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双创中心明天恢复营业,散装食品“下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2020-03-29 18:51


城事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恢复营业前的准备

上架新货品,布好“一米线”,位于南三环草桥的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在沉寂了两个月之后,将于3月30日正式恢复营业。今天记者现场探访时看到,除湖北馆、巴东馆、河南馆外,双创中心各个展区已全面复工。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货架上散装的葡萄干、大枣等干果不见了,而是换成了独立的小包装。

恢复营业后“安全第一”

“安全”,是北京消费扶贫双创中心的头一个关键词。暌违两个月,为了复工,场馆运营方做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刚来就给我们发了口罩、手套和消毒液,双创中心想得很周到!”在保定馆内,工作人员正在用蘸了84消毒液的墩布拖地,旁边的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货架上的商品,将过期或者临期的商品下架。记者看到,在收银台前,地上也贴好了红色的“一米线”,提醒顾客结账时“保持距离”。为了保证购物安全,馆内每两个小时就要消毒一次。

在另一边,双创中心食品检测室的工作人员也在对货架进行检查,检查食品是否存在过期、包装破损等问题。“我们平时也会对这些食品进行抽检,保证进入北京市场的食品符合安全标准。”双创中心现场运维部负责人刘涛介绍,食品检测室当天全员加班,为首都市民的食品安全把好“第一道关”。

受疫情影响,一些保质期短的货品因为过了保质期或者临期,需要进行下架处理。西藏馆负责人杨彬表示,馆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货品需要更新,所以在打扫卫生、消毒之外,清理这些货品也是复工之后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一些保质期较长的货品,如深受北京消费者喜爱的薏米,就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他表示,虽然有的货品需要补货,但目前拉萨市的带贫企业已经陆续复工复产,补货不成问题。

扶贫产品线上卖不停

在新疆兵团十四师的展馆内,工作人员也在对货架上的货品进行检查。记者看到,这里的散装葡萄干、大枣、核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的独立小包装。展馆负责人聂威介绍,现在正值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他们就推出了这种便携、卫生的小包装,方便大家购买。

“我们其实已经复工将近一个月了。”聂威说,他2月初就回了北京,居家隔离的同时,还积极筹备网上销售的工作。馆内共有大枣、葡萄干、巴旦木等40多种货品,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上也都开了店。这段时间,他们一直都是通过电商的渠道进行销售。“消费者很认可我们的货品,基本上没有压货,库存的货物也都是1月份新进的。”

记者发现,疫情期间,许多扶贫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蹚出了消费扶贫的新路。牦牛煲和菜肴煲是首农玉树公司研发的两种款新产品,解决了普通消费者不会吃、不会做牦牛肉的难题。疫情期间,这两款产品率先在淘宝和微店平台上销售,颇受消费者欢迎。双创中心正式营业后,这两款产品也将与北京消费者见面。玉树馆负责人李兆龙介绍,牦牛煲和菜肴煲都是1月份上市的新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已经“提前”接受了市场的检验。

双创中心将“大变样”

消费扶贫双创中心常年展销来自北京扶贫协作7省区90个贫困旗县的产品。今年,双创中心还计划升级为大卖场,双创中心一层还将建成“生活馆”。一系列的好消息,让市民充满了期待。刘涛介绍,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周边居民前来询问开业时间。在短短的一年里,双创中心已经成为了周边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双创中心正式恢复营业后,除了进门需要测温登记,还会有相应的限流措施。据了解,展馆内除了设置“一米线”,每个展馆将限流15-20人。双创中心还将严控促销活动,避免人员聚集。因为疫情影响,湖北馆、巴东馆暂时还不能营业,河南馆由于工作人员尚在居家隔离期内,也将暂缓开业。

刘涛介绍,今年双创中心将引进物美大卖场,让消费扶贫更加活跃,更加接地气。在升级为大卖场的同时,双创中心还将建成“生活馆”,打造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未来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试吃,现场还将举办扶贫产品推介、烹饪活动,让扶贫产品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各受援地牵头企业对消费扶贫依然充满了信心。“虽然有疫情,但我们的产品没有闲着。”来自新疆和田的聂威说,因为产品好,所以有底气。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