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吃独食”“搞封锁”!看“太空之家”的中国胸怀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鲍南

2022-11-24 18:19


锐评

“中国空间站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在日前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就国际航天合作问题再度郑重表态。

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疆域,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天宫”自立项之初,“包容性”就是设计原则之一。随着“梦天”实验舱成功转位,“天宫”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宇宙植物速培、宇宙射线变异、超导金属和记忆金属研发等科技试验也已具备开展条件。目前,已有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西莫内塔·迪皮波评价说,中国开放空间站是联合国“全球共享太空”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伟大范例”。

团结协作是太空探索的必然要求。然而,这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却在美西方的阻挠下难以化为国际社会共识。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但美国直接予以拒绝。2011年,美国国会出台所谓“沃尔夫法案”,美国宇航局职员与中国同行喝杯咖啡都担心违规。不仅对中国搞“太空封杀令”,美国更是一度狭隘到连“太空第一人”加加林都容不下,自己办个筹款活动都要“作秀”删掉这位俄罗斯人的名字。但种种操作,没有阻挡中国发展的脚步,反而激发了我们自立自强的斗志,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脚步;在国际上更没有掀起什么波澜,许多国家的航天员正抓紧时间学习中文,希望能够去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共同为人类造福。

“我们要么拥抱宇宙,要么一无所有。”在浩渺宇宙面前,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每一次航天进步都将惠及全人类。回顾科技发展史,重要的技术突破往往并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来自能够激发出强大创新精神,能够燃起想象力和坚定行动力的目标。探索太空就是这样一种充满挑战性的目标,激发着人类的进取心,在科学发展上带来海量的创新。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中,精确的天气预报、强大的保温材料乃至方便面中蔬菜包都经历了“宇航员用”到“民用”的过程。今天,“北斗”导航等成果,更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基础设施,服务着千家万户。

人类对太空的视野每拓展一分,对自身的认识也就深入一分。当下,人类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已经能够捕捉到13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不久后的光,但我们仍未找到第二个家园。更高维度的视角看,地球是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如此美丽而又珍贵的孤岛,却日趋困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饥饿贫穷等危及人类自身发展的问题。要解决这些人类共同的危机,还是得依靠团结协作,必须摒弃“吃独食”“搞封锁”的狭隘观念,凝聚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一起携手攻关科技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目前,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将执行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为未来的运营阶段打好基础。属于全人类的“太空之家”即将落成,期待来自世界的智慧在这里碰撞出创新的火花,照亮人类的明天。


编辑:鲍南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