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院校应杜绝“浮夸风”,要把教师当“角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关一文

2019-10-30 10:47


文娱

新中国七十年,对京剧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七十年。10月29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在京举办“我和我的祖国——新中国京剧人才培养成果座谈会”,邀请到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教育家、理论家,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京剧人才培养成果,京剧专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京剧剧院团在人才培养的规律探索。

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表示,新中国七十年的戏曲教育是传统戏曲教育和现代学徒制的有机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结合,京剧生产单位与教学单位的合作,教、学、演、创、贡献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促进了京剧人才的培养。

教师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研讨会上关于教师的话题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为戏曲院校教师招聘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和建议。在她看来,教师就是学院的“角儿”,不仅要懂得因材施教,还得专业素质过硬,“应该有舞台表演经历,从而将舞台表演中的实践经历传道授业,我反对刚毕业的学生就留校任教。”她认为,学校应招聘德艺双馨有事业心的教师任教,对基础不好但是愿意不断钻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进步的老师可以适当放宽要求。此外,学校对教师应实行聘任制而非终身制,激励教师队伍不断提升,避免滋生懒惰,一劳永逸。

刘侗也提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师资是困扰戏曲人才培养的首要因素。”据了解,全国戏曲教师仅有2000余人,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京剧老师,不足以支持戏曲人才的培养需求。曾在北戏担任校长多年的他发现,现在高职戏曲类院校没有建立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培养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他还表示,学习戏曲表演实践非常重要,呼吁院团要根据学生能力而非学历招收人才,“艺术家是演出来的,在继续教育问题上,各院团应该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到舞台上。”此外,除了培养演员和乐队,各大院校也应该鼓励培养编导、作曲、舞美设计等技术人才。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没能到达现场,特意将写好的建议交予儿子谭力曾现场发言,他认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许多盲目追求名气的戏曲演员会误导观众,戏曲院校应杜绝“浮夸风”。


编辑:王广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