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安发现明万历年间长城石碑,上刻多位“钦差”姓名
北京日报客户端 | 通讯员 胡林泊 陈儒

2020-07-31 17:33


城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从唐山迁安市获悉,迁安徐流口段长城日前发现了一块长102厘米、宽62厘米、厚13厘米的明代万历年间石碑。碑上刻有建造及戍守这段长城的蓟辽总督、兵部尚书张佳胤等15位明朝官员的职务和姓名,多人均为“钦差”,为研究长城文化和明代官阶制度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

研究人员在丈量石碑

据悉,迁安长城专职保护员李德旺巡检长城时,在徐流口段长城平台北侧的第1个敌楼顶部发现的这块石碑,碑面保存完好,文字清晰,共300字左右。迁安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尹小燕表示,这是一块阅视题名同建碑。

据史料记载,明代修建长城采用分区、分片、分段承包建设,每修完一段长城,就把官员姓名、部队番号、工匠姓名、施工数字和任务、修建年代等事项刻碑记事并镶嵌于墙上,统治者依次进行奖惩。长城建好后,派兵驻守,沿线诸镇所辖重要关隘城堡,除总兵驻地外,均分遣参将守卫。

由落款得知,石碑是万历十二年即1584年农历515日或16日立,距今436年。石碑由青石制成,碑正面四周阴刻卷草纹,正文阴刻楷书,竖行右起,碑上镌刻着明代张佳胤、张国彦、张文熙、杨四畏等15位官员的职务和姓名,均为建造这段长城及后期戍守长城的将领。

据介绍,碑文的内容和格式均十分考究。通文镌刻秀丽的小楷,从右至左所记载的官员职务和管辖范围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但凡职务带有“钦差”二字的人,书写位置都高于其他人。古代的书写顺序是从右至左,碑刻最右侧“钦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佳胤”是碑文所记载的最高级别的官员。

迁安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石碑上记载的官员职务名称清晰完备,有助于探究明代官兵制度。碑面保存完好,是迁安长城沿线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好、年代最早的一块长城碑刻,真实地记载着长城的历史,为深入研究长城文化和明代官阶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迁安境内长城总长45.3公里,沿线建有敌楼160座,烽火台11座,战台19座。自东向西分布有徐流口、河流口、冷口、白羊峪口、红峪口、大龙王庙、白道子和新开岭通城便门。在长城沿线村,迁安市聘请了24名长城保护员,巡查保护长城。

碑文内容如下:

甲申孟夏吉旦,钦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佳胤;钦差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北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国彦;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张文熙;钦差巡关直隶监察御史苏鄼;钦差整饬永平等处兵备(兼)管驿传屯田马政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成逊;钦差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地方总兵官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杨四畏;钦差协守蓟镇东路等处地方分理练兵事物副总兵官都指挥杨邵勲;钦差分守蓟镇燕河营等处地方副总兵署都指挥佥事徐从义;抚院总督工程委官原任游击都指挥李逢时;提调冷口关地方以都指挥陈仲;燕河路中军指挥佥事张承荫;官上步援千总百户叶珊;把总百户马道成、李时芳、张学诗,同建。万历十二年五月望日立上(堂)工旗*张贞。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