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读懂中轴线就读懂北京
北京晚报·五色土 | 记者 张玉瑶

2021-09-17 18:53 语音播报


深读

正如梁思成所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7.8公里长的中轴线,标记着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目前,中轴线申遗预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书乡特专访《北京中轴百年影像》一书著者、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老影像研究与考证专家刘阳,聊聊他和中轴线的故事。

在景山上南望中轴线

老照片不只是看热闹的

书乡:我们知道,北京制定了中轴线申遗计划,拟于2035年正式申遗。这些年也陆续出了不少关于中轴线的图书,但像这样跨越150多年的影像搜集还很少见,当初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搜集?

刘阳:我本身是做影像和老照片研究的,从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做,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很多老照片,重点关注的就是中轴线和三山五园,当时也没想到中轴线会申遗。把它们梳理在一起时,发现不同时期的照片展现出不同的历史风貌和时代背景。而另一个原因是,我发现之前出过的很多书籍、影视对中轴线的描述是有错误的,笼统说是“清末”或“民国”,但近代的中轴线常常每几年就有变化,比如正阳门,1900年和1901年就有非常大的变化,所以我想尽可能把中轴线各个时期的影像资料收集在一起,分享出来,让大家有机会看看这些从来没见过的照片。随着时间变迁,真正见过原来中轴线面貌的人渐渐没有了,这些老照片能带动现在的人对中轴线文化的认识。此外,申遗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要修缮、改建、复建一些建筑,这些照片就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比如瓦当、匾额等等细节,都能提供当时的原貌。

书乡:书中很多老照片都很罕见,您一般都是从哪里搜集来的?

刘阳:途径很多,一部分是购买,包括私人购买和拍卖,或从博物馆、私人手里买电子版。有一部分私人拥有者因为信任我,干脆送给我或复制一份给我。最远的一些,是去英国、美国、法国等地亲自挑来的,我给对方写信去问,他们说有一大摞,只知道是来自东方的照片,却不知道具体是哪儿的,只能亲自去鉴定。

还有一小部分来自潘家园,晚上八点开始的“鬼市”有卖老照片,天黑看不清,打着手电看,摊主也不让挑,整堆卖,五六十张给100块拿走。回来再慢慢挑,像拆盲盒一样,但有一张好的就值了。有时候还捎带给搭几张,一开始不知道是哪儿,回来才发现,竟然是关于中轴线某个地标的一张很重要甚至唯一的照片。我收集得早,当时重视的人不多,照片还不是特别贵,现在就贵了,老照片再也不是摊上那些看热闹的画像了,变成了复建的重要参考资料。

刘阳

书乡:搜集过程中有没有哪些照片给您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刘阳:比如那张大拉页的费里斯·比托拍摄的北京全景图,是在美国找到的。比托1860年作为摄影记者随英法联军进入北京,是火烧圆明园的见证者之一。当时搜集他拍的照片是想了解圆明园的历史,结果发现他是最早拍摄北京的人,他来中国以后北京才有第一张历史照片。这幅全景是6张联片,我在美国见到时也很吃惊,让我们一下回到了那个时代。那是1860年,虽然中国历史已经进入了近代,但北京还是保守的状态,此前没有西方人的染指,和乾隆时期区别不大。这批照片对我们研究早期北京历史文化帮助很大,但存世很少,当时和美国人好一顿协商,才终于买到它的电子版。其实书中的照片60%以上都是第一次公布,有的还是某个建筑的唯一一张照片,完全改变了这座建筑的命运。

中轴线浓缩的百年沧桑史

书乡:随着社会各界文物保护意识加强,影像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和其他媒介比,它最大的价值在哪里?

刘阳:影像学是个全新的学科,能折射出许多领域,它最珍贵的一点是真实、直观,没有人为的“参加”,不像文字、绘画多少会漏掉一些细节。现在活着的人大多没见过以前中轴线,看一眼照片仿佛就能回到那个时代。每个人看照片的点也是不一样的,很多人跟我交流过,他们不一定是研究建筑的,也有研究服饰、商铺、交通之类的,比如前门大街上,行驶的人力车和汽车的变化,还有日式汽车、美式汽车、苏式汽车等的先后变化,都体现出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变迁。我这里的北京老照片大概有20万张,中轴线只是其中一部分,这本书是一个开端,以后如果要出关于北京的桥、城门、庙之类的影像集,都是可以的。

南望前门大街

书乡:老照片历时颇久,很多图像已漫漶,而且随着战争或市政改造,许多地方变化很大,辨认起来会有困难吗?

刘阳:辨认在影像学中的确是个困难的部分,可以说考证和辨认伴随着写这本书的全过程。有些照片的背景知识你不清楚,就需要查阅更多资料。有的甚至在我这儿搁了五六年,一直不知道是什么,直到偶然在另一本相册中见到相似的,用英文或中文标注着这是哪儿,觉得眼熟,拿出来一对才知道。所以说除了学术、知识以外,还有偶然性在里面。甚至有些到现在都在质疑,比如现在书上记录的都是隆裕皇太后死后在太和殿举行葬礼,但到现在我都没发现一张在太和殿举行葬礼的照片,都是在太和门举行的,灵堂也在太和门,地方不同,地位是不一样的。

书乡:这本书的编排很有特色,是按空间排布的,中轴线上的每一个地标,您都会把搜集来的不同时代的照片并置在一起,形成有趣的对照。通过这样历时的观照,从中能发现哪些有趣的东西?

刘阳:很多,比如有一张照片完全颠覆了我们的研究和认知,就是封面那张从景山看中轴线的(上图),由瓦德马尔·蒂格森拍于1900年,这张照片里没有地安门。以前从来没有历史记录记载说地安门一度曾是缺失的,回去翻好多资料,才终于发现金启孮先生在回忆录里写到过,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他的外祖父当年是守地安门的清军,与日军作战时,日军的炮火把地安门轰塌了。这是唯一查到的资料。以前一直以为1954年拆除的地安门是清朝的地安门,其实是民国复建的地安门。

丹麦摄影师瓦德马尔·蒂格森于1900年站在景山上由南向北拍摄的北中轴。其时,地安门已被毁。

有的照片显示出故宫的沧桑巨变。1900年,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拍了很多故宫照片,回去出了一本《清国北京皇城写真帖》。1911年清帝退位,没过几年袁世凯又称帝,要把满清痕迹全部抹去,拆除了乾隆时期的宝座和御笔对联,还根据自己的身材做了一个半西洋半中式的沙发型宝座。虽然他只当了83天皇帝就在讨伐浪潮中死掉了,但他的宝座却一直搁着,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意识到这不合太和殿历史原貌,应当换掉。然而去故宫库房里找,那里有二十多个宝座,不知道哪个才是当时用的。最后文物专家朱家溍找到了1900年小川一真拍的照片,一目了然看到当时太和殿的宝座形制,对比库房中的宝座,有一个和它完全相同。经过鉴定修复,这一宝座重新安置进太和殿中,就是我们现在去故宫看到的那个。有的照片还显示当时乾清宫顶上装有吊灯,说明清末民初时故宫已经普及电灯了。五十年代觉得这破坏历史原貌,就把故宫里所有的电灯、电话、西洋浴缸都拆除了,其实这不符合历史,历史是循序渐进发展的。

书乡:很多照片都出自外国摄影师之手,而他们很多是随着列强侵华进入中国的,所以看这部摄影集的时候,一方面感叹中轴线和北京城的精美,但另一方面也难免有种悲戚,因为中轴线的景观变化某种程度上呈现了旧中国的被侵略史。您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来看这些近代照片的呢?

刘阳:的确如此,一个帝国首都被外族列强蹂躏,是中华民族最耻辱的一页。这些照片中相当一部分中确实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的态度,既想征服你,又想转化你,将你变成他一部分。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新的政权给了中国新的生命,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但影像依然把这些留下来,起码让我们的后代知道,还有过这样一段历史,我们并不是一直强大的,如果我们不去了解这些,未来会重蹈覆辙的,所以要发奋图强,才有强大的国家和外交。

中轴线的确浓缩了北京乃至中国一百多年的沧桑历史,从照片里能看到,1900年,故宫里满地丛生杂草,一个国家已经无法让自己最核心的区域干净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满大街则跑着美国汽车、苏联汽车。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轴线上新建的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成为新的标志性建筑。把这些中轴线变迁的历史照片放在一起,可以看出中国由弱变强的一个过程。

鼓楼上南望中轴线

中轴线申遗带动古都风貌回归

书乡:“中轴线”这个提法是什么时候有的?沿中轴线建都体现出什么样的文化思路,中轴线对北京的意义又是怎样的?

刘阳:《周礼·考工记》中就有提到对称、“左祖右社”的城市建造理念,历朝历代都城都是根据中轴建的,比如洛阳、西安等,但北京是唯一一个按照中轴线等量建造的城市,将北京一分为二,完全对称。用梁思成的话说就是,世界上唯一的、最美的,将城市等量分割。皇帝坐在宫殿里,文东武西,城市格局也是如此:东边是崇文门、崇仁门(元朝时对东直门称呼),西边是宣武门、和义门(元朝时对西直门称呼);东边是翰林院,西边是兵部刑部。还要遵循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前有照后有靠,所以皇宫东边是太庙,西边是社稷坛,前面是金水桥,后面是景山。这些理念贯穿在中轴线中,五百年过去了,现在中轴线新的发展依然遵循着这些规律,比如东边是国家博物馆,代表祖宗历史,西边是人民大会堂,代表江山社稷。所以说中轴线是最能体现北京人文精神的一条线,已经融入到北京人的生活内涵中,把中轴线读懂了,就读懂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也最能代表北京。

书乡:总体而言,与封建帝国时代比,经过百年变迁,现在的中轴线有哪些大的改变和差异?

刘阳:最大的变化在于,中轴线再也不是为封建王朝服务的一个封闭空间,而是逐渐打通,东西贯穿,南北通透,变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区域。或因战争或因交通,每一次变化都有其相应历史背景。明清加起来500多年历史,中轴线体现的是封建帝王的人文精神,随着他们退位,变成人民的遗产,让北京成为既有古都风貌,又有现代新景观的城市。

航拍北海

书乡:在保护中轴线和推进申遗上,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阳:目前一个争议是,中轴线两边的建筑要不要纳入进来,比如北海、天坛、先农坛、国家博物馆等,这些不在中轴线上,但都是构成两边对称的配套设施。很多人也还没有理解中轴线的重要内涵,中轴线风貌的破坏还是比较严重,还有很多建筑并没有恢复或归政府所有,存在私搭乱建的问题,需要逐渐清理、腾退、修复,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未来申遗怎么样,要看今天的工作,但一定要推动,借助申遗这个机会,带动古都风貌的整治和回归,届时北京会呈现出新的风貌。


编辑:白杏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