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助力医联体远程会诊,专家为消化内镜检查“把关”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刘欢

2019-10-29 18:05


城事

10月29日下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一场超声远程会诊正在进行。大屏幕左侧显示着来自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声科的画面,一名医生正在给老年患者做B超检查,屏幕右侧显示出老人甲状腺的实时超声画面。与此同时,北京朝阳医院超声科主任郭瑞君通过视频与该中心实时连线,进行远程会诊。远程会诊画面清晰流畅,这是因为有了5G技术的支持。

5G助力医联体内远程会诊

“有无其他病史?”郭瑞君随时通过话筒与患者和医生交流,得知该患者患有糖尿病。随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超声科医生根据郭瑞君的指示,对患者的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进行检查,数个甲状腺结节以及淋巴结先后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医生对其进行定位、测量。

大约10分钟的远程诊疗后,医生对该患者的病情作出诊断:“患者甲状腺不大,考虑为常见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两侧有淋巴结,建议三个月到半年左右复查。”对于这场远程会诊,患者十分满意。在5G技术支持下,整个远程诊断过程视频画面十分流畅,期间没有出现任何卡顿。

为推进市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北京朝阳医院牵头成立了消化内镜、超声医学专科医联体,共有14家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加入其中。未来,除了建立业务指导、合作和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外,专科医联体内还有望利用5G技术开展远程超声会诊。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李晓北说,超声医学医联体的成立,一方面可以加强医联体成员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的形式,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在专科医联体内部,有一些疑难重症患者或者因身体不适、交通等问题不便于每天到大医院来就诊的患者,就可以选择到就近的社区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得到三甲医院更高级别专家的指导,相当于现场问诊。

医学专家为肠、胃镜检查“把关”

未来,各医疗机构医生在肠、胃镜检查中的操作技术过不过关,将有来自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的“专业团队”来考核、评价。10月29日,朝阳区消化内镜、超声医学质控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首届主任委员单位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担任。

当前,伴随着肠癌高发和预防意识的提升,肠镜、胃镜检查的需求也在逐步攀升。肠镜检查更被誉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以北京朝阳医院为例,2016年接待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约为2.4万人次,每年的增长速度约为10%,到今年很可能会突破3万人次。

患者对消化内镜检查的需求催生了服务,如今,包括一些私立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纷纷开设消化内镜检查项目。然而,各个医疗机构的肠、胃镜检查水平却参差不齐。医疗机构从事消化内镜检查的医务人员若技术不过关,很可能会贻误患者病情或在检查中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样的情况在超声科也很明显,超声检查往往要在晃动的画面中找到病源,非常考验医生的经验及操作水平。

在过去,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主要归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但多偏向于行政事务。此次由医疗机构专业部门组成的质控中心,将享有政府在内镜、超声专业管理方面赋予的“权限”,由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的消化内科、超声科专家,来为行业内的医疗质量“把关”。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李晓北表示,未来,朝阳区消化内镜、超声医学质控中心将协助区卫健委对全区消化内镜、超声医学专业进行质量管理和技术指导,帮助辖区内相关医疗机构提高专业诊疗水平。同时,还将承担相关专业质量的定期检查、考评工作,协助区卫健委对辖区内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质量督导、检查。

记者了解到,质控中心一旦在检查中发现问题,会第一时间给相关医疗机构发送整改报告及建议。如果该机构医疗质量始终没有改善,那么质控中心将把“不适宜开展相关技术”的单位名单及质量管理报告报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由其进行执法。


编辑:蔡文清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