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医院,岂能“乱扎针”
北京晚报 | 记者 张丽

2022-01-18 15:32 语音播报


锐评

据法治日报报道,在一些点评类APP上,医院也像餐馆、游乐园一样成为被打分的客体。点评平台上医院的评分普遍不高,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三甲医院,综合评价只有两颗星,打开评论区,里面充斥着不少患者的抱怨。而一些被平台认定为“优质点评”的评价,内容不乏侮辱性言辞。一些医务工作者看了以后,感觉又伤心又担忧,深恐此类APP成为网暴医生的又一个渠道。

也难怪一些医护人员产生这样的想法,一直以来,医患矛盾以及由此升级的伤医事件总能令人或愤怒或惋惜。特别是在疫情之下,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如果他们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遭遇网络暴力,对个人是一种伤害,也有损所在医院的声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并没有法律明文禁止点评类APP不得点评医院、用户不得发布对医疗机构的合理差评。事实上,在“京医通”等挂号平台上,还有专门在诊疗后发出针对大夫的回访,恳请患者评价。所以,医院并不是点评不得,只是要看怎么个“点”法。无论在业务上还是服务上,医院也应该虚心接受来自各方的正确意见。报道中也提到,有些患者的评价比较中肯,比如指出医院设施老化、个别医务人员出现工作失误等,这些对医院整改有积极作用;也有些差评仅因为医院就医人数多、患者等候时间长就直接给了一颗星。

医生担心的,显然不是来自患者正当的批评,而是用户的恶意差评。在某些点评类APP上,有些医生受到“指名道姓”的指责甚至侮辱式的谩骂,有些还配以偷拍医生的照片或问诊时的视频,已经涉嫌构成对医生名誉权、隐私权的侵犯。网络暴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发生,针对医生的“点评”同样不能触碰法律红线,网络平台更不能为恶意差评打上“优质评价”的标签。再说医院和宾馆饭店不同,食客下馆子可以不爽就走,看病则是刚需,如果任由某些用户不负责任地恶意评价,就会影响其他患者的判断,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院的评论区中,吐槽“候诊三小时,看病三分钟”的较多。虽然问诊时间达不到患者预期就给差评未免有些苛刻,但这个矛盾也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了一个醒。为什么不由官方牵头搭建一个公平合理开放的评价平台?一方面让患者有一个吐露心声的渠道,有一个可以和医院及时透明沟通的网络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屏蔽“无脑喷”和别有用心的构陷。说一千道一万,医患并不是矛盾的两方,疾病才是我们应该共同面对的难题。


编辑:张丽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