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此书提供了历史注脚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高红波

2020-09-18 09:00 语音播报


学习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姚荣启编著的《中国劳模史(1932-1979)》,既具有学习研究党史国史的方法论意义,又从侧面揭示了我们党在困难条件下积极主动寻求经济突围之道的历程。

作者以劳模大会等重大会议为切入点,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从中央苏区时期到改革开放初的劳模运动史,着重探索了中国劳模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起源,中国劳模运动的发展和时代特征,中国劳模评选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等内容。这本书既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历史转折及其相互关联,又在微观上详细展现了我们党是如何带领人民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

为困难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供了真实的历史注脚

就学习研究党史国史的方法论意义而言,首先,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确定的三条原则值得推崇,即:一是尽量采用第一手材料,查找当时的报刊、当事人、亲历者留下的历史记录和档案文件,力争做到准确;其二是突出重要历史节点,围绕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前前后后的史实展开,以反映时代精神,揭示时代特征;其三是突出先进事迹,力争将每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推出来。

《中国劳模史(1932-1979)》,姚荣启编著,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其次,在研究对象上,作者选择透过劳模运动来展现我们党的苦难与辉煌,当属恰如其分,亦契合时代氛围。观察和理解我们党的光辉历史,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重大题材,比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扫盲运动、整风运动、土改运动、卫生运动等等,但没有哪一项运动能够像劳模运动这样能够同时牵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主体和要素进行互动。与此同时,劳模运动所倡导的模范精神,可以说是完美彰显了我们党的政治伦理和价值追求,比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等。因此,一部劳模运动史,既是一部党的政治实践史,更是一部党的价值追求史。

再次,在研究区域的选择上,作者对革命时期的劳模运动着墨较多,以历史先后列述了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边区、晋绥边区、晋察冀边区、解放区等的劳模运动状况,从纵横两方面反映了革命经验的历史性传承以及区域间借鉴,从而为困难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供了真实的历史注脚。这种“历史密码”或许可以延伸至当下,来回答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困难条件下如何突围

大致来说,作者书中关于劳模运动叙事,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而作出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可以从中概括出至少三点作为成功经验的总结或者说困难条件下的经济突围之道。

其一是坚持以经济生产为中心工作,一切服务于生产运动和经济突围。革命时期的根据地边区,受制于经济封锁和各种反革命势力的压迫,自身生产条件极其有限,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我们仍然面临着复杂和艰难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动以劳模运动为核心的一系列生产运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力参与,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功绩。

其二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成为生产运动的主体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并由劳动群众推举有基础、有威信、有号召力的劳动模范,以不断带领群众、引领风尚。

其三是时刻注重公私兼顾和劳资两利。对于经过革命洗礼以后的经济而言,无论是公有形式还是私有形式,抑或是其他类型的所有制经济形式,都是革命维系之必需。用当时一句时髦的话说,革命之后的所有劳动,都是“为自己、为自己的阶级”而劳动,要用新的劳动态度对付新的劳动。每一个劳动者都具有主人翁地位,每一份劳动成果都值得尊重。

总之,我们通过学习研读中国劳模史,看到了人民群众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参与生产运动,看到了群众的劳动态度和热情的巨大转变,更看到了因为劳动而不断创造的革命新纪录和社会主义新成就。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要把最高的敬意献给那些引领时代的劳动模范和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劳动者们。

(作者为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袁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