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扬州,探寻永定河畔走出的英雄——史可法的人生轨迹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刘俊杰

2021-09-24 21:09 语音播报


深读

走南京赴扬州 人生初次远行采访

史可法(1602-1645),系顺天府大兴县人,原籍史家庄,后在永定河决堤时被吞噬;也有书记载,现在的天宫院(已拆迁)村,金以前为史家庄。

史可法

那一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的春风拂煦祖国的大地,刚刚步出大学的我,在京郊大兴县三尺讲台任教,两年后的1981年调文化馆搞文学创作。工作之便,使我有缘接触到文史工作,参加县史志办编集小册子《史可法》,接触到大量有关史可法记载的文史资料,我如获至宝,细读后深深为史可法的爱国主义情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所感动,怦然心动,有了创作的冲动。那年,我刚刚发表根据“卢沟桥事变”创作的电影剧本《卢沟晓月》和长篇历史小说《血染卢沟千古月》,初生牛犊不怕虎,又不辞辛苦,开始创作反映史可法抗清的长篇历史小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洋洋洒洒四十多万言的《残阳如血》创作完成,送给刚刚劳改回京的著名作家、戏剧出版社老编辑吴越指教。他看后大加赞赏,并提出详细修改意见,并建议我去南京、扬州等地实地考察,修改后再送戏剧出版社。

《史可法铁血传奇》刘俊杰 文史出版社

为实现此行考察计划,我节衣缩食,多方节俭,自筹3000元,开始人生第一次远程采访,先是坐火车硬座到南京,在南京档案馆查阅史料数天后,又坐公交车前往扬州。那时,意气风发的我,大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气概。其时,扬州还似位没有向外人撩起面纱的姑娘,深藏闺阁,既没有飞机场,也没有火车站。一大早,我乘坐一辆老旧的公交车,在狭窄而又弯曲公路上,长江北岸水乡,嘎嘎悠悠好几个小时,先是在一个集镇匆匆吃顿午饭,直到太阳西斜,才由南京来到自幼魂牵梦绕的扬州。走下公交车之后,举目茫然,正在建设中的扬州公交汽车站混乱不堪,摊贩用小木板击打冰棍箱、招揽顾客的噪音,吵成一片。当我打探如何去市政府时,一个骑摩托的男子告诉我,要走很远,二三十里远,收我50元。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打车,车价也是高达一个月的工资。第一次来扬州,人生地不熟,只得依他。事后才得知,公交站穿过一条街就到扬州市政府了,只需5元即可,步行也仅用10分钟。初次被敲诈,心里不舒服了很久。

下榻旅馆后,我顾不得洗漱,也没有休息,急急赶往瘦西湖,爬上梅花岭,扑进那人间天堂美丽的怀抱……

梅花岭上 寻踪觅迹祭英雄

当我徜徉在瘦西湖畔,陶醉在初春的百花丛中,我的那颗心,也狂野起来,眼前浮现扬州八怪的身影,还有他们那美轮美奂的作品;当我流连在梅花岭的山麓小径上,耳边似乎轰鸣着清军攻打扬州城红衣大炮的巨响,脑际萦绕着民族英雄史可法怒斥清军统帅多铎气壮山河的声音;当我忘返史可法纪念馆上,恨不得时光倒流,我也是那场震惊中外的扬州保卫战的一名小卒……

位于扬州的史可法纪念馆

风雨沧桑,往事四百年,历史终于翻过那沉重的一页,但历史没有忘记,三十万抗清军民的鲜血,滋润着瘦西湖的百花盛开;扬州没有忘记:梅花岭姹紫嫣红的景色,是史可法那喷溅的鲜血染红;人民没有忘记:今日祖国的强大,是历代文人志士奋斗的结果。在中华民族繁衍发展五千年的时间隧道的画廊里,一个个风云人物写在汗青的史册里,屈原、苏武、岳飞、文天祥、史可法……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清代诗人张尔荩撰的挽联。以言简意赅的笔墨,曾使海内外佳宾赫然领略到史可法“吾誓与城为殉”的凛然正气、飒飒风采,史可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折射今日一些人道德水准的缺失,他在强敌面前,不畏生死,拒绝诱降的民族气节,彰显千秋。

史可法的精神是民族的骄傲,在中华正气篇上是熠熠生辉的一页。他在为官期间,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现今祠堂两边的楹联上写着:尚张睢阳为友,奉左忠毅为师,大节炳千秋,列传足光明史牒;梦文信国而生,慕武乡侯而死,复仇经九世,神州终见汉衣冠。素以“廉政爱民”为朝野称道。

史可法为官清廉,不仅抗清坚决、勇敢,不惜生命,在此前仕途中,也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岁月没有忘记:当明末六安城年久失修,垣倾圮时,正在此驻防的史可法得知后,自捐俸修葺,“佐以节省之资不下二千金,而不支金帑,不费民财,虽一砖一石,亦目寓而心经焉。”而他自己却“终岁布衣蔬食,约己裕民”;他关心教育,当他看到因为朝廷腐败,战乱不断,六安学事废弛,便开“礼贤馆,广咨问,以拔才能”;当他看到当地官吏借“签点法”,无偿征收百姓马匹,加重苛捐杂税,致使“中人之产立尽”,“百姓苦之”时,他立即改革,永除其弊。身为朝廷命臣,他“事无巨细,咸属亲裁,目视、耳听、口答、手批、靡不赡举,而始终无倦,致百废俱兴”;当他巡抚安徽凤阳等处时,路见不平,大胆“劾罢督粮道三人,增设漕储道一人。”这些民间传颂,表现史可法嫉恶如仇,整饬吏治的胆略。

历史的如椽巨笔,记载着史可法率众抗清的英勇事迹:弘光元年(1645年)扬州被围时,清兵至少十万人,扬州守兵老弱残伤仅万多人,可谓敌众我寡。清军统帅多尔衮,先是采用离间计,挑拨史可法与南朝的关系,被史可法识破。清廷不死心,又指使先锋战将多铎,不断派明降将、史可法堂弟等,前往扬州劝降史可法,许与高官厚禄,企图招安他。史公不为所动,大义凛然说:“我为朝廷首辅,岂肯反面事人?”多铎还不死心,亲自出马,连发五封书信,史可法都不启封,全部付之一炬。

在清军大兵压境的艰难时刻,史可法清楚地知道,在扬州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万分艰难的情况下,要想取得保卫扬州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他只能抗清到底,以一死而报国家。他首先招集诸将说:“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之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接着,他一口气写下了五封遗书,除一书致清豫王多铎,其余都是给家人母亲、夫人、叔父、兄弟的,二十一日又作遗书给母亲和夫人: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二十五日城西北崩塌以后,清兵攻入,城陷。史可法欲以佩刀自杀,部属强行夺过佩刀,拥其走入小东门,清兵迎面而来,史可法大呼:“我史督师也!可引见汝兵主。”遂被俘。多铎以宾礼相待,口称先生,当面劝降,又许以高官厚禄。史可法骂不绝口,严加拒绝:“我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随后,壮烈牺牲于南城楼上,时年仅44岁。

史可法壮烈殉国后,因其清兵屠城十日,天气炎热,其遗体不知下落,义子史德威遍寻全城,仍未找到,无奈将其生前穿过的袍子、帽、靴,用过的笏板,埋葬在梅花岭上,并在史氏宗祠东宅建立“忠烈祠”。

史可法纪念馆内的史可法墓

四十年磨一剑 痴心不改

创作艰辛,出版历经坎坷。四十年后,《史可法铁血传奇》终于面世。

说到长篇历史小说《史可法铁血传奇》创作手法,全书以章回小说的形式,截取明末清初兵部尚书史可法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回乡探母之际,恰遇清军袭扰中原,他联络绿林,抗清保境,却被罢官贬职,在逆境中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在社会动荡大变革中,痴心不改,如何保持民族情节,不为高官厚禄所惑,坚守节操,保全民族大义,率领扬州军民,抗清卫家的故事。

同时,为满足读者快节奏的阅读习惯,我没有采取传统节奏,而是采用影视文学、视觉效果的发展情节、展开故事的方式,把历史故事与传奇巧妙结合,艺术地再现300多年前,明末清初历史大变革中,以民族英雄史可法为代表的各色人物,在激荡的社会变革、民族矛盾的漩涡中,演绎的不同人生。

该书特色有这么几点:首先是故事跌宕,情节紧凑,细节感人,作为家乡北京的歌手,我以饱满的热情、浓墨重彩地塑造了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爱情观,以及以他为首的忠臣武将,直面各种矛盾和利诱,艰难困苦中的抉择,真实再现中华民族气节的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灵魂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真谛。

其次,此作没有像写传记那样,平铺直叙,而是巧妙截取史可法生命最后时刻,最为光彩的一页,刻画他在抗清保民,组织勤王之师,组阁南明小朝廷、督师江北、说服四镇,以及扬州保卫战中的艰难经历,全景式展现风雨飘摇岁月中,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铁血传奇故事,艺术再现他淬火成钢的成长历程。(责编:李峥嵘)


编辑:姜宝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