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复工首演《洋麻将》,濮存昕龚丽君与观众剧场共续久违时光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润 方非

2020-08-09 09:33


文娱

经过7月26日《推销员之死》剧本朗读的重装开场,昨日,北京人艺舞台以《洋麻将》再续经典。从8月8日至8月20日,由卢燕翻译、唐烨导演,濮存昕、龚丽君主演的美国名剧《洋麻将》,作为北京人艺疫情后复工复产正式演出的首部作品,在首都剧场连演十场。虽然由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观众席限制只能坐30%观众,但谢幕时大家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却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如同满场观众的热情。

观众感受久违的剧场亲切感

在演出前,北京人艺特意在剧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封《久违了——给人艺观众的一封信》。信中深情写道:“对于人艺的大多数观众而言,阔别这一座剧场,已有半年之久……我们当中的很多人,第一次体会到,我们竟是如此期待这一方舞台。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我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从实名购票、实名入场的措施,到全面消杀、安全防护的服务,都是为了能够让到场的每一位观众能够安心、安全地在剧场中度过美好的一晚。我们也同样希望,在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戏剧时光的同时,各位观众也同样能够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提前进场验证个人信息,检测体温,全程佩戴口罩,避免直接交流,为了留住这一刻的美好,履行观众的义务。我们相信,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剧场的大门终会向越来越多的观众敞开!”

昨日现场,每一位戴着口罩、手持身份证件和印着自己名字和身份证号的“实名制门票”走入首都剧场,互相之间隔着两个座位就坐的观众,都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而坐在观众席里,听到动人的剧场钟声,看到舞台上大幕徐徐拉开,那种久违的亲切感又把人再次带回到熟悉的场景当中。

由美国剧作家柯培恩编剧的《洋麻将》1985年在北京人艺首演,当年由于是之和朱琳两位老艺术家主演。全剧围绕一家养老院里住着的老头魏勒和老太太芬西雅展开,两个在岁月中不走运的老人,相遇后开始一次次牌局,而伴随着每一把牌局,他们的人生遭遇和心理性格也被层层剥开揭示……全剧凭借两位演员表演展开所有情节,当年开创了北京人艺大剧场舞台上“两个人的话剧”先河,被称为“最话剧的话剧”。2014年,濮存昕和龚丽君这对北京人艺舞台上的“黄金搭档”,在唐烨导演的执导下,将这部经典之作再次搬上舞台,如今也已演了六年近50场。

该剧此轮演出,被作为疫情后首部上演的作品,开票当天,首都剧场便出现了排长队购票的现象,观众们都怀着万分的期待和渴望,迎接舞台上下相聚剧场的时刻。而北京人艺特意选择这部作品作为复工首演剧目上演,也别具深意。导演唐烨说:“尽管这是一部讲述老年人的戏,但也有着年轻人的视角,同时两位主演濮存昕与龚丽君也将自己的人生阅历融入到了角色之中。时至今日的《洋麻将》,是一部适合所有年龄段琢磨的作品。当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了漫长的停摆期之后,或许会感受到这部作品与我们有着更为强烈的共鸣。”

濮存昕龚丽君表演赢得观众共鸣

剧中,一向儒雅英俊的濮存昕把自己装扮成了脾气暴躁易怒、满嘴脏话、骂骂咧咧、又老又丑的怪老头;而端庄优雅的龚丽君也一改往日大家闺秀形象,不仅跟怪老头“杠”个不停,而且情绪激动时,边说粗口还边给濮存昕了一个大耳光。两位老人之间的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一场现代人并不陌生的孤独,让观众不时为之发笑,但细细回味又为之心酸。

据唐烨介绍,为了在观众人数控制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观演效果,导演和演员在表演节奏上做出了一些调整,“我们的细节要更加细致,让观众的感受更直接。观众是舞台艺术的一部分,我们和观众是相互成就的。”唐烨说,“我们今年的演出除了从专业角度的一如既往,还多了一种使命和责任,我们更加珍惜观众,珍惜舞台。要让久违的观众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对于主演濮存昕、龚丽君来说,这也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创作经历。上半年他们一直为人艺学员班进行网络授课,剧场恢复演出后,又第一时间回到舞台。濮存昕说:“我们的生活需要戏剧、需要舞台,与观众面对面的共同创造,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站在舞台上,我们是用生命的直觉去驾驭重复的台词,给予观众的是真的感受、语言和思想,是鲜活的生命。”龚丽君也将这久违的演出,看作是与观众心灵的交流,“我们要对观众负责。演了这么多场了,戏不能按照一个模式演,要给予对手和自己新的东西。我的人生阅历给了我思考的能力。这次排演,我们还在不断的调整,要让作品常演常新。”

剧组的付出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与共鸣,昨晚谢幕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此景此景,让台前幕后的人艺人倍感欣慰。导演唐烨感恩道:“《洋麻将》疫情后首演,濮哥、龚姐姐辛苦了!台前幕后的每一位,大家辛苦了!感谢观众,二百多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九百多观众的热情!”濮存昕和龚丽君也都感叹:“观众们真是太给力了!这不寻常的演出,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编辑:关一文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