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明特展上演 3500年前的“小河公主”亮相北大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任敏

2019-10-31 19:18


城事

从明天(11月1日)起,北京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将在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汇聚11家博物馆的共70件(组)珍贵文物。其中引人注目的当属3500年前的“小河公主”, 面容姣好的她,头戴白色圆毡帽、颈佩红毛绳项链,安睡于博物馆内,与她作伴的还有营盘男子服饰、《三国志吴书 孙权传》写本残卷、镶红宝石金面具、托盏侍女图等新疆特色文物。

“小河公主”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交流、对话、融合之路。地处亚欧大陆腹心的新疆地区,是丝绸之路的桥梁和纽带。特殊的区位也使新疆成为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中华文明则为新疆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北大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展览从明天持续至2020年2月28日,为期四个月。

展品“镶红宝石金面具”

本次展览以新疆与丝绸之路历史进程为线索,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节“联雪隐天山”,呈现四万年前出现在新疆的人类足迹。第二章节“影丽天山雪”,讲述春秋战国时期,新疆草原地带的游牧部族、沙漠绿洲的城邦逐步发展,渐次演变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并在草原游牧的阿尔泰山、天山北麓、葱岭,以及绿洲地带的龟兹、焉耆、于阗、高昌、疏勒分别形成区域文化圈的历程。第三章节“明月出天山”,介绍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 年)设西域都护统辖天山南北,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此后历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建置军政机构,设官分职,颁布政令,行使国家管理,对新疆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品“托盏侍女图”

本次展览汇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博物馆、木木美术馆等11家博物馆的共70件(组)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

难得进京亮相的 “小河公主”,为公元前1500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小河墓地11号墓主人,面容娇好,体态丰腴。“小河公主”将与她的船棺等文物,以及来自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千年黄沙一道,与观众见面。

“营盘男子”服饰

展品中的,“营盘男子”服饰,出自汉晋时期、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墓主衣物品质精美,保存良好,色泽鲜艳。《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写本残卷,出土于吐鲁番鄯善县安乐古城南佛塔,在陈寿成书之后到西晋灭亡(315年)之前的短短二十年内就已传入新疆,系现存最早的《三国志》实物。铜武士像则是中国和希腊化世界存在文化交流的物证。


编辑: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