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展览让65年党龄的老艺术家暮年圆梦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俐 阎彤

2021-04-08 12:46 语音播报


文娱

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风华凝粹——鲍加艺术展”,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席地而坐,用稚嫩的笔触临摹这位88岁老艺术家的经典作品。看到这一情景,展厅里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欣慰地笑了,他就是著名油画家鲍加。

能在耄耋之年举办这场展览,也圆了老人的一个梦:“把我的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是我平生最大的心愿,也是它们最好的归宿”。展览将展出至4月11日。

为庆祝建党40周年创作《淮海大捷》

走进中国美术馆2号厅,一幅气势磅礴的《淮海大捷》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这幅油画没有像同类题材那样表现激烈的战争场面,而是选择了以人民解放军在广阔的江淮平原上凯旋挺进的宏大场面作为描绘对象。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一群推着独轮车的支前民众,这不由得使人想起陈毅将军的感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960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为庆祝建党40周年,邀请了一批全国各地的实力派油画家齐聚北京,进行革命历史题材主题创作。经创作组负责人罗工柳推荐,鲍加有幸受邀,分配给他的题材正是表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

当时的鲍加只有20多岁,既无学历又少阅历,在画界更没什么名气。他揣着初稿到北京拜见了罗工柳,对方见到他很吃惊:“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啊,我还以为你是哪个艺术学院的老师呢。”原来,罗工柳在全国美展上看过鲍加画的《毛主席在马鞍山钢铁厂》留有印象,所以特意点名调他来参加创作。

鲍加担心画不好,罗工柳鼓励他说:“别怕,你知道这次参加的是哪些画家吗?有画《开国大典》的董希文、《红军过雪山》的艾中信、《征服雪峰》的靳尚谊……这么多老师在一起,他们会帮助你的。一次艺术实践就是一次锻炼成长的过程啊!”为了创作好这一作品,鲍加特意去宿县实地考察感受,访问亲历战争的老战士,查阅大量的有关史料,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961年是我艺术生涯中关键的一年,和这些老师在一起生活和创作,他们对艺术的执着、严谨、热情和纯熟的油画技艺给我深刻的影响。”这幅由鲍加和张法根合作创作的油画《淮海大捷》不仅由国博收藏,还由人民美术出版社面向全国发行单页宣传画,深深地印在了中国美术史上。

为举办此次“风华凝粹——鲍加艺术展”,中国美术馆特意向国博借展了这幅《淮海大捷》。当鲍加再次近距离看到自己28岁创作的这幅作品时,不由感慨:“保管得真好,半个多世纪了,颜色还是那么好。”

从画舞台布景开始进入“社会大学”

大多数人知道鲍加这个名字都是从《淮海大捷》开始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创作这幅画之前,鲍加只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青年画家,甚至从未进过专业院校。

“我是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的,一开始我上的是‘社会大学’。”16岁那年,从小热爱绘画的鲍加满怀激情地参加了芜湖市文艺工作团,画舞台布景、街头宣传画、漫画和幻灯片,开启了自己的绘画生涯。

1951年,鲍加调入刚建立的治淮委员会政治部美术组,宏伟的治淮工程吸引了全国一些知名画家来工地访问写生,他珍惜这一机遇,跟着他们学画求教,废寝忘食地写生,开始了油画创作。1956年,他创作的油画《汛--梅山水库》《在工地上》等参加中国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1957年,反映大别山革命斗争的油画《大军回来啦》在庆祝建军三十周年全国美展上展出,并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这些都坚定了鲍加从事油画创作的信心。1959 年,他把画布画箱背到了马鞍山钢铁厂,创作了《毛主席在马鞍山钢铁厂》,入选全国美展,影响很大。

在《淮海大捷》完成之后,30岁的鲍加终于跨进这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当他第一次站在美院素描大教室中的米开朗琪罗《大卫》石膏像前时,真是焦灼不安。“《大卫》是米氏26岁时创作的旷世名作,我到 30 岁才对着它画第一张严谨的素描。难怪我的导师艾中信先生来看我作业时,不禁喟叹道:是晚了! ”在艾中信和董希文的指导下,鲍加在结业时画了一幅场面宏大的《毛主席在共青团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如今,这幅作品也在“风华凝粹——鲍加艺术展”中亮相。

上世纪80年代左右,鲍加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深入葛洲坝水利工程和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攀登阿尔卡勒特尔大冰川,创作出《极目楚天》《大漠千里》等一批以祖国建设为主题的作品。1985年,鲍加赴巴黎考察进修,受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影响,画风逐渐转入对生命的关注和富于自然的情韵描绘。他创作的《银杏树下的金色民居》诗意淳厚,情味率真;《新安江畔》气度平和,富有韵味。即便是在自然风物的创作中,他也仍然坚持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作品散发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温暖的生活质感。

65年党龄为美术事业奋斗一辈子

作为2021年度“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项目”之一,“风华凝粹——鲍加艺术展”展出了鲍加油画作品50余件,全面呈现其艺术成就。

而在艺术作品之外,鲍加也为中国的美术事业奋斗了一辈子。从1959年参与筹建中国美协安徽分会开始,直至离休,鲍加长期在安徽省美协工作,历任安徽省美协主席、名誉主席,“为艺术家服务”是他不变的工作理念。当年,他亲自拉板车运送艺术家的展览作品,组织带动一大批美术工作者投入创作,屡创佳绩,为推动安徽省绘画走向全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5年春天,在鲍加的牵头组织下,由美协安徽分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在安徽泾县举行,参会的有吴作人、罗工柳、艾中信、詹建俊、朱乃正、闻立鹏、钟涵、陈逸飞等。这个被誉为“油画艺术的春天”的研讨会开得非常热烈,是一次思想解放、推动油画艺术发展的盛会,中国美术史称“85黄山会议”。会后,鲍加在全国第五次美术家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2019年9月,鲍加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这也成为他最为珍惜的殊荣。

从1956年在治淮委员会工作时入党算起,鲍加已经有65年党龄了。“在生命的暮年,最让我牵挂的以及让我感受生命振奋的,还是绘画艺术。”虽然坐着轮椅,但鲍加仍坚持抱病从合肥赶到北京,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画展开幕式,并将多件代表作捐赠给国家。他深情地表示:“我愿将我的艺术作品捐献给人民,让艺术与国家同在,与人民同在,这才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亲自将捐赠证书交到鲍加手中,他感动地说:“鲍加先生的艺术体现了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者所特有的朴素和真诚,是富于感召力的鼓舞人民大众、展现民族精神的大美之艺!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美术馆回顾这位资深党员艺术家的艺术道路,向世人展示他以艺术实践理想的生命画卷。事实证明,为人民画像,为时代立碑的艺术家,也终将为人民所尊重,为时代所铭记。”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