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走遍城市角落,写下《烟火三十六味》展开食物旅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路艳霞

2022-01-26 20:25 语音播报


文娱

一部饮食随笔《烟火三十六味:市集·餐桌·食物与人》日前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通过三十六篇“色、香、味”俱全的饮食笔记,从产地、市集、家宴、小吃、餐馆等不同视角,呈现南京、苏州、台州、四川、潮汕、云南六个地方的饮食特色。

作者三三深入街头巷尾,走访城市角落,将食材、味道、市集等生活日常与潜藏的历史、地理、文化心理有机关联,在她的笔下,从餐桌上的酸甜苦辣咸到市集上的牛羊海鲜瓜果,都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2012年,作者加入饮食杂志《美食与美酒》编辑部,她开始有机会进入后厨近距离观看烹饪过程,一只狮子头的选料,一条蒸鱼的火候,一碟干炒牛河的锅气……数年间,作者每天辗转于各个餐厅,看着大厨挥刀炒菜;拜访食材产地,跟着渔民与农户抓蟹挖笋;坐在图书馆里查地方志与新老菜谱。“我逐渐意识到,原来食物最初的样子不在餐桌上,也不在各方交易的市场内,而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顺着大城市里的餐桌与厨师,向上溯源,我慢慢开拓出新的采访计划,开始了一场漫长的食物旅程。”

书中所述的饮食闻见,朴实、真挚、鲜活,行文带着独特的画面感,在勾连地方饮食与文化的过程中,作者更多地关注一些鲜活的小人物,如只在女儿回家才掌勺一桌金陵家宴的曹瑞华,19岁开始跟随荣叔买鱼识鱼的元哥,只收尖儿货出手阔绰的海鲜买手“土匪”。作者很重视食物在当地人心中的代表性,因为它们才是一个地方滋味的本色。比如《一本鸭子经》中一道皮白、肉红、骨绿的盐水鸭,是金陵的本色;《知足不求全》中一碗熬了三十年的糖粥,是姑苏的本色;《琐碎金鳞软玉膏》中一条金鳞软玉的大黄鱼,是台州的本色;《喝闲茶》中一杯龙门阵上的碧潭飘雪,是成都的本色;《吃粿粿》中一颗米香飘扬的韭菜粿,是潮汕的本色;《雪山家宴》中一锅浆白滚烫的鸡豆浆,是丽江的本色。

该书对每个美食目的地的市集都辟专章来讲述:老南京人四世同堂的三七八巷菜场,姑苏水巷边的葑门菜场,被苍蝇馆包围的成都玉林菜场。她还能像厨师一样看懂市集,不同时令的本地食材,三言两语就能点中要害,台州椒江花园路菜场每日全境的各色海鲜,汕头中山东市场眼花缭乱的潮式酱料。

常年跟餐饮行当打交道的三三,经常被问:“哪里好吃?”三三的心里其实一直有个答案:“好吃的食物,或许就藏在你家附近的巷子小馆,或许在纪念日烛光里的米其林餐厅,或许在旅途中偶遇的农家乐,又或许是看似平平无奇的家常菜……烟火浸透,人情烘烤,生命中能记住的滋味,都是好的。”


编辑:韩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