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被拒绝收运后,垃圾分类排名垫底儿小区变“优等生”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楠

2020-07-21 21:05


城事

6月中旬,位于城市副中心的裕馨家园小区还是个垃圾分类的“差等生”,短短两周时间,裕馨家园小区便攻克了一个个难题,“逆袭”成为垃圾分类“优等生”。

裕馨家园面积不大,共有980户居民,是个位于副中心玉桥街道和梨园镇交界处的小区。今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但裕馨家园的垃圾分类却迟迟不见动静。

但很快,裕馨家园小区就遇到了麻烦事。“厨余垃圾桶里头混了其他垃圾,拒收!”一天,厨余垃圾车到小区清运厨余垃圾时,发现厨余垃圾桶内混杂着大量其他垃圾,将5个装满厨余垃圾的绿桶丢在了小区门口,扬长而去。

第一天,拒收;第二天,拒收;第三天,还拒收。当裕馨家园小区门口15个被环卫拒收的厨余垃圾桶在夏季热辣的阳光下散发出阵阵腐臭味道时,物业项目经理王卫东坐不住了。小区的物业人员将15个被拒收的厨余垃圾桶全部倒出,整整两天,忍着恶臭,将厨余垃圾桶内混入的其他垃圾一点一点挑拣干净。

当滞留多日的厨余垃圾桶终于被垃圾车接受、拉走,王卫东立刻联系到通州区城管委寻求帮助。“取取经,把小区的垃圾分类好好整改一下。”

通州区城管委派出垃圾分类专业服务机构,到裕馨家园小区进行实地探访。针对小区存在的问题,物业公司和专业机构一起想对策,一一破解难题。

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不了解,物业就站在小区大门口,向进门的每一户居民发放“明白纸”和垃圾分类宣传材料。“明白纸”上明确告知居民,裕馨家园小区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请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每一户居民还要在纸上签下自己的承诺。

过去,只有七栋楼的裕馨家园小区,却足足摆了17处垃圾桶。物业仅有的4名保洁人员,跑断腿也顾不过来。在征求居民意见后,小区通过“撤桶并站”,只在主干道旁留下4处有专人值守的垃圾分类站点,居民下楼只要步行70米就能找到一处垃圾桶。而4名物业保洁员则当起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小区中的每一个垃圾桶都“包干到人”。小区保安在巡逻的同时,还兼任垃圾分类巡视员,每天开着装有垃圾桶的三轮车在小区来回转悠,发现有居民乱扔垃圾,立刻提醒或是将垃圾捡拾清走。哪一处垃圾桶出了问题,就找专门负责这个桶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避免互相推诿。“垃圾分得好,垃圾分类指导员有奖;但是如果分得不好,被垃圾车拒收,不光要罚钱,指导员还得自己将垃圾桶中的混合垃圾重新分类到达标为止。”王卫东发现,自从责任落实到人后,小区中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别提多上心了,看到有居民来扔垃圾,立刻一溜小跑迎上前去,好说歹说也得让居民把垃圾分对后再投放。

在小区大门旁,巨大显示屏上循环播出着投放分类投放宣传照和宣传短视频。有老人将剩饭剩菜精准投入厨余垃圾桶后,再将抖落干净的塑料袋投入旁边的其他垃圾桶;有孩子现场指导家长进行垃圾分类。仔细看去,片中的主角其实就是居住在小区中的一位位居民。“这是我们在小区中设立的‘红黑榜’,哪位居民垃圾分类做得好,我们就拍下来,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提出表扬。每周都会公布七八位上榜居民。”王卫东介绍说。

事在人为。短短两周时间,裕馨家园小区已从垃圾分类全区“倒数”,一跃成为副中心垃圾分类的“优等生”。

“近九成居民已经初步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半数居民能将垃圾分类投放。下一步,我们要在垃圾精准投放上下功夫,确保居民分得对、投得准。”看到小区两周便已完成“逆袭”,王卫东踌躇满志。

如今,小区路旁的一根根监控杆上,监控探头的“大眼睛”正紧紧盯住垃圾桶的方向。王卫东解释说,预计几个月的时间,当大部分居民已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后,小区计划用监控抓拍的方式来逐渐替代人工“盯桶”,而抓拍到的乱投乱放行为同样将在小区门口的“红黑榜”上公示,以督促居民自觉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