国章查看“红军洞”石碑(9月20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 1933年,40岁的共产党员晏春山被捕。为了逼问出红军游击队的去向,敌人对她用尽酷刑,这位坚强的女性始终不为所动,最后,为保守党的秘密,晏春山纵身从鸡公寨的一处悬崖跳崖牺牲。

    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前)和潘国章一起去查看“红军洞”。

    新华社发(郝源摄)

  • 1941年生于郭家河乡的张爱华是一名红军后代,她怀着对革命先烈的热忱,从上世纪60年代起,默默守护晏春山牺牲的旧址。“新县是革命的老蔸蔸(蔸,指植物的根),这一块你要看好了!”1964年,一名老干部重返故里,用拐杖指着晏春山跳崖地等革命遗址所在区域,郑重地向张爱华交代任务。

    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前)和潘国章正在用镰刀清理登山途中的障碍。

    新华社发(郝源摄)

  • 接到任务至今的55年来,在爱人潘国章的协助下,张爱华巡山修路、祭奠英烈、保护文物、宣扬革命史,不断呵护着这片精神火种,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和潘国章徒手用石块加固登山路。

    新华社发(郝源摄)

  • 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右)和潘国章正在修整登山的道路。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 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前去查看“红军洞”。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 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给记者讲述“燕子洞”的由来。

    新华社发(郝源摄)

  • 张爱华在山中查看“红军洞”石碑。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 张爱华正在用毛巾擦拭晏春山烈士纪念碑。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 张爱华在家中写日记,她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 9月19日,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在家中翻阅自己早年写的日记。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 在郭家河乡湾店村,张爱华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前给记者读日记。

    新华社发(郝源摄)

  • 9月19日,在郭家河乡湾店村,潘国章正在加固家门口的红色宣传画框。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 在郭家河乡湾店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潘国章介绍妻子张爱华及家庭获得的各种荣誉。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编辑:郭丹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