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可辞世百日,亲人好友聚首北京画院深情缅怀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广燕

2021-07-30 21:10 语音播报


文娱

京城的雪景,古老的建筑与高大的树木相互掩映,凸显出苍茫与厚重;西藏的雪景,转经的人群在雪后的寺庙中缓缓前行,这里的雪纯净而又肃穆……7月30日,“非同小可——李小可的纯净世界”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与公众见面,以展览的形式纪念这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4月20日,李小可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正值他辞世百日,众多亲人与画坛好友在此次展览聚首,寄托缅怀之情。

李小可出身艺术世家,父亲是艺坛巨匠李可染,母亲是雕塑家邹佩珠。如何在父亲李可染的光环下探索出自己的艺术道路,在继承“李家山水”的基础上自立门户,是李小可走上艺术道路后面临的难题。在展览现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明明谈到,李小可毕生不仅致力于对父亲艺术的研究和推广,而且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多元化艺术道路。

展览从他的众多系列创作中重点选取“雪景”为题材的作品,既为观众呈现李小可笔下不同地域景观里的“纯净世界”,也借此表达李小可毕生对艺术追求的虔诚、为人处世的纯净。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李小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如早年赴藏采风沉淀十年才创作出来的《山魂》,以及被广大观众所熟知的“北京系列”代表作《水墨家园》,最后一幅未完成的作品《黄山》,一幅幅熟悉的画作向观众讲述了李小可丰富而精彩的艺术人生。

“小可老师笔下的北京非常有特色,这次展览中的一幅《夏》,是其中的一幅代表性作品。”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站在李小可遗作前说道,“在这幅作品里,你能感受到绿树浓荫的北京夏日,充满静谧和纯净。他不仅吸收了李家山水的语言,也开拓出了自己的风格。”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则对李小可画中的市民生活印象深刻,“他经常把街上骑自行车、三轮车的人物画进作品,让作品更接近于北京百姓的生活。在他的作品里,你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

西藏是李小可继北京之后十分重要的精神依托,也是他的“精神家园”,自1988年与摄影家郑云峰赴黄河源头采风开始,李小可开启了自己生命旅程中的34次进藏之旅。他不遗余力地向外界推广着西藏的艺术和艺术家们。直至去世前,在听闻西藏美术馆建设项目启动后,李小可还主动向西藏美术馆捐赠自己的艺术创作,为西藏美术事业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

“小可是一个很纯粹的人,甚至有些多愁善感,会因为沉浸艺术中而感动落泪。”王明明回忆道。“他一次次前往西藏,寻求的就是艺术与人生的升华,纯净的美。”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邵大箴说道:“李小可他继承并发扬了父亲的成就,在画北京和西藏题材方面都是成就卓著的。小可为人不张扬,但内心世界丰富,他还有很多要画的作品,却走得太早了,非常可惜。我们很怀念他。”展览将持续至8月8日。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