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车辆“请上楼”,苏州片区有了解决停车难的“药方”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实习生 张舒雅

2020-08-13 20:06


城事

东长安街南侧,紧邻北京站前街有片闹中取静的胡同居民区——建国门街道苏州社区和崇内社区(以下简称“苏州片区”)。过去,胡同里停满小汽车,发生火情连消防车都进不去;如今,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题解决了,胡同环境大变样。

走进苏州片区,青砖黛瓦、朱门小院,处处散发着“京味儿”,葡萄架下几位老大爷正在看报、聊天,整洁的胡同中还有小孩儿在学骑车。

放在几年前,胡同里可没有这般和谐景象。“乱停车,把我们家门儿都堵死了!”正在遛弯儿的李阿姨回忆道,有一次62号院发生火情,消防车来了进不去,最后接通6条消防水带才将火扑灭。

苏州社区常住人口2323人,长期在胡同停放的居民车辆二百余辆。“由于附近挨着同仁医院、北京医院,还有大型写字楼,白天有人把车扔下就走,堵了路都找不到人。”苏州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丁梓洋说。

如何既做到净化通行空间,又让车辆有地儿停?建国门街道办事处聘请京能千方停车管理公司,对苏州片区停车方案进行了整体规划。

胡同停不下,就把车辆“请上楼”。“街道联合市城管委、规划局等部门,对辖区内拆迁滞留地进行了整合,并取缔了医院周边黑停车场,规划了立体停车设施。”建国门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科长张晶介绍。去年初,位于片区西口、东口共三座立体停车楼投入使用,可以提供87个车位。在位于内蒙古大厦南侧一处不大的场地,过去只能停10辆车,如今三层停车楼能停30多辆车。

除了立体停车设施,苏州片区还施划了117个路侧停车位,这些车位都在主线胡同外,基本采取单停、单行模式,实现主线胡同不停车。

“找地儿找车位,建停车楼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合理分配车位,扭转居民观念。”张晶介绍,对于过去没有固定车位、“免费”停车的居民来说,最难接受的是按照统一标准收费。“窗户底下停车还要钱?”许多居民不理解。

“胡同也是道路,侵占胡同就是侵占公共空间。”“《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明确规定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社区工作人员一次次向居民宣传解释。大家终于接受了停车付费,但又对收费标准产生了质疑,认为每月350元的价格过高。

为了最大限度让居民享受优惠价格,街道制定了差异化收费标准——选择夜间错时停放在立体停车楼的,趸交250元/月;道闸以内胡同划线固定车位,趸交350元/月;外围胡同固定车位离家门口稍远,趸交300元/月。要享受这样的优惠,需要满足“三证合一”(房产证、户口本、行驶本)条件。此外,不满足“三证”但确实常住的车主,可以优惠价格停在不固定的临时车位上,居民临时停车价格也从每小时0.4元“商量”到0.3元。

价格公道,皆大欢喜。价格定了,各类车位如何分配?谁先选择?街道对苏州片区内“三证合一”车主实行了集中公证摇号,共有88位居民车主参与了对155个车位的摇号选位。

如今,社区登记车辆已经全部纳入停车管理系统,居民车辆进出胡同,道闸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为了方便社会车辆穿行和居民生活,我们赋予社会车辆10分钟免费通过权,装修送货车辆可以有1小时免费通过权。”丁梓洋介绍,目前正在研究为探亲车辆提供探亲停车券,享受临停优惠价格。

车位分好了,收费标准也定了,最关键的一步还考验着管理者——如何让居民把车停在划好的车位里。

为此,片区成立了由网格员、小巷管家等组成的停车秩序引导队,队员每天在胡同内巡视,发现不按秩序停放的车辆,及时报告社区和停车管理公司,进行有序停车引导,保障居民停车入位。“发现占道停车后,我们会立即联系停车公司,询问当前空闲车位。再找到居民,将车引导到空闲车位上。”丁梓洋介绍。

“开始也怕得罪人,但为了胡同环境提升,厚着脸皮也管起来了。”小巷管家张阿姨说。为了及时处理居民停车问题,建国门街道在苏州片区成立了停车管理工作小组,24小时对居民进行服务响应。

“乱停车没了,胡同清净了,居民都在忙着美化环境。”张阿姨翻开手机相册,中鲜鱼巷绽放的向日葵、居民亲手培育的紫薇花、枝繁叶茂的葡萄树……苏州片区正在打造“绿荫街巷”,让居民家门前越来越美。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