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电力》是一部中国电力行思录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黄毅诚

2022-01-20 08:05 语音播报


学习

中国电力工业走到今天,历经了几代人共同奋斗的峥嵘岁月,我也是个亲历者

电力关乎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电力工业走到今天,历经了几代人共同奋斗的峥嵘岁月,我也是个亲历者。《大国电力》是一部中国电力行思录,此书秉持未来观,承接过去,传递未来。作者对能源的战略思考贯穿全书,很多文章充满了理性思考,对促进行业发展很有帮助。写史、写人、写风骨,作者表现的是对创造者的敬重,凸显了中国电力人的精神气质。其风格雄浑豪迈,写国家重大工程又不局限于工程,展现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大美。希望更多的人通过此书了解中国电力。

我1951年到苏联学习汽轮机制造。1955年在上海参加全国首台6000千瓦汽轮机试制。1956年10月到哈尔滨汽轮机厂任总工程师,一干就是十年。1959年11月,哈尔滨汽轮机厂成功制造出了5万千瓦汽轮机,这台汽轮机的转子图片还上了《人民日报》头版。1973年调任北京重型电机厂总工程师。1979年调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任国家计委副主任期间分管能源。1988年任国家能源部部长,1996年当选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可以说,我大半辈子都在与电力打交道。现在,虽然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脑子一直闲不下来,常常思考一些问题,想得最多的还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能源发展涉及很多问题

第一是提高国家能源利用效率问题。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占电力装机总量的49.1%,仍然是燃煤大国。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的总用量。煤炭只有在大型电厂使用,才能提高利用效率,做到清洁燃烧,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

《大国电力》,宋明霞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979年我在国家计委工作期间,提出了“集中供热、热电联供”的工作思路,编写了《节约能源30例》,后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贸委”)联合提出节能58条,把节能工作要求具体化。1981年8月9日,《人民日报》转载了我的文章——《实行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供可以节约1亿吨煤炭》。今天看来,利用供热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煤耗,仍是提高火电厂效率最为有效的途径,仍有很大的潜力。实践证明,只有全国一盘棋,才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早在2006年春,我就对“煤价由市场调控,电价由国家管控”表达了个人看法。我认为,我国煤和电的价格紧密联系,煤电危机、电力与煤炭的矛盾,不是电力或煤炭一方的问题,国家总体计划应综合考虑,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调配。靠采取临时性措施,不仅发电企业亏损,还可能导致电网企业全面亏损,长此以往电力供应会出大问题,直接影响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建设。

第二是推进国家电气化发展问题。20世纪80年代,很多城市计划建设煤气工厂,以解决居民用燃气做饭的问题。经过调研并参考世界先进国家用燃料做饭的发展进程,我提出不如拿这笔投资建设电厂,用电来做饭,既安全方便又干净。我在几次会议上提出逐步推广用电做饭。

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每一次能源转型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新时期的电气化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全面升级,也是推动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获得电力”指标排名在我国营商环境10项指标中得分提高最多,这是将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纳入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保障。

第三是电力属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于电力属性缺乏统一的认识。在这个问题上,我一贯主张:电的第一属性是公用,是服务,并不是经济学领域中所谓的商品。对于经济社会来说,电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环节,首先要承担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的社会职能,其安全保障不容忽视。因此,对于电力改革与发展,一定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把握正确的方向。

能源系统减排,电力是主力军

我最近在关注如何实现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系统需要迅速减少碳排放,其中电力是主力军,交通、工业、建筑等多领域也要加快推进低碳化,有效的政策工具也需要加紧配套,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需要变革。

新中国电力70多年的成长与变革成就了今天的大格局,如何认知今天的大格局将影响新的战略布局,而新的战略布局是为了应对百年之大变局。作者关注中国电力这19年正是中国电力高速发展期,我们有不少交集。作为长辈,我想对她提些希望,望她把本书作为起点,继续关注中国电力,深入研究中国电力,不断传播中国电力,为国家能源现代化建设再做贡献。

(作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能源部部长)


编辑:袁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