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冒雨交医保被拒收现金,不是“办事不灵活”解释得了的
北京晚报 | 记者 贾亮

2020-11-24 16:08 语音播报


锐评

11月23日,有网友发视频爆料,湖北宜昌一位老人冒雨前往社区交医保,窗口却拒收现金,现场工作人员称:“要么告诉亲戚,要么手机支付”。老人显得非常无助,场面令人心酸;11月24日,宜昌市医保局回应称,事发秭归县茅坪镇西楚社区,“反映了我们当地最基层的村一级社区工作人员办事不够灵活,图简单。”在舆论关注后,当地医保部门和宣传部门开始调查处置;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已经上门为老人办理了居民医保,称“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工作流程。”

第一时间回应公众质疑,进行调查处置,态度值得肯定;主动上门办理医保,也不失为补救之策。但医保局此前的回应,并不能令公众满意,因为“拒收现金”压根不是办事灵活不灵活的事儿,而是一个有没有按规定办事的事儿。《人民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在电子支付大行其道的当下,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依然不能动摇,央行不止一次出台整治拒收现金公告,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依法应当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依此规定,身为社区工作人员拒收现金,无疑涉嫌违法违规。但到底是该工作人员自己的决定,还是相关部门有不收现金的要求,调查组首先要给出解释。

除了无视法律法规,还有对群众利益的漠视。设置办事窗口的目的,是为了给群众提供服务,检验办事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不是自己方便不方便,而是群众满意不满意。办事大厅悬挂的“为人民服务”五个金色大字,在视频中清晰可见,意在提醒办事人员不忘初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面对群众,面对的还是冒雨前来办事的老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怎么就抛在身后了?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遇到问题把群众晾在一边,虽没有恶语相向,但拒收现金,无异于故意刁难,究其实质不过是另一种“丁义珍式窗口”。

要现金还是要手机支付,要现场挂号还是网上预约,类似的问题一再出现。前两天刚发生94岁老人被抬进银行进行人脸识别的荒唐一幕。应用新技术,原本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服务部门与普通群众的关系,实在不能因为技术的飞跃而越拉越远。疫情期间,很多部门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提供特殊服务,北京健康宝前两天也上线老幼健康码助查询功能,解决老人和儿童出行时“验码”不便的问题。事实证明,只要用心,总能突破新技术给不同人群设置的壁垒,跨过使用中的鸿沟,让更多人享受到新科技的优势。

身为政府工作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总想着给群众出题,而要抱着一颗赶考的心,认真作答群众的难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挂在办事大厅,更要时刻挂在心中。


编辑:贾亮


打开APP阅读全文