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剑指假信息假流量!公共账号要打假,更要“去毒”
北京晚报 | 记者 殷呈悦

2021-01-25 08:20 语音播报


锐评

一系列新政出台,剑指网络空间的虚假信息和流量造假。1月2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月22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得操纵利用多个平台账号,批量发布同质信息内容,生成虚假流量数据,编造虚假信息,以有偿发布、删除信息等手段实施非法网络监督、营销诈骗、敲诈勒索;平台应当建立公众账号监测评估机制,防范账号订阅数、用户关注度、内容点击率、转发评论量等数据造假行为。

新媒体风头正盛,在疫情期间更表现出强大的爆发力。各类公众账号的运营团队正以网民可见的速度愈加壮大,有平台仅在去年一年的公号推文总数就达3.8亿。大大小小的图文及视听作品,追逐时事热点,品评现象数据,给网民提供了及时多元的信息服务,也成为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画像。

不过,在庞大的账号体量中,也有不少背德违法、滥竽充数者;源源不断的流量背后,更形成了掺假凑数的黑灰产业链。为博眼球,一些账号的生产经营者开始胡说、乱说、边抄边说,无论时事历史都可瞎编,无论隐私家事都能大谈,无论小众经典都敢剽窃;为了营造流量,更有甚者购买不同账号发布同质内容,或者雇佣水军猛刷数据;为了眼前利益,一些平台则任由此类“臭脏黑”账号横行霸道,污染视听,甚至暗暗扶持,不顾吃相。当下一个再贴切不过的例子,便是一些账号发布的疫情相关“小道消息”:要么在疫情动态上散布惊悚谣言,要么依确诊者轨迹“脑补”隐私情节,要么于言辞画风中加以别有用心的煽动,致使一些看客混淆是非,向社会传递着负面情绪,或是直接掀起对事件当事人的网暴。

不良的账号内容不仅误导公众认知,侵害公民权益,而且挑战大众道德标准,消解主流社会理念。网信办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如同一剂混合多味猛药的药方,为的就是肃清信息与流量造假的“毒瘤”。面对信息与流量中的层层“水分”,网信办发布的新政中,无论是要求平台方完善违规信息的预警及处置机制,还是给账号生产运营者列出不得从事的行为,都体现了从源头治理虚假乱象的思路。这也说明,公众账号发布信息是否规范、所获流量是否真实,是生产运营者及平台方共同的社会责任。二者当遵守法律,严格自律,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创作优质的信息,以主流的价值取向获取健康的流量。公众账号若想长久生存,光有吸引大众的爆发力远远不够,还要剔除虚假毒瘤,提升质量水准,具备充足的韧劲儿和耐力。相信新规不仅能为公众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而且有利于公共账号自身走得更远。

不能任由公众账号虚张声势,更不能助长平台流量的虚假繁荣。为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及平台方划清行为红线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依法依规惩治屡教不改者,使公众账号乱象从人人喊打变为无处藏身。


编辑:殷呈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