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大桃的产销链中,有一群返乡的“桃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2020-07-13 17:28


城事

28岁那年,张海龙辞去了央企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平谷区东高村“放羊”。父亲对张海龙的选择十分生气,亲戚们也挺不理解,“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不用放羊了,回来做什么?”

张海龙出生在一个“放羊世家”。他的爷爷曾为公社养羊。到了父亲这一辈,散养变成了规模化养殖,但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近年来,受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养殖业遇到了很大瓶颈,乡亲们的羊卖不上高价,有时候甚至卖不出去。

看到这个情况,一直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张海龙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张海龙对家人说,他要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把羊放到“网上”去。回到家,他把自己关在了羊圈里,研究起羊的品种、习性、生长周期,还天天拉着创业伙伴讨论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

回乡创业的日子里,张海龙几乎没过过双休日。由于长时间见不到收益,创业团队一半的人选择了离开,他一度也陷入了彷徨。但他坚信,互联网可以帮助传统养殖业进行产业升级,从而解决销路和定价权的瓶颈。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张海龙的“互联网+羊产业链”模式初见成效。他不但把羊从山上、圈舍养到了“云端”,还实现了线上订购、认领、追溯等功能。他还引进了黑头杜泊羊、南美羊驼等新品种,把养殖基地打造成具有亲子体验、农牧科普、休闲观光、主题餐厅综合化一体的休闲牧场。

初战告捷,张海龙又把目光放到了平谷大桃上。大桃是平谷的一张名片,但是由于附加值比较低,许多桃农忙活了一年,却只能挣一个辛苦钱。如何才能让桃农从平谷大桃的品牌中受益呢?他决定为家乡的大桃做点事情。

2017年,张海龙联合平谷9位创业青年创办了北京桃娃农业科技公司,专注桃产业链开发,主要销售高端鲜桃,研发桃罐头、桃果汁、桃干等桃深加工产品,以及桃木文创产品。“以前大桃是成筐卖,现在我们对大桃进行了分级,高品质的大桃一颗能卖到几十元。”更让他感到骄傲的是,前不久,他们的高端大桃登上了一家专门经营奢侈品的电商平台,大大提升了平谷大桃的品质。

“我们这群返乡创业青年就是‘桃娃’,我们都是平谷的娃娃。”张海龙说,通过对大桃产业的深入研究,大家发现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平谷的桃花节,每年都能吸引很多人来游玩,但是游客看完桃花就走了,给桃农带来的收益并不多。再比如淘汰下来的桃树,以前都是砍下来当柴烧,现在不让烧了,就扔在路边。如果能制成桃木剑、木梳一类的文创产品,不但能“变废为宝”,还能为平谷大桃这张名片增加一些文化内涵。

2018年4月,“桃娃”举办了一场大桃认购活动,通过提前认购、预售平谷大桃,减轻了大桃集中上市时桃农的销售压力,桃树开花时就能收到预付款,大桃的价格也比上一年度的平均价格高出50%。2019年的认购活动中,“桃娃”又帮助桃农销售362万斤大桃,降低了种植风险,帮助了桃农增收。消费者认购大桃后,还会赠送平谷区民俗旅游套票,吸引消费者来平谷旅游消费,带动多产业发展,多渠道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2019年,张海龙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事实证明,他当年的选择没有错。“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靠产业振兴,农村最缺的就是年轻人,许多产业如果没有年轻人去做,产业很难升级。”他说,自己既然选择了扎根农村,未来也要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为农村做些事。

回到家乡四年来,张海龙认识了一批和他一样返乡创业的青年,大家聚在一起为建设家乡出谋划策,事业越干越起劲。今年“五一”,张海龙创办的民宿正式营业,他计划今年开10家民宿,把平谷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游客,带动更多的农产品销售,让城乡之间的“距离”更短。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