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电池等技术创新,清洁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在怀柔科学城成立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语涵

2021-09-18 19:32 语音播报


城事

围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控系统等领域展开技术创新,北京清洁能源前沿研究中心日前在怀柔科学城成立。研究中心依托中科院物理所怀柔园区的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建设,将利用平台先进的设备、人才优势,并联合宁德时代等行业上下游企业,针对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展开研发,促进原创与变革性清洁能源技术的诞生。

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是北京清洁能源前沿研究中心的重要硬件支撑。研究中心主任李泓介绍,该平台是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建的怀柔科学城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4.3亿,是国内首个、国际领先的从原子级到宏观尺寸、从材料到系统的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测试分析平台。“平台为清洁能源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破解提供最先进的实验条件,也成为我们中心的‘硬实力’。”李泓笑着说。

“硬实力”有多硬?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禹习谦表示,目前已试运行的一套针对电池失效分析研究的、全国最大的“互联互通惰性气氛综合分析测试平台”。该平台如同一个为电池进行体检的“医院”,涵盖了电池形貌、结构、材料等全方位检测设备。此外,研究中心还拥有一些小规模试制生产线,可以让科研人员将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无缝对接”地开展小规模试制。

除了过硬的设备条件,研究中心也有着超强“软实力”。李泓告诉记者,随着各项科研工作的展开,未来研究中心将达到600人的团队规模,这里面既有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的精兵强将,也有与行业上下游企业成立的联合攻关团队。“目前,我们已经跟宁德时代、卫蓝新能源等8家优质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企业利用市场化优势提出需求,我们的科研人员将有针对性进行创新研发。”李泓说。

未来,清洁能源前沿研究中心可能有哪些重大科研产出?李泓介绍:“动力电池是我们重点创新领域,未来将针对电动飞机、电动船舶的动力电池展开科研攻关。”眼下,纯电动汽车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然而新能源飞机、新能源轮船却仍没有实现大规模商用。这是因为相比汽车,飞机或轮船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可循环次数等有更高的要求。“难度很大,但也存在明确的市场需求,将是我们攻关的一个重点。”李泓说。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