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灭火“敷面膜”?网上发言不能“张口就来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关末

2021-03-08 18:41


锐评

近日,江西消防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两位小朋友“教科书式”的报警过程。但有网友在观看视频时却捕捉到“细节”,称有位消防员在灭火时好像还敷着面膜。

“误会老大了,好委屈啊!”眼看讨论火热,当事消防员连忙发布视频澄清:“那不是‘面膜’,是防护装备,叫阻燃头套,用来保护消防员的头部、颈部,避免在火灾现场被火焰灼伤。”

误会解开自是好事,但小小风波也带来了不少思考。看起来,“找茬儿”的网友并无恶意,只是不认识防护装备,就是随口一说。然而,站在消防员们的立场再看,救火是专业工作,风险本就极高,为了回应明显违背常识的胡乱猜测、避免被更多公众误解,还得在忙碌之余以个人名义出来解释喊冤,难免会有些许心寒。

事实上,类似乌龙并不少见。交警在执勤换岗间隙吃个早饭,有人质疑是工作时间“开小差”;凌晨4点刚下手术台的医生喝了瓶葡萄糖,有人操心“这水谁付钱”……这些言论最初可能出于舆论监督,或纯属无心调侃,但网友们“张口就来”“一笑而过”后,会掀起怎样的舆论波澜、又会给当事人带去多少不必要的困扰,其实是无法预测的。

网络是公共空间,说话也要负责任。任何随口“找茬儿”、随意转发,都可能对相关事件的后续传播增添“认知障碍”。特别是涉及到专业领域,不玩梗、不恶搞、不乱猜,是对从业人员的基本尊重,也是网上发言的基本“情商”。而对于相关部门来说,也不妨从具体事件中发现公众科学和专业知识的欠缺,抓住机会及时科普一番。

近些年网络舆论虽然纷杂,但纠偏机制也在逐步健全,出现误会时不仅有官方发声,也常有“民间高手”来释疑,期待这样的网络自净能够多一些、快一些,让类似的无谓“插曲”能够少一些。


编辑:张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