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北京为全市学术型硕士开设免费教师科班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任敏

2019-10-11 09:59


城事

随着“二孩”陆续入学,北京基础教育师资告急,除了扩招师范生,自2018年起,北京还尝试为在京高校非师范类学术型硕士开设“教师科班”,即北京市教委推出的“学术型研究生修读教师教育课程”项目,且仅针对京外生源,免费提供一年的研修课程。这是本市拓展教师来源的创新做法,属全国首创。项目实施两年来,已为本市中小学输送了300多名优秀毕业生师资。

“985”“211”高校研究生争报名

早在2018年年初,北京市教委就联合首师大启动“学术型研究生修读教师教育课程”项目,为有志于在京中小学从事教师职业的京外生源开设“绿色通道”。在京高校非师范类学硕如入选项目,可免费修读一到两个学期课程,结业如应聘至本市中小学,将优先保障进京指标。

想要入围项目,须闯过简历、面试两道关。项目主管、首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蔡可介绍,筛选时除了教育背景、实践实习经历、教育教学相关的积累之外,还着重考查学生的从教意愿,“有些专业背景比较好的苗子,很容易流失,我们就要看他是否真的热爱当老师。”

去年,北京邮电大学一位人工智能专业女生来报考。蔡可故意“泼冷水”,“当教师后,你的工资可能远远赶不上AI圈儿的同学!”那个女孩当场回答了两个当老师的理由,蔡可仍不放心,让她回去写邮件详述决心。第二天,看到那封长邮件之后,蔡可才决定招收她。今年夏天,这个女孩已经顺利毕业,并成为首都教师队伍的一员。

过去两年,项目报名情况相当火爆。第一届主要是面向首师大、北师大两校招生,从700多名报名者中选拔211人;第二届扩大至所有在京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有42所高校的600多人报名,最终录取247人,生源涵盖6所“985高校”和22所“211高校”。目前,第三届学员正在招募。

培养方案分学科量身定制

该项目培养方案由首师大、北师大共同研发。首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田国秀介绍,这些学硕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但直接去中小学从教,可能不太“好用”,我们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教师科班”课程,主要强化两方面素质:一是补教育类学科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理论、教改新发现新趋向新变革等,二是补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包括课程设计、教案撰写等。

讲课形式上采取“大班集中授课+分学科工作坊研修“的双线模式,课程主要分三类通识类课程、专题类课程和实践类课。

在大班授课中,由专家做引领讲座,聚焦关键问题;在10个“学科工作坊”中,“坊主”们分学科带领学生进行课程标准分析解读、一线教学观摩评价、学科教学知识讲授、集体备课说课练习、教学设计点评提升、新型授课模式探索等活动。

项目还请来北京中小学名师名校长为学生做讲座,并带领学生去80中、陈经纶中学等观摩名师课,今年上半年求职季,物理学科工作坊还请来专家模拟面试,帮学生提前“演练”。

两年间超300人在京当老师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项目会根据出勤次数、课堂表现、参与程度、作业考核等开展过程性评价,不合格者无法拿到结业证书。

截止目前,第一届学员有152名获得结业证书,超6成在本市中小学从教;第二届学员绝大多数已与本市中小学签约;学校分布上,既有城区,也有通州、大兴等郊区,部分优秀学生应聘至陈经纶中学、北京二中等优质校。

田国秀还做了横向对比,从国际经验来看,20多年前,纽约市面临教师匮乏时也曾推行过类似的项目,当时的课程面向往届毕业生开放。目前,我国外省市也尚无此类做法,北京此举在国内属首创。

她还算了一笔账,首师大每年教师教育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大概毕业2000人,远远不能满足本市每年的师资缺口,“学硕修读”每年毕业两百人左右,成为本市基础教育师资的有益补充,且这些学生都是学术类硕士,专业背景比较扎实。

未来,项目将对每届学员进入一线中小学工作后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进行调查,形成长期追踪数据库,并为他们建立成长档案。

从教故事

王璇:从阿坝到大兴

毕业学校

首都师范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

就业学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地理教师

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到北京市大兴区,1800公里的距离,王璇在尝试同一件事——当老师。

大学时,她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测绘工程,每年暑假,外出支教的高峰期,都有专业实习,连续三年都错过了。来到首师大读研,研一暑假,她一狠心,终于圆了支教梦,去的还是最苦的阿坝,教藏族孩子地理课。

“那里经常下雨下雪,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但孩子们那种渴望知识的眼神,让我感觉到,当老师,真的能影响一个人。”支教回来,她就考了教师资格,之后赶上学硕修读项目首届招生。

研读过程中,王璇最大的冲击是,专业能力欠缺,因此她格外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课程,从备课、写教案、说课到试讲,每一个环节都积极参与。

求职季,得益于项目的帮助,她在一天之内同时拿到西城和大兴两所学校的offer,她选择了后者。周围人不解,干嘛放着好好的城区热门校不去? 王璇冷静分析,郊区学校新成立没几年,虽然不及城区学校底蕴深厚,“但正因为这样,这里未来的风格,可能会由我塑造,施展个人才华的空间更大。”其实,她还有一份“私心”,自己家在天津,支持她从教的男朋友在天津工作,“即便将来在天津安家,双城生活也不会太遥远。”

过去一年,作为新手老师,她参加了北京教育学院为新任老师打造的“启航计划”的培训,还通过听师傅的课、参加教研活动等不断提升自己。王璇记得,让自己明显进步的是两次磨课,一次是利用安塞腰鼓的表演案例,由打鼓人的服饰、饮食等联想到粮食作物与气候的关系,进而延伸出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另一次是煤炭“辨”光伏活动,让学生通过辩论赛呈现煤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不同,进而辨析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目前的地理教学强调“核心素养”的落实,倡导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王璇说,有“学硕修读”项目的实践基础,这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解起来特别快。

她在学校教初一地理,四个班,一共156人。根据新中考改革要求,未来,三年的课程需要压缩至两年完成,她正忙着在网上听课,向老教师取经,“希望快速摸索到有效的复习策略,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们提高地理成绩。”

王非凡:当政治老师遇上创客学生

毕业学校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从教学校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政治教师

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来到国际关系学院读国际关系,对王非凡来说,当老师是理想出路之一。而令他欣喜的是,参加学硕修读项目,助他“一键直达”名校教师岗位。

王非凡至今仍记得,面试时,听完他关于教学理念的阐述,面试官意味深长地说,“你来学习吧,或许会有新的收获。”

原来,他读本科时,学到的思想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刚好毕业那年,高中新课标出炉,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变为四大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原来面试时,我说的都是过时的东西,两年没学就out了!”王非凡顿悟,他拿着课标一遍一遍地消化文本,揣摩教学案例,“要不断往前补,才能满足北京对老师的要求!”

今年年初,在项目老师推荐之下,王非凡来到陈经纶中学实习,教研员来校听课时,学校特级教师张洁又给他上了一课。围绕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原本,王非凡计划先展示材料,再解析知识。张洁则建议,能否把学校模拟政协社团与课程结合,让学生体验调研、协商讨论以及撰写提案的过程,最后自己生成知识。他觉得这个思路真赞,“跟我原来学的灌输式教育完全不一样。”

实习期间,他还成为学生创客公司的指导老师。一群高二学生尝试制作并售卖手工花束,刚开始连开发票买原材料都被坑,更不用说推销产品。结合自己大学时搞创业的经历,王非凡点拨学生,应该寻找产品卖点,还要玩转营销策略,并学会控制成本。半年过去,学生已推出升级版的自带玻璃瓶的花束,还计划在校运动会前推出展卖及拼购活动。“挖掘学生潜能,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让我很有成就。”令他自豪的是,新学年,作为校本课程,创客公司的选修课被刷爆了,好几个学生要求增加名额。

除此以外,王非凡还帮忙学校开设了政治学科公众号“政美好”,与前辈老师们一起展示教研活动,推送学生作业作品。

就在本周,他刚刚与陈经纶中学签订三方协议,从此正式开始教书生涯。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