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盲盒”成学生新宠!卖孩子文具不能“变戏法”
北京晚报 | 记者 殷呈悦

2021-03-08 18:42 语音播报


锐评

北京一家连锁文具店内,各类文具盲盒摆在一进门靠前的货架上。图据本端

拆盲盒的潮流席卷了未成年人的世界。据北京晚报报道,在一些连锁文具店或文化用品店内,都能买到笔、橡皮、笔记本等各类文具盲盒,价格在5元到30元不等,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时下新宠。

包装上印的是深受孩子喜爱的动漫形象,盒子里装的是日常学习的必需品,售卖地址是学校附近的文具店货架。种种精心的设计和安排,透露出文具盲盒的精准目标群定位,那就是中小学生圈。作为潮流文化的新形式,盲盒消费本身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通过制造神秘感和惊喜度,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是惯常的营销手段,并未违反商业规范;但若是打起青少年的主意,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盯上他们的零花钱,这样的生意经未免念歪了。

掀起盲盒的“盖头”,“真容”并不理想,于是重复购买,甚至一发不可收拾,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年人都招架不住盲盒的诱惑,发生购买上瘾、冲动消费的行为,更何况是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孩子?一些文具盲盒还会通过设置多款系列图案,激起孩子的收藏攀比之心,甚至通过隐藏款等饥饿营销,诱导孩子频繁购买。别看单次购买盲盒价格并不昂贵,一旦买上瘾了,必然是一笔大开销。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孩子来说,买文具本是为了辅助学习,如今却要搭上远超文具本身的花销、额外的时间和注意力,用碰运气的方式购买心仪的文具,并可能对盲盒产生痴迷和依赖,由此树立错误的消费观,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生活。

不只是文具盲盒,当下市场上流行的卡片盲盒、图书盲盒、游戏盲盒,不少将消费者锁定青少年人群。对于这类盲盒的监管,法律还处于空白地带。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其实,盲盒与彩票一样,都带有一定的博彩性质,是否归为学校周边的禁售行列,值得探讨。

盲盒营销已经带来诸多乱象,针对孩子的盲盒营销,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盲盒营销不能一直躲在监管盲区。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孩子消费观的教育,在盲盒消费风靡一时的当下,及时把他们从花里胡哨的盲盒猜想中唤回。


编辑:殷呈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