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两院院士仍坚守一线讲台 今天他还捐出一百万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任敏、李祺瑶

2019-06-17 10:48


城事

今天上午,北理工举办捐赠仪式,两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王越将自己获得的百万奖金捐给学校,用于设立“双越”教学创新奖励基金,用于支持学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改,以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筑牢基本功。

去年,教师节前夕,王越院士荣获首届“懋恂终身成就奖”及百万奖金。当时,他表示,希望把奖励用在基础课教师身上。

王越院士(前左一)在签字仪式上

 雷达专家成两院院士

王越,生于1932年,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工程系,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兵器工业第206所所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作为我国知名雷达与通迅系统专家,王越长期从事电子学与通信领域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信息系统理论。他提出并建立了我国电子工程对抗系统的理论体系,主持研制出多部高性能的火控雷达,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总装预研项目10余项。

王越曾先后任301系统总体设计师、201系统主管设计师、306系统总设计师和行政指挥……我国国产第一代岸炮雷达、第一部全晶体管化炮瞄雷达,都是以他为主设计的。他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他于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仅有的三十多位两院院士之一。

王越院士在给学生讲课 资料图

全国首设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1993年,年过六旬的王越离开研究所,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当校长,工作重心从产品研发转向应用基础研究和培育人才。当时,结合国家对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及自己多年来的科研经历和思考,他在全国率先申请开设“信息对抗技术”专业,2000年,该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自那时起,王越一直坚守三尺讲台,为本科生上课,直到今年,他还在为本科生讲授《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十几年来,这门课一直安排在晚上,王越的特点是,三节连上,从晚上6点30分到9点,两个半小时的课,一气呵成。

对于课堂,王越自我要求很高。前年有一次,他在海南开会。会议结束当晚有课,王越特意订了下午4点半抵京的航班。受天气影响,飞机晚点。尽管已经安排了其他教授代课,但王越仍坚持从机场赶到教学楼,到教室时正好晚上6点29分。他没有休息,立即开讲……待这位85岁的老人下课回家,吃上晚饭时,已是晚上9点30分。

这些年来,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已培养了1500余名毕业生。王越教授带领的“信息安全与对抗教师团队”还被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百万奖金支持基础课教改

去年教师节前夕,北理工举办教师表彰大会,王越获得首届“懋恂终身成就奖”。王越获奖后当场表示,将捐出全部奖金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本科生的基础教育。在王越看来,在现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国对顶尖科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北理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所理工科院校,应继续深化改革发展,以基础课教学质量提升为抓手,培养杰出青年才俊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之后,王越多次与北理工人力资源部、教务部、教育基金会办公室商议专项基金的设立思路与条款,并亲自写了10页纸建议,名为《关于我校懋恂奖中设立提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授课,学生学习质量专项奖励的思考及建议》。

记者从北理工教务部门获知,“双越”教学创新奖励基金未来的运行将包括四方面:一是项目以教改立项方式实施,教改范围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与讲授方式,形成“研究+实效”型教改立项,以教改成果达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共进”,支持学校双一流建设;二是100万元设立留本专项基金,使用本金收益维持项目正常运行;三是设立督导顾问专家组,聘请科学家、高水平教授(含校外)担任督导顾问专家组成员,负责各课程教改分项立项、过程督导,并以公开、公平、公正方式进行评审奖励,同时与国内同类高校进行开放交流、相互学习、共谋进步;四是初步选择基础课学科领域并逐步扩展,包括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力学、材料科学、辩证哲学基本原理结合化解重要矛盾支持创新驱动、复杂性研究导论等。

 王越:这个项目不容失败

今天,王越穿着白衬衫,打着领带,郑重地参与捐赠仪式。

对于基金的设立,他认为,是自己获得的“懋恂终身成就奖”的最合理、最科学的安排。

王越院士在签字仪式上

为何如此重视基础课?王越说,大学基本功不树牢,后头的发展肯定是特别受限制。很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就是依靠本科的基础课,结合工作实践以及自己努力做出卓越贡献。他还现场分享了两个案例,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由掌握原子弹科学和技术的机密转到掌握氢弹,只用了两年八个月,其卓越贡献与大学本科物理课尤其是核物理的功底密不可分;46岁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包为民,得益于大学本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本功,也在航天器轨道设计和航天器控制中间做出卓越贡献。

王越深知,这件事并不容易,他还当场分析了基础课三条特征:基础课的魅力和难度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基础课发挥作用深层次,带有隐蔽性;基础课应用发挥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严肃性。

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这个项目可不容失败!”在王越看来,北理工在进一步提升国家赋予我们的培养杰出性人才的使命,要为中华伟大复兴培养人才,需要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编辑:周文丽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