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两朝时的缙阳山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高文瑞

2021-10-12 18:09 语音播报


深读

京西名刹卧佛寺,元代建造,内供铜卧佛,精妙绝伦。京北缙阳山有缙阳寺,内供石佛高大,也是元代建造。元大都西面、北面建造佛像,一金一石,令人联想起诸多美誉。明代改建京城,北面建造十三陵,再筑柳沟城、巩华城,恰与缙阳山在同一轴线上。

缙阳山

缙云石佛高丈余

缙阳山在延庆,又称缙山或缙云山。缙云氏是传说时代的古老氏族或部落,或认为缙云是黄帝时的官名。《集解》引贾逵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之官也。当然也有不同见解。至于此山为何与缙云相关联,或许是一块封地,也未可知。总之,此地此山有着古老的历史。

山上有年代久远的寺庙。辽代石碑《添修缙阳寺功德碑记》详细记载了建寺过程。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始建此寺,那时只是禅房院。辽代皇帝曾驻跸此地,见到古寺,于太平年间另赐寺名,称为缙阳寺。之后,辽代兴宗、道宗至此,又施银两,扩建寺院,在寺北隅建房一幢七间,还有伽蓝堂、大雄宝殿等。辽代百年间的扩建,使寺院达到相当规模,“每年筵僧二百人,迄今二十余年,未曾有间断”。石碑落款为“皇朝建号寿昌元年”,就是公元1095年。

山下还有一寺,名缙阳观,于“辽统和三年”建成,为公元985年,正是辽圣宗年号。“太平”是辽圣宗的另一年号,在“统和”之后,时间在公元1021至1031年间。按时序,应先建缙阳观,后赐缙阳寺名。辽之后世又称“缙阳左寺”,即按营造先后而论。或有一说,缙阳观为缙阳寺下院。为何名“观”,不好断定此观是佛是道,或是相融共享。

至元代,缙阳山改称龙安山,重修了寺庙,石佛一丈多高,“内供石佛,高丈余,一名石佛庙”。此事发生在元仁宗时代。明朝嘉靖《隆庆志》记为“元太常礼仪院置”。清光绪《延庆州志》中记述,当年寺内有明清两代存下的石碑。明清碑文描述了寺的规模及景象,并提到了寺内之塔,有“元建龙安山石塔铭”。塔为元朝所建,成于延祐四年(1317)八月中秋之日。元仁宗诞生在延庆,即位四年后,升缙山县为龙庆州,建塔正在此时。石佛立于名山之上,为寺内之宝,可谓佛光普照。

后一朝的皇帝元英宗于西山,“冶铜五十万斤”制作卧佛,可见元代极为尊崇佛教。辽代扩建缙阳寺的碑文中,既没记述石塔,也未提及石佛,看来此事应与辽无关。此寺此塔此佛,从元至清,历代都曾修缮,影响久远。

曾看到一张民国时期的老照片,背景正是山巅缙阳寺,坐北面南,有殿宇,有围墙。山门背后,一座如塔似阁的建筑高耸,体量巨大,为寺院主要建筑,仔细分辨,约有七层,尖顶,塔身敦实。供奉石佛高大尊身,建筑定要与之相符。

香营堡有三座庙

缙阳寺于辽代僧人众多,香火不断,山下有人制香,定居为村。村子曾称香村,因香而名。村子又称香营、香村营、香营堡,有了营便与明代军堡有关。

明代万历年间,此地属于延庆卫,因有驻军而称“营”。明代做过永宁知县的李体严编纂了万历《永宁县志》,其中记有“香营,金章宗诞生于此”。《金史》上则说:金章宗生于麻达葛山。那里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金莲川正蓝旗。不知这位知县的依据所在。不过延庆距金中都近,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有着高原的特征。金章宗习惯这样的环境,留下诸多印迹,也在情理之中。

明代北方威胁日益紧迫,村子临着昌赤路,向南通往永宁城,军事上做了调整,香营改属于永宁卫。香营建有城堡,在清代称为香营堡。光绪《延庆州志》中记,香营堡“有土城”,城内有“南北街一,东西街一”,两条大街,规模不小。

顺着历史记忆来到香营村。街上没寻到制香的遗存,却看到摆放着一溜棋盘,有围棋、象棋、军棋、跳棋的桌子,四面有凳,闲来可以对弈,或围坐聊天。琴棋书画,棋排行第二。村子搞建设,突出了文化品位,延续了古老传统。

明代的“土城”不好找到。公路自西向东穿村而过,道路顺畅。这条公路是城堡的南墙边。村子向南扩展,这条道路把村子分为两半。贴着路边,一座庙宇醒目,坐北朝南,裸露街面,当年有城墙时应围在城堡内。寺名狐仙庙,大殿三楹,新近做了维修,山墙还是旧物,上面的砖雕精致。廊子两侧还有壁画。

村里还有两座龙王庙,一座真武庙。这与古书中的记述大致相同。路上看到一座巨大的影壁。影壁背后是真武庙。庙宇规模超凡,竟是二层楼阁,于乡间极为少见。寺院内有株高大榆树,喜鹊看上了这里静谧的环境,在高高的枝杈上筑巢安居,每天面对楼阁引吭歌唱。庙宇以前做过维修,前几年因过年放爆竹而起火,2020年6月又做了维修。庙的匾额上写着“禛王庙”,不知何时,也不知因何改了字样,定是时人对庙宇有了深层理解,含意也更进一层。香营于明代曾建有楼阁,名香营楼,与禛王庙层楼相辉映,可用于登高瞭望、军事观察。

禛王庙

禛王庙旁边有老宅院,高门大户,进门要登几级台阶。门楼建得讲究,有门当,还有雕刻吉兽的雀替。院落有三进,宅院与周边普通平房显出财富差异。主人已搬走,铁将军把门,门前挡着木棍树杈。院墙一角已经坍塌,久无人居住了。

禛王庙旁的老房子

城堡内房屋密集,之间形成窄小的胡同。西行看到了西城墙,黄土夯筑,残存100多米长,高处有2米多,低处有1米,断断续续,似乎成为几座孤立的土堆。站在西北角估算,城堡东西南北各有二三百米长,是座方城,规模不小。城堡北墙外是耕地。城墙仅残留一道一两米高的土垄,躺在耕地边,似乎成为居住与劳作的分界线。

按旧志记述,香营村有“户三十五,口一百九十三”,有井三口,“东街井二,南街井一”。现今有约300多户,千余口人,人口增加了许多倍,村域面积也扩充到城堡外。村里安装了自来水管道,还有健身广场、小公园、益民书屋、小礼堂、阳光浴室、封闭式垃圾房,硬化了道路,改建了厕所等,配套设施齐全。

西墙外也是进村的街道。街道与城墙两侧民居毗邻。黄土墙旁立有长城文保碑:香营城堡。

缙云霓裳景色美

缙阳山不高,形状独特,颇有灵气。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明初选中天寿山为陵寝之地。嘉靖年间,为皇帝上陵,建起巩华城,内有行宫,制如午门,俨然一座皇城。嘉靖、隆庆年间建起柳沟城,设立“南山两协”,加强南山路边垣的防御,后又“改协为镇”,提升军事级别。城内驻下总兵官,指挥调度东至四海冶,西至镇边城一线的防御,拱卫陵后安全。柳沟城担负重任,选址定然精心,与缙阳山南北相望,触目可及。缙阳山寺兀立山顶,四方环顾,石佛面向京城。

因有石佛,当地人称山为佛爷顶,多有石佛殿的神秘传说。山路陡峭,很少有人登顶。石佛神态令人充满想象。当地老人回忆,缙阳寺于20世纪60年代初被拆除,石佛也被推到山下。山顶仅有株古松,想来应是寺前之物。树干不太粗,两人可以环抱。不知所植时间,以山顶上的环境,树能存活已属不易,何况长成如此。古松是山上古寺的见证,松前还有一座小小的灵塔。

缙,《说文》上解释为“赤缯也”。赤缯本为赤色帛,或指缙云氏的服饰,定然很美,鲜亮轻飘,如同霓裳。身临山顶,心生设想,若为秋日,层林尽染,红黄交替。远山在一片辉煌之中现出暖色,再有晚霞映衬,更为绚丽。因景而感,升起几个词:古老、美丽、富足。元代人周伯琦有《缙山县》诗:“缙云山独秀,沃壤岁常丰。玉食资原粟,龙州记渚虹。荒祠寒木下,遗殿夕阳中。谁信幽燕北,翻如楚越东。”诗中描写延庆大地如同江南。这是大景致,与心咏相吻。同行挚友继臣随景引起诗兴吟出《缙云奇观》:“接天流云掠缙山,千年胜景夸龙安。悦目赏心此无两,唯馀祥和满妫川。”

有文章慨然而曰:“此虽古圣人之所居,然自今有大圣人降生于斯,贵地也。”缙云氏故地,辽金元三代皇帝在此驻跸,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诞生于此,可见非凡。


编辑:杨昌平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