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云开课”,青少年争当国宝“推荐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邱伟

2020-06-02 21:52


文娱

龙山蛋壳黑陶杯为什么叫蛋壳杯?曾侯乙编钟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现代人无法复原素纱单衣的重量……日前,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线开展了“送给青少年的一堂课”直播活动。这堂干货满满的国宝直播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参与,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四川、云南、新疆等地的孩子们更踊跃上传了各种充满童趣的回复视频,争当国宝“推荐人”。

这堂课在央视频、央视新闻、中国文博微博等平台同步直播,总台主持人冀星化身“国宝提问官”在线提问。诸如“鹰顶金冠饰——能戴它的是什么人?”“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犀牛的造型渐渐为什么不再被工匠使用?”“陶鹰鼎为什么成了有胖胖腿和肌肉萌的鹰?”“人头壶为什么会哭?”“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孔子和老子见面在聊什么?”等趣味国宝问题脑洞大开,吸引青少年观众刷屏作答。

90分钟的“国宝课堂”直播中,互动评论不断刷屏。通过央视频“交作业”的众多回复中,也是妙趣横生:奶声奶气的童音版国宝开场提示,神还原的“人头壶”真人演绎,更有小朋友亲自上阵充当讲解员,为父母绘声绘色地介绍“曾侯乙编钟”、“素纱单衣”等国宝。上传的视频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画唐俑、做太阳神鸟金箔、在何尊里找“中国”、在甲骨文中找姓氏、跟着河图洛书玩数独,用童趣和多元的创意向《如果国宝会说话》倾情表白。

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纷纷留言,“我感觉自己是属于历史的一部分,它不再遥远了”、“我在何尊上找到中国两个字的时候,感觉特别自豪”、“长信宫灯让我知道了古人都知道环保,我们更应该注重环保,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清”。

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5分钟讲述一件国宝的故事。片中每一件文物都作为一个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如果国宝会说话》“送给青少年的一堂课”正是想让国宝走近青少年,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中华文明视频索引的概念。

据了解,《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将于近期开播,从魏晋南北朝到唐的25件国宝将依次亮相,向观众生动展现“开放”“包容”“盛大”的时代气象。


编辑:金力维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